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全球正任进行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这将对21世纪的军事斗争产生巨大影响,也必将引起各国军队作战理论,作战样式、装备建设、组织编制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进行陆军转型,其具体内涵是通过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样式网络化、编制体制模块化(三化),对当前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冷战型”机械化陆军进行全面改革,将其转变为信息化陆军。为推动陆军转型和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各国陆军都以发展新型作战系统作为物质基础。陆军综合作战系统目前主要有美国的“未来战斗系统”(FCS)、英国的“未来快速奏效系统”(FRES)、法国的“地空作战聚集系统”(BOA)和俄罗斯的“侦察打击一体化武器系统”等,下面我们就对这几种系统的发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持续深入地展开,其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里的反映。新军事变革体现在陆军方面就是世界主要国家正在进行的陆军转型,其具体内涵是通过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样式网络化、编制体制模块化(“三化”),对当前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冷战型”机械化陆军进行全面改革,将其转变为信息化陆军。“三化”中,武器装备信息化起步最早,取得的成效也最为显著。如美陆军的未来战斗系统(FCS)、英陆军的未来快速反应系统(FRES)和俄罗斯陆军的侦察一突击(射击)系统等。其中,美国陆军的未来战斗系统是首创,英国陆军的未来快速反应系统是效仿,  相似文献   

3.
根据未来战争需求,基本完成陆军整体转型 进入21世纪,美国致力于调整军事战略,重视保持绝对技术优势,发展面向未来战争的信息化装备,10余年来,基本完成了陆军的整体转型.主要表现在—— 适应信息技术主导下的新军事变革,推进陆军装备技术发展 刚刚步入新世纪,美陆军以建设未来战斗系统(FCS)和出台《陆军转型路线图2003 ~2007》为标志,加快了陆军转型步伐,全面推动由机械化时代的基于平台作战,向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中心作战转变.  相似文献   

4.
世界新军事变革体现在陆军方面就是世界主要国家正在进行的陆军转型,其具体内涵是通过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样式网络化、编制体制模块化(“三化”),对当前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冷战型”机械化陆军进行全面改革,将其转变为信息化陆军。世界主要国家陆军在转型过程中的武器装备发展重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80年代,是德国陆军巩固和发展时期,也是德国陆军的辉煌时期,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德国的统一,使联邦国防军迎来了“统一的陆军”新时期。然而,德国的统一,使联邦国防军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德国陆军从统一时起,就开始实施包括编制在内的改革,于2001年开始重组,向“未来陆军”转型,建立全新的编制体制,并拟订了“新陆军”的结构模型,以成为新型军队,再塑辉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陆军装备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活跃期,从以机械化建设为主,逐步完成向信息化建设转型。在不同阶段,美陆军作战力量现代化始终为适应其全球战略的需要服务,建设具有战略反应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的陆军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是进行军队信息化建设,其在陆军方面的体现就是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陆军转型,实质是将工业时代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机械化陆军,转变为信息时代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化陆军。所谓信息化陆军,就是指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采用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的扁平化模块化编制体制,由具备信息知识和信息素养的军事人员组成、以信息力作为战斗力最重要构成要素,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以地面作战力量为主体,并能与其他军兵种实施联合作战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的质量效能型武装集团。  相似文献   

8.
刘向平 《国外坦克》2009,(10):40-44
当今战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美陆军转型的重心向模块化编制体制方向转变。美陆军按照远征作战、联合作战、全谱作战的要求,将现有陆军重新设计成合成、精干、灵活、快速的模块化部队,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陆军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模块化转型的范围将涉及美现役陆军和预备役陆军的战斗部队和支援部队。美军在2008年以前完成大多数作战部队和司令部的结构调整,在2009年以前完成战区司令部结构调整,计划在2011年以前完成所有支援旅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蔡建华 《国外坦克》2007,(10):21-23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不过短短15年时间,美国一方面完成了信息化陆军的设计蓝图,即从“现代化计划”到“转型计划”;另一方面,在操作层面上,不仅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数字化机步师,同时,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还开始设计新型数字化部队,并同步为未来部队打造新一代未来武器装备。美国陆军数字化师的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一次创新作为,更是信息化陆军建设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伊拉克自由行动”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美国陆军牵头对“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进行紧急改进,以弥补其在战争中暴露的不足。美陆军总共拥有6712辆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它和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一样,将会一直服役到2030年。这意味着在“未来战斗系统”、陆军转型计划和陆军通信网络开始实施以前,对“布雷德利”的升级改造工作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1.
人员编成临时组队 PTU创建于1958年,最初被称为"警察训练分遣队",1968年改称为"警察机动部队",队员由1969年起开始正式佩戴蓝色贝雷帽.PTU以半军事化的形式进行训练及管理,人员由最初只有两个小队,发展到如今已有1000多人.任务也由防暴为主,转变为目前的处理香港内部保安问题及大型人群控制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战争中,陆军航空兵主要担负着反坦克作战、空中火力掩护与支援、空中火力攻击、空中兵力兵器机动和空中指挥、侦察、探测等任务,作为陆军自己的“空军”,直升机不仅成为陆军实施空中突击的主要火力平台,并以其良好的机动性能为陆军地面部队快速立体机动、超越攻击、垂  相似文献   

