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数字化集气站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庆油田发展过程中面临"油气当量5000万吨,用工总量不超过7万人"的机遇和挑战。低成本实现数字化管理是"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的客观需要。通过在苏里格东部气田集气站场实施自动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两高、一低、三优化、两提升"(即"高水平、高效率、低成本、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地面设施、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工艺过程的监控水平、提升生产管理过程智能化水平"),最终达到强化安全、过程控制、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浅谈长庆气田天然气集输系统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气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它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油田"这一概念的延伸,从集输、生产、通信等各领域内实现信息数字化,可控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管理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长庆气田的管理效率。通过对长庆气田在天然气集输系统上对数字化的应用状况分析,为"数字化油田"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可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当前长庆油田所面临的如何高效开发"三低"油气田和控制用工总量不超7万人两大难题,长庆油田分公司已形成了以长庆油田分公司西安基地园区网为骨干网,上接股份公司主干网,下接公司下属单位的网络系统,已与19个二级单位实现了联网,建立了分公司网页,每天采集、发布国内外和本油田的各种信息,点击数已超过16万人次。  相似文献   

4.
推行油气田数字化建设,实现油气田数字化管理,是长庆油田在"提质增效、持续稳产"的发展阶段中,节省投资、降低成本、优化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作为中石油与道达尔合资项目,在"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服务"的苏里格模式下,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致力于建设一座智能化、现代化大气田。本文介绍了苏南公司数字化系统,按照场站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的要求,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传感器、无源光通讯网络(EPON)、SCADA系统、PKS操作软件等技术建立一套覆盖整个苏南公司天然气生产、处理全过程数字化系统,完成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和动态分析,达到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耿厚忠  孟凡臣  于长录 《当代化工》2012,(11):1213-1215
对苏里格气田苏76区块天然气生产系统数字化管理进行介绍,实现集气站和单井的数字化管理,首先必须构建数字化网络,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用模块,实现集气站和单井的远程控制、设备故障诊断等。数字化建设的应用,提高了工作管理的效率,使得人员管理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控制并减少了生产中的安全风险,有效的减少了采气工的用工数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苏里格集气站数量多、工艺流程基本一致、规模变化不大,设备布局相同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分析、统筹研究而制定的一项先进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即标准化集气站设计。这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的集成创新,是固有设计思路的根本性变革。随着苏里格气田的大发展,依据标准化设计可以提前对集气站的材料、设备进行提前规模化的采购,达到缩短建造工期、提高建设质量的目标;适应了苏里格气田"低压、低渗、低丰度"、分布面积大等特点以及满足大规模开发建设苏里格气田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苏里格气田产能的增加,井站数量多、气田范围广、安全生产压力大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常规集气站基础上,通过对远程控制、放空系统、排液系统等进行优化,确定了数字化集气站工艺流程,并应用于苏里格气田2010年产建工程的14座新建集气站中,达到了"站场无人值守、大班定期巡查、运行远程监控、事故紧急关断、故障人工排除"的目标,减少了生产定员,缓解了人力资源压力,简化了集气站生活配套设施,减少了水、电、气消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气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数字化全面展开,气田数字化也亟待开展,为提高气田开发效益、提升井站安全运行能力、缓解用工紧张矛盾,结合气田数字化建设需求,以徐深气田井口数字化改造工程为例,对井口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上传、视频实时监控、电子远程巡井、远程按需关井等技术进行分析,该区块井口数字化实现了井口"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的目的,为气田全面开展数专积累了技术储备和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牛地气田形成的高压进站、站内加热节流、低温分离、轮换计量外输、站内向井口集中注醇防堵的集气站工艺,在集气站规模和工艺流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集气站标准化设计的优势显得愈发突出。依据集气站标准化设计,可以批量采购集气站的设备和材料、盘活物资供应需求、缩短建造工期,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很好地适应了大牛地气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克拉美丽气田的不断开发,为贯彻油气田"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建设思路,橇装化设备在克拉美丽气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在总结常规集气站计量生产管汇装置的基础上,结合克拉美丽气田现状,设计出12井式计量生产管汇橇,并成功应用在克拉美丽气田某集气站,为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油田公司"油上产、气翻番,攀登新高峰,实现新发展,再做新贡献"的新目标的确立,如何能在保障正常生产的基础上简化生产流程、提高产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数字化油气混输撬的投用和推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有效地实现了输油站点及输油流程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多站点集中控制和部分伴生气的混合外输,同时又进一步深化了油田的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采气三厂于2009年开始大范围推广数字化集气技术,作为核心部分的数字化集气站经历数字化改造和新增数字化集气站建设后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传统集气站工艺相比较运行模式有较大改进,同时数字化集气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进一步提高数字化集气站现场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减少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前长庆气田井场无人值守率100%,新建站场无人值守率100%,实现了无人值守场站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了气田管理水平,提高了生产运行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出了适合"三低"气藏效益开发的"低成本"数字化无人值守管理模式。详细介绍了长庆苏里格气田、靖边气田和榆林气田井场和站场无人值守技术,同时提出了无人值守技术的两点攻关方向,对国内同类气田无人值守技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页岩气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面工程按照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采购、标准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的"四化"要求建设。目前建成标准化无人值守集气站53座,集气站工艺流程模块化设计,主要设备撬装化。气田集气站数量多,且集气站撬装化设备上各类型智能仪表数量繁杂,智能仪表数据传输应用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是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建成智能气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长庆气田某合作区块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整体开发,由于采用多层系开采模式,地面集输工艺较其它已开发区块有很大区别,采用"地面初期节流,高中压混合集气,井口注醇,单井气液连续计量,测试分离轮换标定计量,气液混输、集气站增压,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主体集输工艺。为下阶段开展地面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也给同类型多层系开发气田地面工艺路线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庆气田某合作区块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整体开发,由于采用多层系开采模式,地面集输工艺较其它已开发区块有很大区别,采用"地面初期节流,高中压混合集气,井口注醇,单井气液连续计量,测试分离轮换标定计量,气液混输、集气站增压,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主体集输工艺。为下阶段开展地面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也给同类型多层系开发气田地面工艺路线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新投产油井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在不增加用工总量的前提下提高油田生产规模,油田数字化管理成为变革生产组织方式、油田管理方式和控制投资、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各站点工艺流程差异大,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建设设计思路不同,造成数字化控制系统开发及数据处理不统一,开发维护量相对较大。通过大量实践分析认为各站点间工艺流程大多相同,需要采集的关键参数点基本一致,有必要进行开发模块化标准程序控制系统,对各站点设备进行统一类型,PLC编程时将站点所需生产控制单元划分为几个或多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编程对象,各模块间相互独立进行开发,且标准应用统一,便于后期调整升级,并将标准站控系统形成镜像文件,实现快捷式安装调试,保证维护质量,大大缩短了维护周期。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单井、集气站、处理厂的生产和安全监控的要求,开展相对应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并通过现场改造,提高了数字化水平,提升了安全性能,对气田大规模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里格东部气田是典型的”三低”气田,盒8段主力储层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富集区块分布不均匀,近距离内单井产量差异很大,造成集气站生产天然气气量差异也很大,个别集气站气量过大,超过集气站处理能力,而部分集气站气量又很小,集气站利用效率很低。实例应用效果表明,干管联通工艺可以通过管线改造将超处理能力集气站部分气井连入另一座低气量集气站,有效解决高气量集气站处理能力不足问题,保证气井产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提高低气量集气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气田开采作业中,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维护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联合单井、集气站和处理厂生产要求,采用现场改造方式,全面提升数字化技术水平,确保了气田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