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LCD显示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LCD的显示原理讨论影响LCD显示质量的各种因素,结合设计图形菲林、设计LCD工艺参数、图形制作、涂层制作、PI层的摩擦定向处理、丝印制盒、液晶灌注等LCD制造过程以及LCD前工序制作环境的洁净度等进行研究分析证明,影响LCD显示质量的因素不仅是LCD制作中某个环节造成的,而且是贯穿整个LCD制作过程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2.
范君柳 《红外》2010,31(1):26-29
中空光束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光信息处理、微电子学、同位素分离和分子光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采用TFT—LCD制作相位型菲涅尔波带片,平面波经TFTLCD衍射生成中空光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FT—LCD的菲涅尔波带片生成的中空光束具有实时可调、快捷和精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度的“金帆奖”评比中,江西电视台选送的《重返婺源——黄喉噪鹛》荣获录制技术质量奖专题类一等奖。本文从选材原因、具体拍摄时遇到的困难及克服方法,克服制作时的调整创作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制作该片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轨迹   总被引:45,自引:31,他引:14  
介绍了TFT—LCD技术发展的评估结果、集成技术、材料及液晶显示新模式等。评估结果表明TFT—LCD发展速度为4.1—5.1倍/3年,其发展速度是以基板玻璃尺寸、屏尺寸及分辨率等发展速度相乘而得的,略快于微电子的发展速度(4倍/3年)。  相似文献   

5.
吴铭 《光电子技术》1997,17(2):93-93
日本富士通公司在500℃低温下,制造了目前最高清晰度的130万象素多晶硅(Poly-si)TFT-LCD。该显示器为8cm,象素数为1280×1024SXG型。在电极基板上形成的途光膜,其透射率达600%,而通常的低温多晶硅产品的透射率只有30~50%。多晶硅LCD不同于非晶硅LCD。为了在平板上形成电压控制电路,关系到LCD的多功能化、低成本化等诸多问题,它只能在1000C以上高温下形成绝缘膜,为此该公司开发了在低温下用普通玻板进行加工的新技术。130万象素的Poly-Si液晶显示器@孙再吉  相似文献   

6.
去年是3LCD投影机扬眉吐气的一年,由于新一代高温多晶硅显示芯片的诞生,3LCD投影机产品在对比度这个可以说几乎是最重要的硬指标上终于能与竞争对手DLP投影机并驾齐驱,这对3LCD阵营意义重大。长期以来,3LCD技术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在色彩还原和成本方面一直占尽优势,但在DLP产品问世后,因为芯片原生对比度这个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7.
季旭东 《光电技术》2003,44(1):49-53
制作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层是制作高性能液晶显示器件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制作液晶显示器件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层工艺及其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LCD历史的回顾现代信息产业日新月异,显示器技术发展迅猛.在显示器技术中最活跃的当数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和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等,其中LCD居主流地位.LCD发展至今只有27年历史,这昭示着当今科技与生产的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早期的LCD为动态散射型,它靠加电场处光的散射实现显示,现在已不再使用.在1971年及随后的几年里,扭曲向列型LCD(TN—LCD)与有源(Active)TN—LCD逐步发展起来.TN—LCD的原理是用电场改变原为90度扭曲的液晶分子排列从而改变旋光状态,在起偏片和检偏片的作用下实现显示.由于TN—LCD依赖外加电场实现显示的通断,在交叉点阵显示的情况下会出现互相影响,因而TN—LCD采用特殊的驱动方  相似文献   

