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范鹏飞 《兵工自动化》2010,29(11):19-22
航空相机成像仿真是改进相机设计、系统性能优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阐述了航空相机的成像过程,建立了成像过程模型,包括目标生成模型、大气传输模型、航空相机模型、成像平台模型,最后构建了航空相机成像仿真系统的结构体系,提出了系统的仿真方案。根据实际的任务需求,利用编制的仿真软件确定相机的参数,实践表明该系统对相机初始设计阶段的参数选择和综合性能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气湍流降低成像质量,一直以来是制约远距离光电成像探测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大气湍流中成像仿真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评估光电成像探测系统性能,同时还可以为图像处理算法验证、目标识别等提供测试数据。本文主要针对各向异性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中成像仿真开展研究,通过利用图像处理和各向异性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理论成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综合考虑各向异性系数、成像波长、接收器孔径、传播路径等物理参量的各向异性湍流中成像快速仿真。通过与随机相位屏仿真方法和图像处理成像仿真方法分别从仿真时间和仿真精度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仿真时间短,同时也能较好地反映大气湍流对光学成像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以现有光电经纬仪为操作平台,形成包括目标合成、图像识别、捕获跟踪的视景仿真系统,并用测评结果对跟踪过程进行修正和评定,为受训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操控训练环境。文章主要介绍光电跟踪系统视景仿真系统设计思路、特点及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基于单台光电经纬仪的脱靶量测量,利用多频连续波雷达测量数据,提出了一种光电经纬仪和雷达联合脱靶量测量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经纬仪与雷达联合的脱靶量计算模型。然后,分析了受测量误差影响的脱靶量测量精度。最后,给出了典型情况下的脱靶量仿真结果。仿真表明:设备系统误差可以基本相互抵消,测量精度与光电雷一体化测量系统相当。  相似文献   

5.
由于被测目标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不断提高,致使光电经纬仪跟踪的动态误差急剧增大;而现有的控制方法已逐渐无法满足控制精度的要求。为此,提出将预测滤波算法应用于光学测量的跟踪伺服系统,采用KALMAN滤波技术在MATLAB仿真及电视跟踪系统中实测,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预测滤波算法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小跟踪误差,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飞行时间法(Time-of-Flight,TOF)的红外相机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小巧、可提取目标3D数据的立体成像设备;它可以高效实时的捕获运动或静止目标的深度信息和灰度信息,目前已经成为测量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对TOF的发展做了系统的阐述,并且分析了该相机的成像原理,相机标定以及测量误差;归纳了TOF红外相机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阐述了TOF红外相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光学测量是获得外弹道参数的主要途径,而光电经纬仪的摄影胶片图像和CCD摄像机的视频图像的处理是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文中首先介绍分析了这两类经纬仪的拍照成像原理,创造性地将微分思想用于时间分割,从而实现时间片段内对弹目图像数据加以处理,并从大量的实际任务中抽象出各种典型的相遇段图像模型加以具体分析处理,对复杂情况下相遇段弹目参数进行处理,使得计算相遇段坐标、最小脱靶量等重要武器参数误差小于0.1m。  相似文献   

8.
赵彦峻  徐诚 《弹道学报》2011,23(2):87-91
为研究单兵系统作战演示系统,分析了线性、非线性光电瞄具模型,建立了基于径向约束的光电瞄具标定模型,给出了瞄具所要标定的内、外部参数和标定步骤.对光电火控系统光电瞄具进行了标定,通过编程得到了标定后的光电瞄具的成像,在不同距离射击时对某物体的成像数据与图像进行了计算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径向约束的方法能够正确反应光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光电经纬仪系统误差、设备布站、跟踪测量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分析,对影响光学测量数据处理精度情况进行了阐述,为外弹道的数据处理精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经纬仪对心为研究对象,使用CCD传感器采集位置图像并经图像处理测量出经纬仪对心偏差,驱动二维高精度电控位移台移动来实现自动对心。对经纬仪原光学对心镜系统进行了改造,研究了图像处理的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和圆标记中心定位算法,采用了混合滤波和Sobel-Zernike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图像处理的经纬仪对心测量方法弥补了对心需要反复操作的缺点,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测量精度也可以达到5.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