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N60 9505052,闪光灯电容器老练工艺的研究/陶建平,张新华(南通电容器厂)lj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5,14(2).一4,~49 介绍了对闪光灯电容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老练工艺试验的结果;选择了合适的温度和电压条件,并采用时间间隙老练工艺,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图4表3参1(许)获得的超细、粉体制备的热敏电阻的老化机制,图4表3参5(许)口妇冈60 95050528影响氧化锌压敏瓷喷雾造粒粉体性能的因素/巾海涛,霍建华,师人伏(西安无线电二厂)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5.14(2)一27~32 采用喷雾造粒技术制备氧化锌压敏电阻用粉体,其料浆的组成,造粒机的使用条件等因素对…  相似文献   

2.
TN6,TM53 00040662高压铝阳极氧化膜的陷阱浓度与隧穿导电/袁战恒,徐友龙,曹婉真,邵祖发(西安交通大学)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9,18(6)一11一13通过对铝阳极氧化膜LV特性进行导电机理分析,比较不同R(0:AI)及不同杂质含量氧化膜的I一V特性,发现不能形成受主、施主掺杂的杂质离子,对空间电荷限制电流作用没有贡献,而且会降低氧化膜的隧穿起始电压,增加额定工作电压下的漏电流.图4参5(许)氢剂.表5参3(许)TM53 00040667开关电源用铝电解电容器的失效机理探讨/张勇(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9,18(6).一21一22研究…  相似文献   

3.
TN6D 99030貂7电子元件正面临数字化技术的挑故/杨宇坤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8,17(5)一15一16文章阐述了模拟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及其配套元件为主的产业结抵将面临数字化技术的挑战.(许)TN60 99030538小型碳膜电位韶失效分析/阮世池,黄书万(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信息工程学院)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8,17(5).一29图4(许)娥,王勇,谭云飞(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1电子学报一1 998,26价l)一n4一1116文中研究了几个去极化剂对CA35型耐高温(155℃)液体担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1000小时高温负荷实验结果表明,分别选用CuSO4’5H2O的VOSO4作为电…  相似文献   

4.
一般性问题     
TN一1 9903000121世纪初世界电子元件展望/陆国权(电子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8,17(5)一42一43文章综述了世界电子元件工业发展的特点;世界电子元件展望.表2(许)TN~1 99030002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十年回顾与展望/尹绮华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8,17(5)一46一47文章对十年工作的回顾,体会及建议加以阐述.(许)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方法探讨/谢开贵,何斌,郑继明(重庆大学)11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一1998,10(3).一56一60文中用差分格式对灰色GM(1,l)建模方法作了改进,建立了GM(1,1,入)模型.文中给出了以误差平方和最小、误差…  相似文献   

5.
TM54,TN379 99010511籽晶法制备低压zno压敏电阻器/章天金,周东祥,龚树萍,姜胜林(华中理工大学)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8,17(4).一10一11研究了ZnO仔晶粒度、掺入量及其制备方法对压敏电压的影晚实验结果表明;掺入适童粒度合适的籽晶,勿徽在高温下长时间烧结,也可制成压敏电压较低,漏电流较小的ZnO压敏电阻器.图2表2参6(许)TM5499010512涂班层质t与电阻器失效的关系/阮世池,黄书万(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材料工程学院)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8,17(4).一19一21,24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对RY~ZW~15k0电阻器在电视机中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对…  相似文献   

6.
TN6{) 94030678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概述/陈大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I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4,(l)一2一7 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可制成微位移驱动器.对该类器件的性能特点、分类、应用概况,压电陶瓷材料本质对该器件性能的影响,材料的选择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图7表2参S(许)TN6() 94030679导纳光谱在200压敏电阻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史利民(西安无线电二厂)ll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4,(1).一一4Q~53导纳光谱学正是从材料的微观结构人手,通过对电子结构及运动进行分析研究,从本质上判别所用生产工艺是否合理,进而指导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TN60 2003030760片式多层电容电阻复合元件的研制/周少荣,陈世忠,陈锦清介电子元件与材料.一2002,21(6)一6一7,19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 CC)技术将电容、电阻元件集成在多层陶瓷基板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片式多层复合元件,并研究了其制造工艺性能和颇率特性.结果表明,片式多层电容电阻复合元件制造工艺适合批量化生产,并为片式多层LC滤波器、LTCC基板及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图6表1参6(刚)TM53 2003030766电化学电容器最新研究进展1.双电层电容器/杨红生.周啸,冯天富,汤孝平(清华大学)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2 003,22(2).一13-16,1…  相似文献   

