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吉林 《无损检测》2008,30(11):794-798
介绍了30年来中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无损检测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反映了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对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更快、更可靠和更直观--第16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4,26(11):565-569
介绍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6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的概况,就我国当前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们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无损检测技术考察团于1982年12月11~31日在日本进行了考察。本文对日本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中的新设备、新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主要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情况,电子计算机和图象处理及显示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动车组焊缝检测中,无损检测人员需要经过ISO 9712培训。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及其在高速动车组制造检验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阐述了无损检测人员培训、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论证了通过ISO9712培训的人员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焊接生产检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8开篇词     
《无损检测》2008,30(1)
科技腾飞的2007年逐渐远去,丰硕的成果凝聚着无损检测人员的特殊贡献:嫦娥奔月、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支线飞机ARJ21以及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成功下线……在这些科技发展的背后,无一不闪现着无损检测人员的身影。作为质量安全卫士,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骄傲! 即将到来的2008年,是中国无损检测历史上的重要一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迎来了她的30周年诞辰,第17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将在上海召开。2008年,是学会30周年发展的总结之年,也是中国无损检测界在世界同行面前的集体展示之年。为了庆祝学会成立30周年,迎接此次无损检测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无损检测》已经开辟专题报道。专题将分别从技术和行业的角度总结中国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现状,以及国外无损检测的技术发展综述。在会议投稿论文的基础上,《无损检测》还将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或行业的深度分析,力求全面深入地介绍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促进我国无损检测工作者与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和合作,让中国无损检测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无损检测!2008开篇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秘书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半世纪来我国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土木无损检测标准、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新技术。重点介绍了在建筑工程、公路、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工程和木材工业中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缺陷检测要求越来越高,非接触式无损检测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作为非接触式无损检测的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凭借其显著的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空气耦合超声、电磁超声、静电耦合超声等主要非接触式无损检测进行了优劣势比较,介绍了激光超声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目前激光超声无损检测遇到的技术难点,并对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连续油管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连续油管无损检测技术,详细介绍了电磁检测技术和超声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对国外在役无损检测的三种检测装置:CTDOG,CT Scope和Argus作了详细的工作原理分析。结合实际检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目前连续油管无损检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现有的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连续油管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即智能化和综合化。  相似文献   

9.
无损检测在航空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治永  李应红  梁华  张百灵 《无损检测》2006,28(11):598-601
首先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给出了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然后着重分析了无损检测在航空维修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涡流检测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并对当前无损检测新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航空维修中无损检测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面积复合材料的在役检测被证明十分必要。全面介绍了英国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发展历史以及目前正在研究的各种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检测技术、碳纤维增强塑料的超声C扫描检测标准的发展、自动分析和评定技术、低频振动技术、微波、激光错位散斑、热像技术和声像技术。同时介绍了英国的无损评价研究中心机构、用于查询和互助的复合材料检测的交互式知识库以及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年度短训班。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30周年。30年来,学会在组织和团结广大无损检测技术人员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资格鉴定与认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无损检测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无损检测界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7,29(8):431-433
介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为促进中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所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互认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国际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金宇飞 《无损检测》2007,29(9):493-496
介绍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任务、组织机构、工作程序以及我国无损检测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和与国际标准化接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无损检测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12,(1):52-56,72
众多事实已证明,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已对医疗、环境、军事、材料、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无损检测与诊断。列举了笔者所知射线、磁粉、超声、(电磁)涡流和声振动等无损检测技术始于中国的时间、地点和先驱者姓名以及部分早期的发展史料,说明我国的现代无损检测已持续了近百年;并期望全国同行们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对我国无损检测行业详实、完整历史的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功田 《无损检测》2008,30(11):787-793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在我国日常产品质量检验和大量在用工业和民用设备的检验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历史、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及统计、学术会议和仪器展览情况、标准现状、仪器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人员教育现状、目前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拥有近17万无损检测人员和2000多家无损检测机构,2007年无损检测仪器的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左右,大专院校每年培养近千名无损检测专业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我国不仅对常规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和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对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也有大量的需求。我国已成为一个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的巨大市场。我国的无损检测工作者已经在许多技术和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潘建华 《无损检测》2013,(11):83-86
介绍了我国民航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MH/T3001)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差异和特点。对比和评价了雇主认证体系和认证机构体系两种认证体系。通过对比和评价,认为由于参考了两种认证体系,并且在NDT人员经历、培训、考核和重新认证等方面规定了更详细地要求和管理责任,MH/T3001标准作为我国民航业NDT人员资格的鉴定与认证标准是科学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我国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积懋  刘松平  张斌 《无损检测》2001,23(7):295-297,312
论述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我国无损检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了增强制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无损检测将出现空前良好的机遇,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以发展新技术为主,实现技术的跨越,并提出在实施技术跨越发展时需要注意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8.
油气输送埋弧焊钢管生产中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博 《无损检测》2006,28(3):133-136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大口径油气输送埋弧焊管生产中的无损检测现状、检测设备和检测工艺技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及基础设施的规模越来越大,灾害事故频发,城市公共安全成为突出的问题.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其可以在不破坏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对各类承灾载体进行安全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简要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方法、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各类无损检测方法在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