13.
方兴未艾的外置炮——机动火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剑 《国外坦克》2005,(10):48-51
说起美国“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军画迷们也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美国陆军转型的先锋,“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装备的是清一色的“斯特赖克”中型装甲车,这与当今世界各国陆军中坦克与装甲车混编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中也有相当于坦克的角色,这就是机动火炮系统。机动火炮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外置炮,即在低矮型无人炮塔上安装1门105毫米坦克炮,使它在保持坦克火力的同时,减小了车辆何种,提高了生存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吴磊 《国外坦克》2006,(1):36-38
提起迫击炮,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把炮弹从炮口放入再发射出去的一种轻型火炮。没错,迫击炮就是以其构造简单、轻便灵活、易于操作、造价低廉的特点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元老级陆军武器。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于1904年9月由俄军制造,并在日俄战争中使用,在此后的100余年中,迫击炮依然活跃在战场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迫击炮已不再是简单的步兵支援武器,而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兵器。120毫米机动迫击炮系统以其优异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成为各国地面部队火力支授领域的新宠。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打了就跑”的战术将极大地提高攻击的突然性和隐蔽性;再加上迫击炮特有的弹道性能,使其成为城市作战中的利器。  相似文献   

15.
法国陆军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和人员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恐怖主义威胁所造成的作战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府战略的转变。也对法国陆军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改革所引起的编制体制变化与法国的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并由此产生了三个关键性的定义:协调、能力与价格。  相似文献   

16.
发展概况法国于70年代初期开始“阿迪拉”系统的方案研究,该系统是由法国陆军与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西姆萨(CIMSA)公司合作研制的。1975年制成样机,1978年定型并于1980年开始批生产。目前法国陆军已将“阿迪拉”系统装备到了它的16个炮兵团。  相似文献   

17.
王军良 《国外坦克》2007,(11):13-19
意大利陆军的主要装甲装备由以下5种车型构成: “公羊”主战坦克 1982年开始研制,1988年研制成功,但由于经费问题直到1995年才装备部队,截至2002年共装备有200辆。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陆军防空作战装备的军事需求出发,阐述了陆军机动伴随防空作战装备研制必要性。总结了空袭威胁的发展趋势与随之带来的防空反导任务、防空反导体系和武器系统的变化,提出了需要构建具备反应快、火力猛、可昼夜全天候作战和行进间作战、机动性好等技术特征的机动伴随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设想。分析了机动伴随防空作战装备战术使用特点,重点论述了以潜在用户作战需求为牵引,以任务为驱动、以C4I为依托、以武器平台为支撑的具有系统思想的武器装备体系架构方案,给出了三类国外典型的机动伴随武器系统产品系列,讨论了该类军贸装备应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海湾战争的“少有作为”到科索沃战争的“无所作为”,美国陆军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虽然以特种部队为主的陆军部队在阿富汗战争中曾经“有所作为”,但也难以使整个陆军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为美国陆军展示能力、提高地位提供了“大好时机”。伊拉克战争的实践和战后与反美武装分子的作战都一再证明,以彻底推翻一国政权和战后全面控制该国为目的的战争,战时陆军具有与海、空军同等重要的地位,战后陆军的重要性则远远高于海、空军。但是,由于海湾战争后美国偏爱海、空军,对陆军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兵力和装备都感到“吃紧”。最近,美国国防部开始重视陆军的建设,在研究和制订  相似文献   

20.
正陆军战术精确打击武器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正在全面加快陆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基于作战效能的精确打击和非接触式作战,已成为各国陆军转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陆军精确打击武器系统的迅速发展与大量运用,正在对陆战模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信息化战争对陆军作战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地面火力支援武器装备正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向信息主导、平台主战和毁伤主控的"综合效能型"转变。依托先进的指挥控制网络、综合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