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伯略 《机电信息》2011,(30):37-38
在介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建设的思路。并从规划的基本原则、结构规划、通信系统的规划和一次规划的配合等方面对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海地区配网自动化建设10kV线路故障分级处理的技术原则,结合配网自动化自身特点,对常用10 k V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提出相应技术要求,一方面保证与配网常规10 k V断路器柜、直流电源等设备类型相匹配,另一方面达到满足配网自动化多种通信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唐怡雯 《机电信息》2013,(24):23-24
初级配网自动化在实际运用中逐渐暴露出不足,其落后的配电设备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力客户的需求,而配网自动化系统却能够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低的局面,这为解决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组成及需坚持的原则,然后分析了如何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最后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相关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曾凌  金涛 《机电信息》2011,(24):67-68
阐述了实现电网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的重要意义,对电网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远方控制方式与当地控制方式、配电自动化实施的目的与原则、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合大同市城市配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原则和实施方案,并对其预期结果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结合大同市城市配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原则和实施方案,并对其预期结果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合电力系统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对配网自动化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其规划原则,并探讨了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配网自动化改造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奇光 《机电信息》2014,(36):55-55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配电调控要实现一体化,完成传统的配网运营模式向高度自动化模式的转变。一体化智能环网柜应用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将集一、二次设备于一体,实现开关设备的远程电动操作,控制信号的光纤传输,并且具有快速定位故障、供电可靠、性能优越和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能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鉴于此,对一体化智能环网柜在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生产巨大的用电需求都对配网系统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配网自动化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有利于在现有10kV配电网络改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现在叙述和分析配网自动化整体目标要求和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对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推进城市配网智能化已经成为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必然要求。现对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实用化水平和综合效益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配网自动化系统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用电,作为供电系统的上端,其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对用户用电情况影响很大。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起良好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才能保证供电的稳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便利,使得配网自动化系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介绍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方案及其在福州供电公司的示范应用情况。首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原则,详细给出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并针对智能配网及地县一体化的应用需要,介绍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硬件虚拟化技术,并由此构建基于地县一体化系统的地区集约化的配网调度技术支持平台;其次,从基于IEC标准的信息系统应用集成、完备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可视化图模检查工具等方面阐述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方案的主要技术创新;最后,针对配电自动化现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从管理与系统方案两个层面给出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方案后期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晓锋 《机电信息》2014,(18):109-110
结合现代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实际,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及典型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简要阐述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14.
周农伧 《机电信息》2013,(3):156-157
分析了构成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各要素,对其建设的思路、模式以及规划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系统的设计是关键技术,也是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只有选择稳定性和性能良好的通信系统,才可以提升配网自动化的整体性能。文章首先对GPRS技术和EPON技术进行了分析,其后构建了基于EPON技术和GPRS技术的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提高了配网的自动化水平,保证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配网自动化、负荷控制等系统对配电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地制宜、多维度地进行组网是未来发展的走向。现首先介绍如何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状态及未来负荷走势进行预测,并挖掘潜在的危险及安全隐患,包括时间序列法和熵值法;其次阐述如何根据挖掘结果,结合各通信技术优缺点及不同地区的配用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考虑配用电业务需求、负荷密度、供电特点等,选取适宜的技术方案,并为将来的升级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配网自动化开关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分析了配网自动化开关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结合配网自动化开关误动、拒动等问题,提出提升配网自动化开关稳定性的关键措施,为配网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的自动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算法。通过引入开关自动化状态因子,修正了负荷点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对传统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进行改进。以架空线路测试模型为算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肯定了配电自动化在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安徽省配电网情况给出了终端配置实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配网GIS系统应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时应采取的一些建议,同时对GIS中数据的维护、数据更新的闭环流程等进行了分析。配网GIS系统的建设和实用化程度,对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彭娟娟 《机电信息》2014,(21):20-21
结合现代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实际,对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内涵、常用技术及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