8.
TN04 2003030010高性能5 rTIO3荃高压瓷介电容器材料/黄建消,张其土,(21李洁(南京工业大学))I电子元件与材料一2002,21(12).一27-28,32研究T在SrTIO3一PbTIO3一BiZO3·3TIOZ系中分别添加CaTIO3和M gTIO3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利用复合添加MgTIO3、CaTIO3,MnOZ、NbZOS、5102对SrTIO3一PbTIO3-BiZO。·3TIOZ系介质材料进行改性,制得〔二=1500~2000、耐压E。全12Mv/m、损耗娘占三6x10一4的高压瓷介电容器材料.图6表2参3(刚)TB43 2003030011多层膜周期厚度的精确计算/冯仕猛,赵海鹰,窦晓鸣,(2」范正修,(2」邵建达(上…  相似文献   

9.
TN6 0005049421世纪之初我国电子元件发展战略探讨/张如明(电子部43所)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2000。1D(l)一32一33在世纪之交时,结合世界电子元件发展总趋势,对我国电子元件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出了新世纪初的三个难得的机遇:(l)移动通信业的国产化率大幅度增长;(2)计算机市场的高速增长;(3)片式元件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潜力很火并设想了几种我国电子元件发展的模式、强调人才在电子元件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参2(许)1入6U 0005(〕组95编带电子元器件点数仪的设计/邓浩(苏州有线电一厂一)刀电一子工程师(江苏).一2000.(4)31一32介绍了编带电…  相似文献   

10.
TN04 95010036高方阻浆料中功能相材料的选用/张代瑛.苏功宗(昆明贵金属所)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4,(4)一27~31 介绍二氧化钉、钉酸秘、钉酸铝、担钉酸铝的合成条件,以及它们在高方阻浆料中的性能特征.通过实验对比,钉酸铝及袒酸铝是性能优良的高阻浆料功能相材料.图2表6(许)出501晶膜形貌缺陷的产生与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有密切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种通过减少石墨条与样品间距以抑制缺陷产生的措施.图3参3(文)TN04 95010037涂料用枯结剂的热辐射性能评定/李永明,肇研(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11红外技术一1994,16(3)一32~34 测定了5种涂料用粘结…  相似文献   

11.
TN60 99040493现代电子材料/曲喜新(电子科技大学)]I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9,18(1)一18一22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子材料,对其中的几种新型材料,如纳米材料、智能材料、梯度材料等作了重点论述.为了从理论上说明新型电子材料的特性,特别着重分析其微观结构.并依此为根据,说明其宏观性能.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来分类新型材料,并标示出有代表性的材料.此外,还指出了电子材料的一些发展方向.图1表4参14(许)对几种不同滑环和电刷材料配对组成的摩擦副的电接触性能及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图2表2(许)TN60 9904049421…  相似文献   

12.
TN60·95020654片式阻容元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戴富贵(宏明电子实业总公司)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4,(5)一6一11 在国外的片式元器件中,片式阻容元件发展最快,主要表现为片式化率迅速上升,文章综述了国外阻容元件在这方面的进展,指出我国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如何发展的措施.图2表2参5(许)代瑛,李同泉,陶文成(昆明贵金属所)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4,(6),一16~21 通过在钉系电阻浆料配方中加人多种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粉末的大量实验,推出了制备高性能钉系低阻值厚膜电阻浆料的方法。图8参3(许)TM54 95020655高性能钉系低阻值厚膜电阻浆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TN04 99040018智能结构自适应消振控制系统开发与实现/朱晓锦,陶宝棋(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11数据采集与处理.一1998,13(4)一348一352从振动主动控制设计思想出发,基于自适应控制策略,对实现结构振动响应主动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在此基础上,应用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对一压电机敏刚架结构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抵消振动效果,从而表明了这一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图6参5(许)表2参17(许)TN04 99040019电致变色材料及应用/张征林,王怡红,王宏,苏连永,陆祖宏(东南大学)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9,1s(l)…  相似文献   

