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宁河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站数据对比分析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7年1~12月宁河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新旧站址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差值标准差、相对差值、显著性检验等计算方法,得出结论:新旧站址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及风向风速差异不大,新址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风速偏大,定时风向一致性较高。由于新址探测环境优越,无高层建筑等障碍物遮挡,相对旧址更具优势,新址观测资料完整,连续性、区域一致性及均一性较好,观测资料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县一般气象站2017—2018年24个月份的对比分析了新旧一般气象站同期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认为新旧一般气象站周围气象探测环境的不同是导致气象站观测资料要素差异一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值分析方法对五华国家基本站新旧址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址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小于旧址,年平均气温差值为0.9℃,年平均最高气温值差值为0.4℃,年平均最低气温差值为0.2℃;(2)新旧址气压平均差值为1.7hPa,气压差异的月变化不明显。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5%;(3)新址的平均风速明显大于旧址,新址全年SW风向频率最多,旧址NNE风向频率最多。(4)雨量为小雨级别时新旧址雨日一致性比较好,1~3月、10~12月各降水量级别新旧址雨日一致,4~9月差异较大。(5)新旧址各层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60cm地温差值最大,320cm地温差值最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张掖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移后新、旧址对比观测资料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发现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新站都比旧站偏低。其中,最低气温最为明显;相对湿度新站比旧站略小;降水量新站比旧站偏少;平均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且风向差异较大,相符率低。新站平均值与旧站前20a资料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平均风速及1月、3月气温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4年10~11月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试验基地的智能气象站与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观测方式的观测数据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其中平均地面最大风向风速、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地面最低湿度总体差值较大。除仪器的工作性能和工作原理造成的差异外,观测环境的变化和特殊的天气现象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风向、风速是气象探测的重点要素之一,目前国内气象探测为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并轨运行。对同一个台站来说,二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往往较大。本文通过对人工电接风和自动站测风仪的设计原理、设备允许误差以及台站观测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探其原因,得出了一些差异的定性结论,并从理论、实践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自主研发的鱼塘自动观测气象站已经在广东省农气站投入运行,有别于传统的鱼塘气象观测设备硬件架构。文章详细介绍了鱼塘自动观测气象站数据处理软件,基于多线程并发处理和串口通信技术。通过设计观测数据采集、要素数据分析提取、参数远程设置等功能模块,实现实时显示设备的观测数据以及运行状态,有效提高了鱼塘综合气象环境的监测能力及服务效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软件运行稳定可靠,较好地满足了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地面观测要素数字传感器测试评估》项目,本文利用国内六家气象仪器公司在中山国家基本气象站2016年7月—2017年6月所采集到的风的数据,分别从月平均风速、数据可靠性、月最多风向、采集成功率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组1月平均风速较其他组偏小;组2、组4和组5数据的相关性最好;组1、组2和组5的月最多风向与中山站最为接近;组3在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稳定性最高。本文数据分析仅在了解测试项目的六组风传感器的性能情况,为无人值守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建阳市2004-2005年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自动观测资料中最高温度明显高于人工观测值;此外自动站观测的风速较人工站的大;极端相对湿度较人工站观测的明显偏小;降水量、气压差值不大。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仪器的原理不同,观测采样方式与算法不同造成的,自动站观测结果比人工观测更客观、准确,更接近大气的实际情况,自动气象站观测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7~2008年大理边界层通量观测系统(PBL)、两套地面基准气候观测系统与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观测得到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和评估。通过分析几套系统地温、辐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要素的变化一致性、对比差值、粗差率和风向相符率,探讨几套观测系统数据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几套系统数据变化一致性较好,地温、气温和相对湿度差值较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使用;风速和风向有待进一步校准验证,原观测数据仍可使用;辐射、气压观测值差别较大,在使用数据时还需商榷和订正。因下垫面探测环境不同、观测仪器原理不同、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采集方式不同、观测仪器安装不标准、观测系统运行不稳定、故障率高、缺失数据多是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天峨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差值统计方法,对天峨新、旧气象站2007—07,2007—10和2008-013个月对比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旧站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比新站偏高;旧站相对湿度比新站小;旧站月平均风速比新站小,风向差异明显。同时分析了造成气象要素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发现站点地理环境、城区的热岛效应是造成气温、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观测环境周围的建筑物及海拔高度则是造成风向、风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四川省什邡市新、旧测站同期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新旧测站之间气温有明显的正温差,旧站气温存在城市热岛效应。其热岛强度表现为白天大于夜间、春季的4月最强、冬季的1月次之、夏季的7月最弱。热岛效应使最高气温上升,日较差增大,旧站气温偏高。经统计检验新旧站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两站气温有显著差异,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订正,可以得到具有代表性、连续性、比较性的气温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3.
南昌自动站和人工站温度观测结果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旧两种观测体制造成两种观测方法的观测结果差异是必然的。为确保历史观测资料的均一性,本文对自动站和人工站的温度观测结果进行了比对和质量评估。从统计学角度,对南昌站2008年的623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类比较,得出了不同天气状况下两者差异的变化规律、频率分布规律和日年变化规律。同时,从气象学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气象业务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和SQL Server 2000开发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系统。系统可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中按照固定时间自动地提取数据,并把数据录入数据库。用户可利用数据库查询实时或者历史的相关气象数据,并实现气温、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遥测自动气象站及人工EN风超远距离数据传输的方法,利用设备提供的标准RS232C端口输出数据,并输入到数字光端机,实现光纤传输通讯,最终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送入测报计算机。这种通讯方法已在台站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莒县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资料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采用莒县国家基准气候站2004—2005年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气温资料,并对自动和人工平行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进行差值、差值平均值、标准差等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人工站和自动站平行观测资料的差异。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所获取的不同气象要素数值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符合气象资料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设备夏季维护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使用以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与操作基本实现自动化,有效地提高了观测时效和数据的准确性。自动站的设备维护是保障观测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夏季天气气候的特点,对夏季自动气象站设备维护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民航机场自动气象站的特点,以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计量站多年来为民航机场自动气象站传感器进行现场校准的实践为基础,介绍了传感器的计量性能和标准器的校准条件,分析和总结了维萨拉公司MAWS301型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旨在为民航机场提供更好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