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齐家潜山地质特征、油源条件、油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齐家潜山构造带构造、储层、流体性质及潜山油藏的特点。认为齐家潜山油藏类型为裂缝型内幕块状油气藏,肯定了齐家潜山深层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开拓了新的找油领域。  相似文献   

2.
潜山内幕研究是潜山油藏研究的核心,LH油田碳酸盐岩潜山内幕的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本次研究进行了SG低潜山带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地层识别与评价研究,为该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储层横向普遍发育,主要含油层段集中分布在表层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油气水产出部位多位于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不整合面以下约180m范围内,属非构造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圈闭,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加大了对油水界面分布评价研究的难度。本文以轮古15井区为例,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的原始地层压力,以及取样测试的地层流体密度资料,计算出油藏厚度,进而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对油藏油水界面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油水界面的分布研究对轮古西奥陶系油藏以及整个轮古潜山油藏今后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LH潜山油藏多为裂缝型油藏,而且具有平面上分布广,纵向上埋藏深、厚度大等特点,潜山裂缝预测直接关系潜山油藏评价及开发效果。多种裂缝预测手段联合应用成为LH潜山油藏裂缝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贝12断块布达特潜山油藏井网及注水方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德尔特贝12断块布达特潜山油藏,储层层裂缝孔洞发育,具有缝洞型均质油藏和双重孔隙介质类型,根据这些特点,在参考国内外潜山油藏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对贝12断块布达特潜山油藏合理井网及注水方式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潜山油藏注水开发技术,为苏德尔特潜山油藏整体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是目前已经进入井网加密期,苏德尔特构造带的主要勘探区域.但长期以来,由于油藏类型及特征认识的不深入制约了其进一步开发.本文利用动态生产数据和地震数据,通过措施和产能情况确定油藏类型,分析各区块布达特层油藏类型及特征,确定各区块产能与油藏类型的关系,为油田下一步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随着兴隆台变质岩潜山带研究的不断深入,探井钻探深度的不断加深,潜山带含油底界也在不断下移,探索潜山带深层的含油情况不但可以拓展新的储量增长领域,而且对整个兴隆台潜山带的整体探明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部署探井的测井识别,证明了该构造单元具备良好的油气富集条件。印证了"烃源岩有多深,含油底界就有多深"这一理念,为兴隆台潜山带深层油藏的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扩大了马圈子潜山的含油面积。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兴隆台潜山带为中生界与太古宇双层结构潜山,其紧邻清水、盘山、陈家三大生油洼陷,是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其中太古宇油藏已经探明并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而中生界油藏的勘探开发潜力一直未被充分认识。本文从岩性特征分析入手,分析储层的岩性、电性特征及其表现出的地球物理响应,建立起目的层储集岩有利储层与岩性、电性特征相互对应关系,充分认识研究区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潜山油藏裂缝分布规律差,注水开发难以受效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潜山油藏裂缝研究的成功经验,对裂缝成因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搞清了裂缝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为潜山油藏注水开发提供基础,同时为类似油田裂缝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边台潜山油藏与牛心坨潜山油藏均为裂缝型变质岩潜山块状油藏,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针对潜山油藏顶面构造识别难度大、裂缝预测难度大、直井开发效果不理想这一开发难点,进行了直井、水平井组合开发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并对水平井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直平组合注水开发潜山油藏能够有效减缓水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对类似潜山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强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12):132-136
