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事关整体建筑物的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建筑物复杂程度的日益提升,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难度自然也在不断提升。思考合理的施工技术手段,细化施工内容,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推进。为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该文将高层建筑结构测量技术、建筑整体结构设计技术、模板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思考应用的方式和策略,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施工技术后,可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基底剪力,提升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性能水准的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克家  梁兴文  李波 《工业建筑》2007,37(12):76-80,99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一些超限高层和复杂高层建筑中已经开始应用,但是目前对于各种类型结构体系缺乏量化的性能水准定义。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建立了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侧移计算方法,结合带加强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剪力墙构件的性能水准来量化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性能水准,为该类高层建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结构性能水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较大。随着转换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定义层间位移角比为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比值。计算分析发现,采用层间位移角比对结构进行控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79系列规范设计的某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需要对结构进行抗震评估和加固。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与加固方法,以结构层间位移和构件承载力需求作为性能目标,通过基于地震加速度记录的非线性快速时程积分(FNA)方法进行结构分析。论证了该既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在控制加固费用的前提下采用增设粘滞耗能支撑的方法,加固后结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工程设计尤其是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但现行国家规范对性能设计的规定仅考虑宏观层面的层间位移角及使用承载力对构件进行控制,而不涉及到构件的变形。建立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弹性设计的钢框架-核心筒模型,并使构件应力比尽可能接近1.0。利用FEMA 356中的性能指标,对结构进行性能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必要同时采用层间位移角及构件变形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6.
张鹏福 《砖瓦》2023,(6):117-119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已成为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开展对其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的研究。通过构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模型、施工技术优化控制,实现对施工技术的控制;通过高层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实现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依托某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将该施工技术控制与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从应用结果得出,该方法具有实用性,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军英 《居业》2023,(1):49-51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环节,为确保结构强度,提升整体审美效果与实用属性,施工企业应当转换思路,加强技术资源整合力度,理顺施工流程框架,形成完备化施工方案。文章以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向探讨分析,持续提升玻璃幕墙性能,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某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原设计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四根内柱,影响了建筑使用功能。对该方案进行了内柱优化设计,采用PKPM和Midas Gen两种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反应谱分析,使用satwe对结构进行了中震分析,使用EPDA&PUSH对结构进行了大震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去掉4根内柱后,在小震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减小,层间位移角增大,最大层间位移角,轴压比,剪重比等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在中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满足性能目标要求;在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未超过1/100的限值,耗能情况符合抗震设计理念,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4,(9)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美学的概念也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的美观性是及其重要的,而高层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是作为现代科技与建筑美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对建筑工程外部起到了防护作用,更加增添了建筑的美观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玻璃幕墙的使用将会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光污染、能耗大等问题,而且由于玻璃幕墙属于易碎品,如发生意外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所以在高层建筑隐框玻璃幕墙施工中,施工人员严格的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监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对高层建筑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筑施工质量的安全点,保证玻璃幕墙工程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杜斌 《居业》2021,(4):90-91
玻璃幕墙是现代化高层建筑比较常见的外墙房屋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外墙原有的防护作用,也具有艺术、美观效果.本文结合当前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提升施工建筑质量与管理效果的施工管理措施,期望通过施工技术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总结施工期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郭军 《河南建材》2021,(2):44-45
钢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合理使用钢结构施工技术,可以缩短高层建筑工程的工期,并改善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文章就钢结构的优缺点和应用展开论述,希望可以提高钢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水平,以1栋5层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黏滞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性能提升设计,对比结构在减震前后的关键结构响应(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楼层剪力等),分析了结构的损伤状况。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能够很好的控制结构的损伤,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楼层剪力。采用减震技术后,结构在大震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得到较好的控制,塑性铰明显减少。除屋面层以外,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均未超过4m/s2。阻尼器分担了较多的地震作用,大震下结构基底剪力明显减小。减震设计较好的提升了结构的抗震韧性,文中的研究可为钢框架减震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达到建筑使用品质及抗震性能的协调统一,在高烈度地区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层间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某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比选分析,最终采用层间隔震技术方案,并对其地震反应及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层间隔震技术整体减震效果良好,可以大幅减小地震反应,是提高结构抗震安全性的有效手段;综合考虑项目结构特点、经济性及建筑品质的提升,在高烈度区大底盘多塔结构中采用层间隔震技术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最后针对大底盘层间隔震技术的组合隔震方案、隔震支座附加弯矩、支座抗拉装置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7,(12)
隐框玻璃幕墙由于其节能环保、维护便捷、美观耐看以及实用性极强等特征,受到现代化高层建筑关注和使用。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施工技术日益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玻璃幕墙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标准。高层隐框玻璃幕墙工程安装过程中对技术性、保护性越发重视,科学正确安装玻璃幕墙,确保其充分发挥支撑防护作用。结合隐框玻璃幕墙工程意义、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高层建筑隐框玻璃幕墙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为强化幕墙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钢结构》2016,(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工程设计尤其是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但现行国家规范对性能设计的规定,仅是考虑宏观层面的层间位移角及使用承载力对构件进行控制,而没有深入到构件和节点的变形。详细分析了T型钢梁柱节点屈服模式和破坏模式,对该节点弯矩-转角曲线所涉及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阐述,得到T型钢梁柱节点标准化力-变形曲线,从而使对构件和节点进行变形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复合金属阻尼器在高层建筑中的受力特点和应用效果,指出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高层建筑层间位移角明显减小,墙与连梁的破坏程度减小,达到了良好的耗能减震效果,复合金属阻尼器可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CFRP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可恢复性.基于CFRP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破坏过程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出了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并将CFRP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性能划分为良好使用、微修后使用、修复后使用、生命安全四个水平.利用不同变形指标,统计CFRP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各性能水平下的受力层间位移角限值、层间位移角限值、残余变形限值.采用等效弹性位移反应谱对CFRP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通过算例验证此设计方法用于该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郑爱明 《建筑知识》2014,(2):227-227,239
玻璃幕墙的结构相当复杂,所以,在对其的设计以及施工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的施工设计以及其它产品的运用,来达到对玻璃幕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李秋稷 《四川建筑》2015,(2):170-173
基于地基基础刚性假设的设计方法不再被认为是偏于保守的设计方法,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将桥梁抗震分析中应用的土柱模型用于高层建筑与地基土相互作用分析中,对两种不同高宽比的框架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考虑土与结构作用和不考虑相互作用下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及楼层剪力,研究结果对结构抗震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6,(9)
目前国家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的越来越严格。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施工也越发的重视,通常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非常复杂,所以,高层建筑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对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的控制并分析技术的要点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本文结合多个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施工实例,探讨玻璃幕墙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的关键问题,以供各位同仁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