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波超视距雷达中流星余迹干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旻  李军  龚耀寰 《电波科学学报》2007,22(3):390-394,409
已获得的实测数据表明,天波超视距雷达在3MHz-30MHz的工作频段内存在明显的流星余迹干扰.流星余迹干扰会对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目标的距离和多普勒信息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正常工作.根据流星余迹的散射特性,结合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工作方式,建立了流星余迹干扰模型,为在天波超视距雷达中研究抑制流星余迹干扰技术提供了帮助.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是一种具有多种独特优点的超视距无线通信方式,其用户的特殊性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面临的威胁及攻击手段,并列出了防止攻击的手段。流星余迹通信是利用流星在大气中的高速运动而形成的电离余迹,以之反射或散射无线电波而实现的远距离通信。其特点主要有(1)通信距离远,单跳跨距可达  相似文献   

3.
流星余迹通信利用流星电离余迹对无线电波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来进行通信,它是一种突发通信方式。流星余迹通信方式特殊,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大、保密性强、通信信道不受电离层骚扰和极光等恶劣自然电磁环境的影响等特点,在未来战争中,流星余迹通信是一种理想的应急通信手段。另外流星余迹通信也特别适合于恶劣环境下的气象通信。介绍一种应用于小型移动载体的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流星余迹通信就是通过离子化的流星余迹反射和散射无线电波进行流星突发通信,具有抗干扰,不易被截获,单跳通信距离远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应急通信手段。根据流星余迹通信的大规模组网应用需求,针对多个余迹存在的接入碰撞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余迹多址接入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等待时间,提高网络容量,解决通信网中远端站的冲突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流星余迹通信是最近十多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它是利用流星所形成的电离余迹散射无线电波来进行通信的.由于流星电离余迹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利用流星余迹进行通信,就必须迸发式地工作.当流星出现而信号较大时就加以利用,而当没有合适的流星出现时,就把通信体系关闭.在这种工作方式中,只要使用比连续工作通信方式所需功率小得多的发射机,就能够进行有效的通信.  相似文献   

6.
夏冰  李琳琳  郑燕山 《电信科学》2016,32(9):95-101
为检验流星余迹通信设备及软件在实战化环境中的应用效能,针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规律复杂、实测代价高等问题,建立流星余迹信道仿真模型。通过对典型数学模型的深入研究,以欠密类流星余迹和过密类流星余迹信道模型为基础,融入了欠密类流星簇和多径信道两种特殊类型,按照概率论原理,建立了流星余迹信道混合模型,并结合流星余迹到达间隔模型,利用C++实现了流星余迹信道混合模型的仿真。该模型可生成包含单颗欠密类、单颗过密类、欠密类流星簇和多径信道等多种类型的复杂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产生的流星余迹信道特征与实际信道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流星余迹数据通信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述了流星余迹通信在数据通信中的作用与地位,然后论述了国外流星余迹通信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国流星余迹通信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流星余迹数据通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季节变化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星余迹通信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它是低速率通信,具有突发、不连续、不定时的特性。因此,流星余迹通信的复杂性要求有必要对其通信信道进行建模。根据流星轨道分布的特点,推导出轨道-辐射的转换,得到流星分布和通信链路的关系,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季节变化预测模型,并将预测模型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链路。预测的结果和中纬度雷达观测结果比较一致,为建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欠密度流星余迹干扰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旋转不变估计信号参数(Total Least Squares-Estimating Signal Parameter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 TLS-ESPRIT)的欠密度流星余迹干扰抑制算法.首先应用复数据经验模式分解估算流星余迹干扰的位置,并将该位置的回波数据组成Hankel矩阵,然后采用TLS-ESPRIT方法求解Hankel矩阵,解得流星余迹干扰的时域回波,最后从回波数据中去除流星余迹干扰的时域回波,得到流星余迹干扰抑制后的回波数据.与现有流星余迹抑制算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流星余迹干扰的残余和提高了目标的信杂比(SCNR).  相似文献   

