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感头Rogowski线圈的性能是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研制中的重点,必须对传感头的特性进行校验。虚拟仪器技术能够实现对模拟小信号(≤10 V)和数字信号的校验。利用LabVIEW作为虚拟仪器的开发工具,具有编程灵活、可自定义、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强大、易于实现信号补偿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新型校验仪将信号采集到计算机中,利用虚拟仪器程序进行处理,能够进行功率谱分析和频谱分析,得到Rogowski线圈的比差和角差以及输入信号的谐波和频率。同时,对Rogowski线圈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校验仪准确度高(比差≤0.05%,角差≤3′),易于开发,且用户可自定义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电流互感器绝缘复杂、易饱和等缺点,研制了一套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利用Rogowski线圈作为传感头,经过A/D转换、电光转换,由光纤将一次电流信息传输到低电位端进行信号处理。数据采集采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将Rogowski线圈测量通道信号、保护通道信号、传感头温度值以及供电系统电压值进行分时传输。整套装置测量准确度达到0.5%,并具有绝缘简单、动态范围广以及不会产生磁饱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中光电电流测量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光电电流互感器是未来电力工业电流测量发展的趋势。文中基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利用数字调制和光功率推动技术,对有源光电电流互感器进行了研究;基于法拉第效应,利用相位补偿和传感头组装技术,研制了块状玻璃式无源光电电流互感器。同时还讨论了几种光电电流互感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新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具有无磁饱和及动态范围宽等优点,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文中介绍了一种可用于 220 kV 气体绝缘开关(GIS)的新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互感器以Rogowski线圈为传感头,以FPGA为核心构成数字变换器,采用数字积分技术还原被测电流波形。文中给出了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实验结果。温度及电磁兼容等试验表明,该互感器性能稳定,满足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标准(IEC 600448)精度(0.2级)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电子式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字信号输出格式的基础上,详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nPCap网络工具包的新型电子式互感器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对采样报文进行精确的实时捕获分析,并以动态波形图的方式显示瞬时的采样波形,为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测试、极性校验等系列试验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向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信号采样变送电路提供电源的困难,根据电磁场储能原理,采用微晶磁性材料作为环形磁导体以及特殊的限流组件,解决了磁场取能作为自励源供电的技术难题,使之满足唤醒电流、唤醒时间和饱和大电流这3项重要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西门子7TU51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相位补偿原理,提出奇数联接组别相位匹配的方法以及提高变压器内部单相接地短路灵敏度的方法,并分析了数值补偿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中电磁式互感器绕组排列、常规微机保护的可靠性设计等。提出了在数字化变电站保护装置中的独立启动元件如何考虑电子式互感器内部故障、保护装置与电子式互感器的接口等问题,以及几种保护装置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的接口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准确度和稳定性是光学电流互感器(OCT)的主要性能指标。文中在自适应光学传感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采用新型的稳定性高的传感头设计与锁定放大器进行微弱光电信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即在磁光传感系统中采用螺线管聚磁光路结构,并缩短磁光传感材料,提高OCT的长期运行稳定性,信号处理部分采用锁定放大器和与传统电流互感器互补结合的方法综合提高OCT的暂态和稳态准确度。最后通过虚拟仪器LabVIEW对检测系统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对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中的采样量进行了比较,对互感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中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电压切换。提出了在开发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后,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如何配置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如何进行电压切换等问题。还提出了几种电压互感器的配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压切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某220 kV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式互感器故障处理及改造的方案。根据该变电站的实际情况,采用常规互感器加合并单元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原理特点、优势及行业应用现状,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电子式互感器在水电站中的应用解决方案,同时兼顾了采用常规电磁式互感器时的数字化方案,为实现水电站采样数字化、信息共享网络化提供了一种思路,为数字化水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子式互感器和合并单元作为数字化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互感器相比具有绝缘简单、动态范围宽、抗饱和性能强、占地面积小、实现数据输出等优点。文中介绍了有源和无源电子式互感器的构成,对这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合并单元的功能及其应用,对工程应用提出了互感器配置和功能应用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化变电站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环境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面临很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与变电站内的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共享数据源?如何实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同步?如何与变电站内的过程层装置进行互操作?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线路差动保护基于乒乓原理的时钟信号同步方案,并分析了基于该同步时差动保护性能和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用于测量电力系统电流的光学电流互感器由于具有许多传统的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给出了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以光纤为介质的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为了加快实用化进程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包括新型的传感材料和传感头结构的研究、克服双折射效应、与光纤通信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7.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其校验和测试工作也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文中利用计量学中的不确定度理论,对校准系统不确定度进行来源分析,给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准系统整体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由LabVIEW开发的虚拟仪器来实现,并对2个不同校准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比较。通过对校准系统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不仅能够评价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为使用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而且也可以为不同的校准系统提供可比性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在对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差动电流采样值波形特征的识别,提出了一种防止变压器纵差保护区外故障误动作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面积比较法和相位比较法两个判据,不仅能有效地区分内、外部故障,从而在区外短路且电流互感器严重饱和情况下对纵差保护实现实时闭锁,而且在闭锁时间段内能利用相位比较法有效地对系统进行监测,当发生区外转区内故障时适时解除闭锁信号,开放保护。判据利用了故障后第1周期的数据,不会影响比率制动特性的动作时间,计算简单,易于实现。大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无功补偿是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输配电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对当前农电网户外柱上无功补偿的现状分析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点与补偿点相分离的自动补偿方式。为降低无功测量装置的成本,借鉴自给式电流传感器的设计思想,并结合单片机应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无线型无功信号采集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静电感应原理取得电流、电压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得到功率因数值,再由无线发射模块传出。从而为解决配电网分支线路无功参数不易测量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能表用电流互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能表计量的准确度。针对目前电能表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易饱和、测量范围较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制电路板(PCB)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方案。首先对PCB型空心线圈的结构及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空心线圈与计量芯片间的接口电路,并通过试验数据表明互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然后详细阐述了以三相高精度计量芯片ADE7758和高性能、低功耗H8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能表的硬件设计,在此基础上简要说明了电能表的软件设计思路。所设计的电能表计量准确度高,功耗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