JZS低潜山带油藏是渤海油田勘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通过采取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综合评价、应力场分析等岩性及裂缝研究方法指出JZS太古界潜山带储层为一套结晶岩,以斜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包括裂缝和溶蚀孔隙,裂缝在整套潜山储层中相当发育,其中构造高角度缝占主导地位,裂缝发育优势方位为北东~南西向、北北西~南南东向。储层发育受到岩性、构造运动、古风化溶蚀作用、充填物的影响。潜山储层的分布具有纵向分带,横向分区的特点,纵向上分为4个亚带,油气富存在前两个亚带,有效储层厚度为不整合面以下平均150~200m,风化壳顶0~5m,不作为主要产能区。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储层多为溶蚀、溶洞和裂缝发育,其内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等资源。LH油田元古界和古生界潜山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储层,随着该类储层的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技术系列。本次研究系统分析了SG低潜山带碳酸盐岩潜山识别技术与顶面构造研究,为该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边台-曹台潜山带构造复杂、岩性多样、物性变化大、油藏品位差、直井评价产能低、储量上报难度大等难点,通过多专业联合攻关,开展滚动整体评价研究,实现边台-曹台潜山油藏平面上和垂向上的滚动扩边;创新地利用复杂结构井技术,提高了单井产量,满足了探明储量上报要求,实现了边台-曹台变质岩潜山滚动扩边规模增储,有效地指导了类似油藏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边台-曹台潜山带构造复杂、岩性多样、物性变化大、油藏品位差、直井评价产能低、储量上报难度大等难点,通过多专业联合攻关,开展滚动整体评价研究,实现边台-曹台潜山油藏平面上和垂向上的滚动扩边;创新地利用复杂结构井技术,提高了单井产量,满足了探明储量上报要求,实现了边台-曹台变质岩潜山滚动扩边规模增储,有效地指导了类似油藏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边台-曹台潜山带构造复杂、岩性多样、物性变化大、油藏品位差、直井评价产能低,储量上报难度大等难点,通过多专业联合攻关,开展了滚动整体评价研究,实现边台-曹台潜山油藏平面上和垂向上的滚动扩边;创新地利用复杂结构井技术,提高了单井产量,满足了探明储量上报要求,实现了边台-曹台变质岩潜山滚动扩边规模增储,有效地指导了类似油藏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拐子湖凹陷基底古潜山油藏类型为缝洞型挥发性油藏,分析国内外缝洞油藏各个开发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增油挖潜开发技术,对内蒙拐子湖凹陷基底潜山缝洞型油藏挖潜工作提出建议。高产稳产及产量递减阶段,可参考任丘潜山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六大挖潜技术。高含水后期或快速递减阶段,借鉴塔河油田注水替底部油,注气替阁楼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某断块潜山油藏在海拉尔油田具有典型代表性,该油藏具有裂缝发育、油层连通状况好、底水能量强的特点,其无水采油期采出程度高达10.47%,之后底水上升较快,综合含水率高,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本文通过大量钻井、试油、录井、测井解释、油水识别、生产动态等现场资料的对比分析,结合潜山油藏构造、圈闭及控藏特征新的地质认识,明确了潜山油藏的圈闭特征、原始油水界面、计算出油水界面上升速度及潜山油藏当前水淹面状况,明确了剩余潜力方向,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对国内外类似潜山油藏的开发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兴隆台潜山是辽河油田近年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整装油藏。储层巨厚、含油幅度超过2000m,潜山内幕复杂、岩性多样、储层具有双重介质特征、非均质性极强。通过在各开发阶段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油水井动态分析工作,不断深化油藏认识,系统总结油水运动规律,创新设计了水平井、四段七层纵叠平错的立体开发井网,并首次探索底部注水、顶部注气的能量补充方式,有效解决了深层巨厚潜山储量动用难度大、稳产难度大的问题,在兴古潜山带已形成亿吨级储量规模,建成了百万吨生产能力,实现了潜山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9.
辽河滩海西斜坡是滩海地区重要的储量上报区带,油品性质为正常油-稠油,其中稠油油藏主要分布西斜坡的边缘地带及葫芦岛潜山周缘,类型主要为断块、断鼻油藏及地层超覆油藏。分析认为西斜坡稠油藏成因与生物降解有关,生物降解的程度受地层温度、地层水活跃程度等因素控制,断裂活跃、区域不整合面发育、连通性好的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储层等因素是西斜坡稠油油藏的有利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多数油区地层压力逐年呈降低趋势,易发生井漏、井塌及卡钻等事故,完井固井阶段常出现水泥浆低返,储层伤害等问题;利用气体钻井技术,能够克服上述问题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潜山油气藏机械钻速,保护油气藏,降低钻井成本.本文对辽河油田适于采用气体钻井的潜山储层进行深入分析,为提高辽河油田潜山油藏勘探开发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