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浦丽华  王勇 《治淮》2006,(7):45-46
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面积9786km^2,耕地面积50万hm^2,人口5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以上,是安徽省的农业大市。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宿州市农业水利化和农村水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水利作为基础产业,为宿州农业迈向“高产、优质、高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鲍曙光 《山东水利》1999,(10):45-46
新泰市是一个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迅速发展的农业生产和相对落后的水利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这种情况,我市大胆改革小型水利建设和管理使用制度,使全市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新机制,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中央1号文件决定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并设立农业水利专项资金以改善农村的水利条件。文件颁发至今已经3年,我们在湖北、河南等地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农业生产的公共水利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在不少地区农民基本依靠私人打井来解决灌溉问题,导致一些村庄的小型水利设施以及国家投巨资兴建的大中型水利设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管好用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衢县打破传统的治水、管水、用水体制,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通过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明确管理权和使用权,调动了千家万户投身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为深化农村小型水利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1 水利改革初见成效  1996年12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水利经营管理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衢县“五自”水利工程实施意见,以及衢县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管理意见等文件,这几个文件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产权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绛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阎建国董月旺仝文红王红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小型水利设施的集体经营管理难以与土地的一家一户经营相适应,造成了小型水利设施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已成为集体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这是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的一条信息。“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朱镕基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的另一条信息。调整“热”中的“水”思考□文心今2000年3月19日在牡丹江市,笔者偶遇市水利局局长刘东风,就“围绕调整抓水利,抓好水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话题聊了起来。(△为笔者○为刘东风…  相似文献   

7.
莱西市唐家庄镇在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中,不搞一刀切,不走过场。他们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规范运作、完善管理”的原则,保证改制一处,成功一处。到目前为止,全镇己有349项水利工程完成改制,回收资金53  相似文献   

8.
小型水利设施投p小型水库、小塘坝、小泵站、小机井、小渠道等)是大、中型水利工程效益的延伸和补充,是传输水资源的有效载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利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小型水利设施沿袭计划经济时“公建公用、公建私用、用水大家争、管理无人问”的传统旧模式,导致产权主体不清晰、资源闲置浪费、工程老化失修、效益低\管理责任落空等深层次问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水利管理体制。为充分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深化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的改革,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1…  相似文献   

9.
1概述“八五”期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于1998年4月专门召开了全市农村水利改革会议,提出了改革实施意见,各县区也纷纷出台了改革文件,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牵头,财政、水利、农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水利产权改革领导小组,乡镇一把手承包1~2个村,进行改革试点,然后全面推开。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水利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到2000年底,全市绝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实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凭、拍卖…  相似文献   

10.
宁津县共有乡镇管理小型扬水站222处,简易及配套机井9000眼,为该县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随着土地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型水利设施存在的弊端日益暴露。一是乡政府统管,村里受益,造成责权利不统一,加之吃惯了多年的大锅饭,“等、靠、要”的陈旧观念比较严重,水利设施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二是乡财政近年来日趋困难,致使小型水利设施运行经费难以保证。三是受管理机制的制约,日常维修保养差,难以保证机器及时开启与正常运转,影响了及时扬水的主动性。 如何使小型水利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宁津县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决定对小型水利设施实行拍卖,确定以张学武乡为试点,走小型水利设施“谁受益、谁管理、谁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层水利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大大改善。但是由于基层水利建设技术水平不均衡,农村基层水利设施建设在设计阶段就不能完全考虑到基层农村的使用实际,导致水利设施建设无法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现状的情况。结合苇海村节水井灌工程设计实例,探讨农村节水井灌工程如何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水利基层设施建设能够为农业生产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爱云  邢攸三 《治淮》1999,(1):41-4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的利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鼓励农村集体农户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这为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改革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制度,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大量的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仍由集体经营,责、权、利与农民群众不直接挂钩,普遍喝“大锅水”,许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无人管理,效益衰减。因此,改革现行水利管理体制,即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对小型水利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本文仅对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权进行探讨)。放活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是在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两权分离,保持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也可以对农村  相似文献   

14.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应先行和超前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笔者结合临沂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对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1农村水利设施现状临沂市地处鲁东南,辖9县3区,180个乡(镇、办事处),9542个村,总面积17184km2,其中,山丘面积占72%。全市农田面积63·73万hm2,1008万人人口中的80%是农民,…  相似文献   

15.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前些年“苏南经济模式”中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大力兴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为此,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  相似文献   

16.
小型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有效的管护是保证小型农村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效益的关键。文章针对目前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管护状况,在赴十堰市张湾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目前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分析结果出发,结合实际探讨了几种相关对策,以求进一步推进管护体制改革,摆脱目前的管护困境。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福建省兴建了37万多处各类水利工程,其中小型水利设施占99%以上,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型水利设施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各项改革的纵深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小型水利设施管理难、投入难、发挥效益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2001年经省长办公会议同意,由福建省人民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广灵县城关镇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采取多渠道集资、多种形式办水利的方针,积极修建节水型工程,收到显著效果。这个镇位于壶流河畔,水源条件较好,全镇共有机电井24眼,高灌站5处,80年代初期,每年实灌面积2.2万亩,占全镇总土地面积的76%。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由于忽视农田水利建设,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渠道渗漏严重,到1985年底,实灌面积降到1.5万亩。  相似文献   

19.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北部,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yong桥五个县(区),土地面积9768km^2,耕地757.08万亩,人口577.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0.13万人,是个农业大市,水利的基础地位尤为重要。建国以来,宿州市兴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的加大,水资源紧张,水质污染加剧,水利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成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大力改善水利生态环境是宿州市“十五”期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发展新机制。本着放开所有权,稳定使用权,搞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明确受益权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狠抓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省涌起小型水利改革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农田水利快速发展。一、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成绩显著进入80年代后,全省各地普遍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过去的集体统一耕种,转变为一家一户经营,做为农业主要生产条件的水利设施仍然属于集体资产,“井随地走”由农民使用,呈现出所有权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