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准确识别每个用户所连接的变压器相序是台区变压器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关键。针对低压电力用户所连接变压器相序人工识别困难、成本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曲线聚类分析的低压电力用户相序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度量不同用户电压曲线之间的波动相似性;接着基于用户电压曲线相似性分布的密度信息选择初始聚类中心对象;然后基于聚类中心对象采用K-medoids算法将电压曲线波动相似的台区用户聚类为3个不同用户组,最后对比分析不同用户组总电流与变压器三相电流值识别低压用户所连接变压器相序。该方法在某电网公司进行了应用验证,在变压器三相不平衡严重台区开展用户相序识别,然后根据不同相序用户负载情况进行负荷再分配,从而降低该台区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配电网低压台区相位关系存在记录不准确或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不利于低压台区的运行与管理。提出一种基于筛选电压数据的配电台区低压用户相别自动辨识和校验方法。首先,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配电变压器三相电压及该台区所有用户电压的历史数据,计算变压器电压在不同时刻的三相不平衡率,筛选出不平衡率最大的时刻,并由这些时刻对应的电压值构成变压器三相电压及用户电压的新时间序列;然后,计算各电压新序列之间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用户相别的自动辨识;最后,采用变压器各相总电能与用户智能电表数据对用户相别辨识结果进行校验。仿真结果和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低压配电网存在大量单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会造成台区线路损耗增加,危害电网运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用户相序优化方法。使用台区用户的历史电压、电流数据构建台区不平衡潮流模型。针对台区一天内的运行状况建立用户节点电压平均不平衡度最小、台区线路损耗最小和换相次数最小的目标函数。提出含有正态分布交叉算子(normal distribution crossover,?NDX)的改进非支配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3, NSGA-3),对用户节点的相序进行优化,以获得较好的种群分布并减少优化时间。然后从解集中选择最符合条件的一组解作为换相策略。最后以安徽省某配电台区实际用户数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减小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智能终端结合换相开关的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构建了台区换相开关布局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计算台区换相开关最优布局的优化方法。基于模型、台区历史运行数据以及超短期功率预测数据,提出了计及负荷波动性的台区三相不平衡动态优化方法。最后,利用某测试台区历史运行数据对换相开关布局优化方法进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台区换相开关布局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最优布局,可以满足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的要求。此外,考虑参与换相的开关数量、换相周期和换相开关寿命,在测试台区中进行了5种场景下的三相不平衡动态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布局条件下的换相开关动态优化策略,可以在降低换相动作次数的前提下,将台区的平均三相不平衡度降到治理目标之下,并且减少动作次数接近使用寿命上限的换相开关参与换相。验证了智能终端+换相开关动态优化台区三相不平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低压用户供电相序信息的准确获取对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三相不平衡精准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尽管三相表在数据采集时已标定相序,但由于接线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其与真实相序不一致.同时,忽略三相表将劣化相序识别准确率.为此,提出基于三相表特征约束聚类的低压台区用户相序识别方法.首先,采用Z-Score与t分布的随机近邻...  相似文献   

6.
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计算线损的方法应用于三相不平衡程度较重的区域存在一定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三相负荷电流的动态采集,计算得到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对台区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台区负荷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计算区域。根据不同计算区域的用户电量等参数,运用以居民用户总用电量替代电能表容量的改进等值电阻法得到其等值电阻的计算值。利用等值电阻法计算线损时考虑三相不平衡度的动态影响,得到基于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在相位信息缺失条件下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准确计算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波电流有效值的低压台区电流不平衡度计算方法。文章分析了基于对称分量法的电流不平衡度计算方法,以及在相位信息缺失条件下,4种常用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工程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基于对称分量法分解规律,将三相不平衡电流相量分解为两组相位对称的电流相量。在相位对称条件下,推出基于基波电流有效值的电流不平衡度计算式,确定不同工况下两组电流不平衡度的主从关系;结合低压台区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特性,分析了计算方法在低压台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计算中的适用性及差异性,并对低压台区运行数据进行实测验证。与4种常用工程计算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与对称分量法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三相不平衡治理措施选择偏经验化,造成治理效果及其经济性欠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指标决策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措施优选方法.首先,分析适用各治理措施的台区特征.进而,通过提取不平衡事件构建不平衡数据集,提出三相电流标准差、三相电流标准差偏差度及变点等指标对人工换相、换相开关型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及有源补偿型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进行优选.最后,选取江西省某实际台区数据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选方法准确率可达96%,对于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低压台区现场普查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基于工频负荷传输和准同步采样技术的多功能低压台区识别设备。该设备采用高速A/D交流采样与高速DSP数字处理技术结合基于MSW8532B2芯片的嵌入式处理系统,实现了低压台区用户档案归属、网络拓扑关系、用户设备用电相位和工作相序、三相用电负载平衡度、电网电压畸变系数、电网电压谐波分析等数据信息的测量、采集、存储及传输。