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化生产装置中大型立式设备的吊装,通常是采取主起重机原地站位提升、而辅助起重机转杆递送或溜尾履带起重机前行递送的施工方法。但有时由于作业空间受限,在工件较长、辅助起重机吊装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起重机负载移动至转杆落吊位置,从而实现大型设备的吊装就位。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社会依托条件较差,无法完全依靠当地的社会资源完成压缩机吊装任务,采用中型的吊装设备联合作业可以实施大型设备的吊装。文章介绍了使用4台履带吊将压缩机放置于预先做好的轨道上,然后采用卷扬机将压缩机拖入位置,再用液压千斤顶顶起就位的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设计安全可靠,为中亚管道其余站场的压缩机吊装就位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某炼油厂80×104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反应(沉降)器系统吊装为例,介绍了具有钢支承结构的设备在高空组对大口,实现大吨位高重心结构的水平远距离移位以及设备与钢支承结构同步就位的吊装方法。  相似文献   

4.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二期工程中250万t/年常减压装置的减压塔,其吊装系采用现场已有的45m高的抱杆两次抬头吊装法,一次吊装成功。节约抱杆租赁费和运输费17万元。减压塔高45.92m,直径为6m(头部直径为3.7m),壳体金属重量为196.55t,其重心位置在底裙上20.46m处。座落在 9m标高的基础上。这次吊装除保温和金属填料外,塔上的配管、梯子平台及其他附件几乎全部带齐,最终吊装总重量为278.63t。由于设备基础较高,因此吊装过程中,吊耳的设置标高既要考虑到抬头时的吊装滑轮组和抱杆的夹角不宜过大,也要兼顾就位时最终吊装夹角最好不要大于13°。在工地上已有一对45m×300t抱杆,考虑到就位时吊装夹角不宜过大,吊耳定在塔底裙上 26.4m处为宜,计算得出各部受力如表1。  相似文献   

5.
高细比大的立式静置设备,其高度接近或超过现有起重机具的起升高度时,无法采用中心绑扎法吊装。针对这一问题讨论了单点绑扎倾斜吊装脱丁烷塔的有关问题:适合于单点绑扎倾斜吊装的设备条件;脱丁烷塔吊装工艺分析和实施;双机抬吊状态受力模型及分析计算方法;塔体吊装运动和位移分析计算;塔体就位调整措施等。该施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体长立式静置设备的安装。  相似文献   

6.
西气东输管道增输工程柳园压气站扩建工程的关键设备为2台GE压缩机,单台重量达1 098 kN,具有重量大、就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因该地区缺乏大型吊装设备,压缩机的吊装是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凭借丰富的压缩机吊装经验,经过对吊装方案的科学论证,选择2台NK-500E型50t汽车吊和2台50mt千斤顶配合进行吊装,因地制宜地采用双吊双顶吊装工艺成功将压缩机就位,为同类大型设备的吊装提供了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7.
对于原油稳定塔、小型的烟囱和火炬塔等类似设备,混凝土基础的体积较小,但预埋地脚螺栓的数量较多,从基础施工完成后设备的吊装就位来说,预埋地脚螺栓的相对位置精度是保证设备一次吊装就位成功的关键.文章针对该类设备的安装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制作地脚螺栓定位盘并组焊成地脚螺栓构件的方法来控制位置精度,从而保证了设备的一次吊装就位成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管拱桥跨越施工的工艺流程、管拱桥的预制、吊装及注意事项。吊装后的两座管拱桥轴线平面最大偏差分别为1.5mm和1.0mm,拱高与预制高度相同。证明管拱桥整体预制、一次吊装就位的施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劳动强度小、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相似文献   

9.
塔类设备吊装常采用机动吊车和桅杆进行吊立。镇海炼化老鼠山消防炮塔由于其安装就位点位于油罐区内,需禁火,加之外有防火墙、管廊和山体阻隔,机动吊车无法驶入作业区进行吊装作业,而大型桅杆的竖立也与吊装消防炮塔一样困难,为此必须借助其它的吊装方法。本次吊装施工采用了一种新的吊装工艺——推举法,文章介绍了推举法吊装的工艺原理,并对吊装系统的主要工装机具及其受力进行了设计和计算,所设计的起重机具经实践检验满足施工要求,采用推举法成功地解决了老鼠山油罐区内的消防炮塔的吊装就位难题。  相似文献   

10.
某炼油化工厂需要在坚持生产的情况下吊装更换空冷设备。由于吊装场地狭小,经过多方案的对比,确定利用加热炉烟囱作立柱的悬索走线法吊装方案。考虑加热炉烟囱的壁板较薄,又是处在作业的高温状态下,对其受力和稳定性需进行严格的理论计算和校核,同时采取得力的辅助措施,使吊装在短时间内一次成功。实践证明,在场地狭小无法使用吊装机械的石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中,只要将理论计算与得力的吊装措施相结合,以现有炉、塔等设备作吊装立柱的悬索走线吊装法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