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结合以实例介绍了自然电位、高分辨电阻率及磁法等勘探方法在煤田火灾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对其他方法如探地雷达、重力测量等方法在煤田火灾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目前煤田火灾勘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田导水性构造是引起煤田水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煤矿边界断层的导水性勘查与评估是煤田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煤矿采区布置与安全开采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煤矿水文地质勘查的勘探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煤矿水害及导水构造勘查。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和研究了煤矿边界断层勘探的瞬变电磁法工作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同时对边界断层的富(导)水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前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水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细则的要求,结合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实际,作者讨论了在煤炭资源地质勘探阶段煤田瓦斯的勘探方法,阐述了煤田瓦斯勘探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度、煤田瓦斯勘探类型、采样工程的布置及质勘探报告中瓦斯部分的编写内容。  相似文献   

4.
槽波地震勘探是利用在煤层中激发和传播的导波探查煤层不连续性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可以解决在地下煤田的开发过程中,工作面内小构造、异常体等的勘探问题。本文在山西宁武榆树坡煤业有限公司1203工作面开展槽波反射法探测,利用窄带滤波、包络叠加等数据处理方法,对F622断层进行探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汶小刚  金溪 《陕西煤炭》2012,31(3):74-75,73
厚黄土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煤田地震勘探的一大难题,解决黄土塬地区的数据采集技术问题极具研究价值。通过工作实例从道距、最大炮检距、最大偏移距、覆盖次数的选择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在类似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煤岩层对比工作是研究煤系地层层序、煤田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赋存规律的基础工作,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登封煤田区内广泛发育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早二叠世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为指导勘探施工,提高勘探质量,在野外进行岩心编录的基础上,针对登封煤田庞窑详查区内的岩心柱状图采用沉积相、标志层、煤层等多种方法对含煤岩系的煤岩层进行了综合对比既指导了登封煤田庞窑详查区内的施工,加快了勘探速度,且有助于整个登封煤田成煤环境的研究及相邻井田的煤岩层对比。  相似文献   

7.
刘长军 《煤炭技术》2005,24(7):92-93
煤田测井地质学是利用煤田测井资料,包括各种岩石物理实验资料及其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科学。简要介绍了煤田测井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一般工作方法及应遵循的工作流程等。  相似文献   

8.
王佐强  吴博 《西部探矿工程》2014,(5):125-128,132
"U"型向斜地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常规煤田地震勘探所涉及的地震地质条件更为复杂,无论是油田、煤田常规的地震勘探方法均都不能直接套用,山地大倾角的三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3D反射面的发散,增加反射面元道集同相叠加,及多反射界面形成的反射波的还原归位问题。而静校正技术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正演模型入手,指出"U"型体反射波的特征、传播路径等。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存在静校正、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准确速度估计和偏移成像等处理难点。  相似文献   

9.
李岩  王新建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2):165-166,169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引入煤矿采区勘探以来,在解决复杂地质构造问题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手段。已在煤田采区勘探中取得显著的地质效果,其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能力为煤矿生产所广泛证实。  相似文献   

10.
火区下部空区和燃烧中心区的勘探在煤田火区环境治理过程中十分重要,常规的勘探方法难以解决.利用高分辨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确保灭火施工安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1.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分辨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贇  邢春颖 《煤炭学报》2001,26(1):35-39
在多年煤田和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基础上,结合煤田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高分辨率特点及地震勘探理论中分辨率的定义、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提出了运动学分辨率、动力学分辨率、推测分辨率、视觉分辨率的处理解释思路,并结合实例说明了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概念,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高分辨率处理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下大规模采煤形成的空洞效应导致重力场发生变化,通过地面重力变化来反演采空区上方空洞特征及其演变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和地面保护具有实际意义。长期以来,煤矿地下采空导致的地表重力异常效应因量级较小而被忽视。基于布格重力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采空区地表的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建立采空区深度、宽度、厚度及开采边界与地表重力异常分布的关系,并使用三阶紧致差分逼近算法得到采空区地表重力异常的一次差分曲线。通过加入随机误差模拟得到采空区地表重力异常值,采用不同拟合方法进行曲线平滑处理,依据其一次差分曲线的峰值来推断采空区的边界位置,为现有技术条件下利用重力变化反演煤矿采空区演变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武强  涂坤  曾一凡  刘守强 《煤炭学报》2019,44(6):1625-1636
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缺铀"的能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目前稳定供应最有保障、成本可接受的优势能源矿产,抛弃以煤为主的现实能源选择去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是本末倒置,是不现实、不科学、不明智的,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说,煤炭产业虽然不是"朝阳产业",但短期内也决不会变成"夕阳产业"。但是,应该看到煤炭资源在过去的地质勘查、开发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资源浪费、超高排放等诸多问题。因而,在新时代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以科学化、安全化、生态化、高效化、标准化、数字化、和谐化和智能化等为特征的科学勘查和开发及清洁化、低碳化的消费利用方式,将是实现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煤炭资源从地质勘查到开发和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了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在实现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过程中面临的十一大关键科技难题,即:煤炭资源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的综合协调、绿色、深部、智慧难题和开发过程中的绿色化、安全、采出率、职业健康、高效益难题以及消费利用过程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对推动我国从煤炭生产大国转变为煤炭工业强国的转型升级、破解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方法在采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矿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来解决采矿现场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规模的扩大,一些特殊的采矿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已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采矿地球物理方法的优越性显得尤为突出,其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甘肃戈壁煤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的地震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激发震源和适用于本区煤层结构的观测系统,在梧桐沟矿区进行二维地震勘探,可以有效地解决该区侏罗系煤层深度变化较大和煤层结构复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涛  黄文涛 《煤》2000,9(3):8-10,15
煤层气的勘探评价 ,是开展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基础。当前要搞好勘探评价工作 ,需注意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广泛搜集、精心总结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资料 ,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参数 ;改进完善评价参数的测试技术 ,为勘探评价尽量提供准确的定量依据 ;做好勘探评价的经济分析 ,坚持综合勘探 ,综合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主要解决构造问题,因各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不同,虽然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构造解释的准确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石油物探方法的引进,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为精细解释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方差体技术、图象处理等多种方法,结合已知采区的实例,对小断层做了精细构造解释,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勘探和挖掘的逐步深入,由于瓦斯灾害、矿井火灾、矿尘、矿井水灾、矿井顶板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可计量。智慧矿山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煤矿三维地质建模作为智慧矿山的核心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实现煤矿地质的可视化将增加煤矿工作者对煤矿地质和走向等地下环境的了解,更利于采矿采掘,减少安全隐患。主要从煤矿三维地质建模的空间数据模型、煤矿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煤矿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和数值模拟4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的总结,并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探讨未来煤矿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煤炭生产中防治水存在的问题,探索直通式探放水研究理论并实施,就大同煤田地质水文条件来讲,该法推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太西选煤厂二分区大直径旋流器分选下限不足和氧化煤泥可浮性差的问题,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浮选的联合工艺基础上增设粗煤泥回收工艺,同时采用重选工艺代替浮选工艺对氧化煤泥进行回收。生产实践表明,煤泥回收工艺改造后二分区氧化煤泥浮选"跑粗"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原煤的全粒级高效分选和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