10.
流星余迹通信信道建模与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经验数据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通信情况,利用通信、数理、几何、概率的知识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数学模型,并且应用C++程序模拟了该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对流星余迹通信的几项重要指标(如流星余迹平均通信时间、余迹的到达间隔、多径干扰的概率等)做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道模型与实际的信道特性基本一致。该信道模型被应用于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以模拟实际的流星余迹通信链路。  相似文献   

11.
武广友 《移动通信》2004,28(Z1):149-152
本文介绍了流星余迹的基本概念和流星余迹通信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如何估算流星余迹通信的最远距离,提出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几种网络结构及主要设备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流星余迹通信利用流星电离余迹进行通信,它是一种突发的通信方式。流星余迹通信方式特殊,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使其成为一种受到物理或电子攻击时的有效通信保障手段。这里给出描述流星余迹信道参数(流星达到率、可用时间比、平均持续期等)的数学表达及实测结果。制订2种流星突发通信的握手协议,并基于该协议和信道实测结果,估算得到流星突发通信的通过量和突发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3.
张磊  朱立东 《通信技术》2010,43(10):47-50
结合已有流星余迹理论和实测数据,提出一种判定是否存在流星余迹突发及其到达时间间隔服从哪种参数分布的方法,并用C++程序模拟,统计出时间间隔服从的参数分布形式,并利用该参数的分布规律进行流星余迹信道建模。信道建模时,判断流星余迹的发生类型,并对两种类型流星余迹发生的次数做了统计,得到了接收功率的衰落曲线,并与实测数据功率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实测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4.
李攀  李洁  杨蛟龙 《数据通信》2012,(6):41-42,45
简单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的原理,详细说明了流星余迹通信的特点及组网方式,并对流星余迹通信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随机突发并且接收信号多数以指数衰减的流星余迹信道来说,研究链路自适应技术以达到充分利用流星余迹信道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研究了流星余迹突发通信的传播机理和信道的随机特性,从理论上经过分析计算证明了采用自适应变速率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流星突发通信性能,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星余迹动态信道估计的流星余迹自适应变速率通信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兼蓄并用流星余迹、对流层散射和Es层信道资源的超短波联合超视距通信系统,是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的波形扩展和能力提升设备.基于上述信道模式可在同一链路实现弯管传输的物理机制,论述了超短波联合超视距通信的可行性;进而给出了一种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对其功能特点、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距离为1 495 km和293 km的2条链路的野外试验,评估了多模共链的超视距通信效果,表明在超远距离及近距离上皆实现了与单一流星余迹模式相比的通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流星余迹通信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它是低速率通信,具有突发、不连续以及不定时的特性。流星余迹通信的复杂性要求有必要对其通信信道进行研究。可用流星率、占空比、平均持续期、等待时间和通信通过量是影响流星余迹通信信道性能的重要参数。根据偶发流星日心空间和地心空间的几何关系,得到了流星突发通信信道参数预测模型;并对流星通信链路观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各参数,预测结果和通信链路观测结果比较一致,为流星通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采集到的流星余迹反射信号样本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反射信号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类型反射信号的形成机理,指出了非流星余迹反射信号是流星余迹通信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如何充分利用非流星余迹反射信号给出了抗衰落措施以及协议设计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无线电工程》2016,(9):80-82
随着对适用于流星余迹信道的各种调制体制的日渐深入研究,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方案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达到流余系统通信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目的,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流星余迹通信的调制解调器。介绍了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调制解调体制设计,探讨了调制解调器的具体设计及实现。给出了试验数据及测试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完全满足系统指标,适应流星余迹信道的信道特性。  相似文献   

20.
黎庆  朱立东 《通信技术》2010,43(11):78-80
流星余迹通信具有间歇性、信道时变性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其网络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量,因此,如何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量,是流星余迹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多基站环状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将各基站用高速有线链路连成全连通网络以克服环状网络稳定性低的缺点,并且对基于停等协议传输的流星余迹通信网络,利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搭建了网络仿真模型,对包长度和发包速率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