9.
孙士祥 《现代显示》2010,(11):43-45
由于AUTOCAD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而被用于LCD的设计。文章主要介绍在LCD面板设计与菲林片制作的教学实训实践过程中,如何简单有效地将用AUTOCAD软件制作的LCD面板图转换成制作光绘用菲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金伟民  李勇 《激光杂志》2004,25(4):69-7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液晶显示屏 (LCD)制作单波长真彩色彩虹全息图技术。利用图象处理软件将由CCD摄像机、扫描仪或由计算机的图形软件产生 2D、3D彩色图象分成红、绿、蓝三色输入LCD液晶屏作为掩模 ,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三分色片对位困难和制作分色片手续繁琐两个问题 ,制作出高质量的真彩色全息图。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严国荣 《电视技术》2003,(5):61-62,65
1 大尺寸LCD竞争状况。在液晶显示器领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同行们为抢占市场正在开展激烈竞争。日本公司的主要策略是:(1)避免以价格战为主的直接竞争;(2)尽量采用新技术。为此,它们放弃了中等尺寸(用于台式与笔记本PC)的LCD市场,而集中力量于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机及主要用于手机与PDA的小尺寸LCD。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及μC/OS—Ⅱ的人造提花毛皮机控制系统。在ARM的硬件平台上嵌入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控制整个提花过程,并采用新型的USB技术及LCD显示技术给传统提花机控制系统注入了新元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晶显示(LCD)实时掩模制作任意形状微结构的新技术,并又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于部分相干成像理论,仿真了制造微轴锥体和锯齿形光栅的过程。在实验中使用彩色LCD作为实时掩模,成功地用LCD实时掩模技术制作出微轴锥体和锯齿形光栅。实验中采用胰蛋白酶刻蚀技术将三维外形结构刻蚀在全彩色的感光银盐明胶片上,所得到的锯齿形光栅的节距为46.26μm,刻蚀深度为0.902μm;轴锥体的直径为l18.7μm,蚀刻深度为1.332μm。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M9处理器S3C2410的LCD显示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TFT—LCD接口时序和S3C2410的LCD控制寄存器设置方案,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S3C2410的LCD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10月份台北国际电子展览会上,一些台湾公司展出了各种彩色TFT—LCD产品,从中可看出台湾的LCD生产现状和发展动向:Unipac Optoelectronics公司展出9.5英寸彩色TFT平板显示器样品,并将于1997年开始大量生产10英寸级TFT—LCD.自1993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在批量供应4英寸TFT显示屏,今年年初开始供应5.6英寸LCD.每月的供货量超过30,000块.工业技术研究所展出了一种10.4英寸彩色TFT LCD样品,其分辨率为640×480像素,可显示512种颜色.  相似文献   

16.
在日系3LCD阵营中,三菱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作为3LCD技术的母国.几乎所有著名投影机品牌都顽固地排斥来自美国的DLP技术,唯有三菱,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胸,不管是什么技术,只要能实现性能上的提高,三菱都不排斥.  相似文献   

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入驻协议,建设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产业基地。今年2月,京东方科技集团以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的TFT-LCD业务,标志着我国企业第一次掌握了TFT—LCD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8.
TFT—LCD的过驱动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LCD响应时间的定义,介绍了衡量LCD响应速度的两种方法:传统的开关(ON/OFF)响应时间和Gray To Gray(GTG)响应时间。并且介绍了提高响应速度的方法之一———过驱动技术的原理以及该技术的发展,如倍频技术(DFR)、倍频 插黑技术、倍频 运动补偿技术、倍频 扫描背光源技术。  相似文献   

19.
研制出总控制台(EWS)使用的12.9英寸多色TFT—LCD,它具有1280×3(R,G,B)×1024个象素,实现了高分辨率显示。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显示画面,我们就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无闪烁、无交叉干扰TFT—LCD的设计;驱动技术;可以将EWS信号转换成TFT—LCD 信号的信号转换系统。  相似文献   

20.
金伟民 《激光与红外》2004,34(3):233-234
介绍了一种单波长单光束真彩色彩虹全息图制作技术。先制作三片彩虹编码片,然后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分色并输入LCD 液晶屏作为掩模,用单光束光路制作真彩色彩虹全息图。这种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三分色片对位困难和制作分色片手续繁琐两个问题。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