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拓扑结构中相别关系错误的问题,利用台区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相电压序列和用户电压序列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段云模型的单相用户相别辨识方法。首先,利用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刻画电压序列的数据分布;然后,利用自适应分段云模型算法自适应地确定电压序列的分段总数以及每个分段的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最后,计算电压序列分段云模型的相似度,确定用户与台区配电变压器的相别关系。该方法不受台区拓扑结构和负荷变化的影响,具有通用性;与现有相似性算法相比,该方法针对台区配电变压器三相电压很接近的情况相别辨识结果区分度更好、准确率更高。算例仿真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台区三相不平衡监测和治理问题出发,开展了台区三相不平衡产生的根源及其对台区线损的影响分析。随后,针对台区三相不平衡监测,分析了仅关注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三相不平衡度和电量不平衡度2个常见做法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构建典型场景,测算了2个监测误区在反映台区线损率上的影响。针对各地常采用的三相不平衡集中补偿措施,分析了其在补偿三相不平衡度、降低损耗方面的局限性,并通过典型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阻抗分析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为电网企业、配电网运营商开展低压电网三相平衡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低压配网三相不平衡负荷在人工调整时,存在受瞬时检测电流波动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台区历史功率数据和用户用电量信息的台区三相不平衡负荷调整方法,建立了不平衡负荷调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存在销户和新用户接入情况下的负荷调整模型修正问题。最后,对某一台区历史功率样本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进行台区负荷调整可以有效降低配电台区的三相总体不平衡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换相开关的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案。为配电变压器低压台区设计了实时负荷调整策略,重点研究了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使换相开关以较少的换相次数降低三相不平衡度、线路损耗及变压器损耗。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公式,并完成换相模型求解,得到最优换相方案。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及优化后换相方案对降低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管笠  袁静  刘晓君 《电工技术》2019,(7):98-100
针对配网低压线路三相负载不平衡引起的台区不平衡度高、节点电压低、线损率高等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了引起台区三相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研究了目前主要采用的解决方案,并研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换相开关的线路负荷自平衡调整装置。每个自平衡调整装置为一个独立的中央控制器,采用基于电压阈值的节点电压控制的换相策略,就地调整负荷接入的相序,以平衡安装点的三相电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平衡三相电压、降低线路损耗和三相不平衡度,适于在农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配网台区三相不平衡造成电压偏移、线损加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网台区相序优化方法。通过Matlab程序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收敛速度快,能给出最佳相序优化方案,降低配网台区线损,改善三相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三相不平衡造成的台区电能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三相不平衡对台区供电造成的危害,重点仿真分析了不平衡时线路的损耗、变压器的损耗,给出了不同不平衡度时系统的电能损耗,提出治理三相不平衡的相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游仲东 《电世界》2006,47(9):26-27
1变压器的负载损耗与相间负载的关系 1.1相间负载不平衡度 当三相变压器A、B、C三相负载不等时,称为相间负载不平衡。相间负载不平衡度(也称相间负载不平衡系数)Dh的具体概念是:相的最大负载Smax(或Imax)减去三相的平均负载Sav(或Iav),再被平均负载Iav(或Iav)除,其计算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人工调相大多依靠经验和瞬时检测电流进行,存在调相后台区三相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DTW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三相不平衡负荷调整方法。首先,基于电流历史数据用DTW算法计算分析低压台区三相电流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相似度优选适合人工调相的台区;然后,以三相负荷用电量不平衡度最小和负荷调整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向量编码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负荷调整策略;最后,采用文中方法对江西省28个三相不平衡低压台区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台区的电流和电量历史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负荷调整后的台区三相不平衡时长占比降低了70.68%,可以有效地解决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相不平衡负荷分布极大增加了配电网线路损耗和安全风险。基于电力物联网的信息系统及智能家居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一种基于MIT-LXPM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调控策略。以智能用电设备的开启时刻作为调节手段,以台区平均三相不平衡度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MIT截断提高设备开启时刻的多样性;基于LX交叉和PM变异实现种群交叉变异,迭代寻找用电设备的最佳开启时刻,降低三相不平衡度。以某省电力公司示范台区为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台区平均三相不平衡度由49.78%降至18.56%,线损由30.14%降至9.68%。  相似文献   

20.
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将增加变压器和线路损耗,而且会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因此治理三相负荷不平衡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低压配电网台区负荷不平衡机理及分类,结合典型场景进行了不平衡控制策略的约束条件研究。其次,对比几种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装置的原理及工程适用性。最后,选择了基于智能选相开关的方案进行工程验证。9个月的运行数据显示,本技术可以解决配电网台区低压负荷不平衡问题,具有效果明显、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势,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