14.
TN6() 95060643双绞线的应用技巧/张捍东(华东冶金学院)11电子技术应用一1995,(9)一31 (金)TM54 95060644快速烧银工艺一一200压敏电阻器银电极制备/史利民(西安无线电二厂)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5,14(4)一60~62 对MYD一7K820氧化锌压敏电阻瓷片银电极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一种快速烧银工艺,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还有效改善产品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表3(许)’TM54 95060645新型高能z一0陶瓷线性电阻/袁方利,徐业彬,程杰,季幼章(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所)11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5,14(4)一18~21 ZnO陶瓷线性电阻是一种新开发的电气元件.…  相似文献   

15.
雷达     
TN95 00061401监视雷达网效能评价研究(续)一一第二部分:监视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丽阵能敬(空军第二所)11现代雷达一2000,22(2).一1一10图3参6(许)方向.图4表1(许)TN95 00061402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的系统设计/黄增兴(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11现代雷达.一2000,22(2).一11一24,22二测风雷达是大气探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文中主要介绍二次测风雷达的主要技术要求、工作原理、系统方案设计与计算分析,同时简述与二次测风雷达配套的电子探空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图3参2(许)TN95 00061404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及其在机载相控阵雷达系统中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TN6 94020587接插元件生产与市场展望/刘洪扬(电子部40所)I/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3,(5一6)一67一71 我国接插元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在向规模经济发展国际市场非常广阔,1991年世界接插元件销售额达127亿美元.国际市场发展不平衡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用借船出海的办法挤入国际市场是加速我国接插元件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表7(许)电机厂)/]J包子元件与材料一1993,(5一6)一91~94 推行配套件专业化生产,开展产品结构的生产性设计,抓好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发展,是促进微电机生产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许)TN6 94020588微电机行业的发展与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TN60 00010561高场强下铝阳极氧化膜中相关元素的分布及其介电性能/袁战恒,孙海君,徐友龙,曹婉真(西安交通大学)It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999,18(4)一11一12,15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分析了高场强下不同条件形成的阳极氧化膜中相关元素的分布,分析表明膜中不同程度存在B、C、P等相关元素.测试其相应的介电性能表明氧铝比R(O:AI)接近于1.5时其介电性能较好.图5表3参4(许)电子元件与材料.一1 999,18(4)一34一4()根据多层瓷介电容器的结构特征,全而概括了“独石”结构广泛应用于片式元件设计与制造的新趋势,重点论述了多层压敏电阻器,多层…  相似文献   

18.
TN6,TM219 96050507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温场分析/王洋,商顺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所)//传感器技术.一1996,(3)一8~11,14 利用有限元法对大量程二元脉冲调宽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因力矩线圈发热而造成的内部温场变化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计算出温场的分布情况和变化情况,并通过对温度误差的分析,阐述了提高温度特性的有效途径,为加速度计的热设计和温度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图3表4参3(许)TN6O 96050508片式元件产业的发展前景/章士流,鲁圣国,李标荣(东莞南方电子有限公司)刀电子科技导报一19%,(8).一2一4 通过总结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一般性问题     
TN一1,TN94 01040001“九五”广播电视发展显著/江澄(广电部科技司)11广播与电视技术.一2000,27(12)一33一40文章综述了1.全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超过了“九五”确定的目标,超过90呱2.有线电侧寺续,快速发展、举世瞩日.3卫星广播电视在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4.广播电视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果.5.广播电视走仁了因特网,扩大了业务时空.6.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取得丰硕成果.表1(许)给出了仿真实例,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性能和可行性.图3表1参6(许)TN062 0104()007智能电力变压器故障监测仪的设计/王立琦(黑龙江…  相似文献   

20.
一般性问题     
TN一01 98060001国内外信息技术展望/英英(天津电子仪表信息所)11信息一电子与自动化仪表.一1997,(6)一3一5文中主要介绍了美国、日本、欧洲以及我国九十年代信息政策、发展现状和展望.(许)国,平志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一1998,20(4).一63一67文中提出了大系统可靠度优化分配的分解协调法.按协调器与子问题之间协调方式的不同,分别给出了模型协调法和目标协调法.最后用一个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图4表1参5(许)TN052,TP212 98060002奋棒自联想神经网络在故障传感器信号恢复中的应用/钮永胜,赵新民(哈尔滨工业大学)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