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BT乳剂是一种微生物农药,单独施用或与化学农药混用防治害虫,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为了明确BT乳剂及BT乳剂与杀虫双混用防治水稻纵卷叶螟及兼治二化螟效果以及最佳混用比例和经济使用量,我站1991年做了BT乳剂防治稻纵卷  相似文献   

2.
杀虫双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较好。为寻求杀虫双对稻纵卷叶螟的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我们进行了杀虫双大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4种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稻纵卷叶螟卵孵初期,使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 1200~1800 mL/hm2或甜核.苏云菌WP 750~1125 g/hm2,对水750 kg/hm2,药后14 d杀虫效果在45.45%~65.45%之间,保叶效果在43.70%~60.74%之间。以上2种生物农药可代替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而多杀霉素SC和苦参碱AS防效不高,可提高剂量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农药》1976,(2)
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危害很大,从我们大队来看,远超过二化螟及三化螟,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三年来我们曾用1605、乙六粉、精制敌百虫、青虫菌和杀螟杆菌等不同农药,采用喷雾、泼浇和撒粉等不同施药方式进行防治,在良好气候情况下,效果一般尚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存在残效期短,难以兼顾两个盛蛾高峰的弱点。另外在天气下雨时,防治效果较差,一般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去年我们根据广东省用杀虫脒防治害虫的经验,开始采用杀虫脒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我们于七月二日到三日两天内用本省建德县生产的百分之三十五杀虫脒乳剂每担水(约一百二十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本地区连续大发生,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成为本地区水稻虫害防治中又一突出问题。今年二代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期特早,迁入量比常年增加30多倍,导致二、三代稻纵卷叶螟持续大发生,三代水稻螟害自叶率高达50%以上。为了寻找有效药种,今年对多种药剂进行了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药效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6.
45%胶敌磷是苏州化工厂生产的复配农药。1985年以来的多点重复试验结果,药效快,残留少,弥补了甲胺磷与敌敌畏的弱点,是稻田较为理想的广谱、高效杀虫剂。一、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效果胺敌磷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以50%甲胺磷为对照药剂,分别设置每亩0.15斤对水120斤喷雾,0.20斤掺潮细土50斤撒毒土,及其空白对照,五个处理。试验结果,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处理区防治效果都  相似文献   

7.
由南京保丰农药厂研制生产的21%双灵可湿性粉剂农药,最近在南京通过了南京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21%双灵可湿性粉剂是由扑虱灵等农药组合而成的水稻杀虫杀菌剂复配农药品种,主要用于防治水稻中后期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  相似文献   

8.
赵伟 《安徽化工》2010,36(6):56-57
实验表明,5%阿维菌素微乳剂4.95~6.60克,公顷茎叶喷雾处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显著,且对水稻安全,应于水稻稻纵卷叶螟幼虫1~2龄高峰期施药。  相似文献   

9.
通过25%扑虫净乳油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每667m^2施用扑虫净60-70mL处理可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此虫在我国广大水稻种植区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了迁入批次增多,发生面积增大,虫口密度增高,为害损失增重。在生产实践中,水稻稻纵卷叶螟对许多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不仅达不到防治目的,更重要的是错过了防治适期,给水稻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防治顽固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高效农药,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甲维盐与毒死蜱复配1:99配比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活性最高,共毒系数206.65,增效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20%甲维.毒死蜱WP速效与持效性均好,亩用80~100g,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为88.6%~94.3%,保叶效果81.9%,对水稻无不良影响,是替代高毒农药的优良药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和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水稻主要害虫高效,低毒(或微毒)、低残留(极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从而集成了水稻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组合,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在同类生态稻区水稻重大害虫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山东农药信息》2006,(2):14-14
一种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二化螟、纵卷叶螟等新农药——盾清(6%杀螟丹水剂)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植保专家研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和国家颁发的农药生产登记证,主要用于水稻干尖线虫病和二化螟、纵卷叶螟等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防治顽固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高效农药,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甲维盐与毒死蜱复配1:99配比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活性最高,共毒系数206.65,增效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20%甲维·毒死蜱WP速效与持效性均好,亩用80~100g,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为88.6%~94.3‰保叶效果81.9%,对水稻无不良影响,是替代高毒农药的优良药种。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自从推广使用甲胺磷以来 ,一直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但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大量使用 ,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宁波市从 2 0 0 1年 11月 1日起 ,浙江省从 2 0 0 2年 7月 1日起禁止使用和销售甲胺磷等高毒农药。本试验根据有关资料和生产实际挑选几个农药品种作药效对比 ,筛选替代甲胺磷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合适农药品种 ,便于生产中推广应用。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①毒死蜱 4 0 %乳油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②锐劲特 5 %悬浮剂 (有效成分 :氟虫腈 …  相似文献   

16.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药剂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GR)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以及新剂型和新的施药方法是否能在安全高效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专门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GR每667 m2用量600~700 g,在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前5~7 d用毒土或毒肥法撤施,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显著,药后14 d防效达到最高,持效期长,防效可持续至20 d以上。与常规喷雾防治相比,具有省时省工省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田问试验表明: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39.6~49.5 g g.a.i./hmM2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为75.42%~83.05%,杀虫效果78.95%~84.120%;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7.51%~84.34%.杀虫效果89.55%~92.89%.  相似文献   

18.
20%三唑磷乳油田间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喜  姜海洲 《农药》1994,33(4):57-57
20%三唑磷乳油田间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周群喜,姜海洲,王泉章,马建华(江苏省东台市稻区病虫测报站224200)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今年,由于二代纵卷叶螟发生量大、残留虫量较高,三代纵卷叶螟发生期间外地虫源迁人量大,从而导致了我市...  相似文献   

19.
米满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坤  罗桂楼 《农药》1998,37(3):30-31
在二代稻纵着叶螟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米满胶悬剂每667m~2 30ml和40ml用量.喷雾防治一次,药后5天防效分别为816%和95.3%,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7.0%和94.5%,能有效地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且对水稻植株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20.
汪发科 《农药》1994,33(2):45-46,50
噻唑双防治水稻飞虱、纵卷叶螟、纹枯病试验汪发科(湖南省邵阳县农业局植保站,422100)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的主要病虫害。目前推广使用的噻嗪酮、杀虫双、井冈霉素虽是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较为理想的药剂,但三种药剂存在着杀虫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