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压电器》2016,(6):41-45
特高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测量精度与温度变化有较大的关系。要保证运行装置在温度范围内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开展装置内部温度分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首先对装置进行了动态流场分析、建立了流场模型,通过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环境温度下装置的内部温度分布,通过试验,直接测量装置额定电压运行时的内部温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文中对研究方法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通过研究装置的内部温度分布可知装置运行时的温度范围,在设计制造装置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取适用的电阻器件,以满足装置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长期运行极易出现的绝缘闪络及关键阻容网络的选型等问题,对高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设计原理及绝缘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解决长期运行极易出现的径向的闪络问题,提出了内外部分保持合理的绝缘距离,对于关键阻容网络的选型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值;以800kV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为例,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别论证了装置在直流场、交流场、单级损坏、绝缘子长期运行后表面积污秽等各种极端情况下绝缘的可靠性。为特高压直流电压测量测量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采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测量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内部热点温度的方法,并阐述了传感器选型、安装埋设方式以及试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特高压直流测量装置阶跃特性现场试验要求,开展阶跃响应特性现场试验技术研究,提出了基于BUCK电路的直流电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试验技术。研制了直流电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试验用快速上升长脉宽大电流源。完成了特高压直流电流测量装置阶跃响应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直流电流测量阶跃特性校验系统最大输出3000 A时,阶跃方波上升时间7μs,持续时间10 ms,过冲幅值小于1%,其性能满足特高压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的检测校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结合向-上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和试验要求,重点分析所需研究的交流和直流电场分布、绝缘结构与散热、阀侧引线及出线装置等关键问题。在运输限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换流变压器的阀侧试验耐受电压、直流偏磁耐受能力等要求均有较大提高。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研制中应优化主、纵绝缘结构,合理控制场强分布,要充分考虑温度对直流电场分布的影响,提高绝缘强度,以保证换流变压器的绝缘可靠性;在运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阀侧引线应尽量放置在油箱内部,减小现场安装的难度和风险,同时,阀侧套管和阀侧出线装置仍是设备制造瓶颈。  相似文献   

6.
1000 kV SF_6标准电压互感器的绝缘设计和电场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高压电器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绝缘结构设计。绝缘结构设计能否满足要求,对产品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对1 000 kV SF6气体绝缘标准电压互感器进行了电场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多组结果的比较,提出1 000 kV SF6高压电器绝缘设计的要点,并对其他类似结构的特高压电器设计提出了一些浅见。研究发现:对于SF6高压电器产品,改善套管电位分布、降低电场强度的有效方法是设置分压屏蔽,通过合理选择分压比K、加大曲率半径或采用多曲率弧线等方法降低最大电场强度;对类似结构的1 000 kV SF6气体绝缘特高压电器,可利用电容分压原理进行绝缘设计,必要时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压屏蔽,但分压屏蔽数量的增加会给加工、装配等带来很大难度,需要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需求日益迫切,对GIL在特高压直流下一些关键问题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针对直流电压下GIL中盆式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静电探头法的表面电荷测量系统,研究了在SF6气体环境中,不同电压幅值和电压极性反转情况下绝缘子表面电荷的积聚规律。同时,在特高压直流GIL试验单元上进行了直流闪络试验,研究了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对直流闪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5 MPa的SF6中,绝缘子表面主要积聚与所加直流电压极性相反的电荷,这种电荷分布将增大绝缘子表面与中心电极间的局部场强,并将进一步导致绝缘子闪络;GIL中盆式绝缘子的直流耐受电压仅为交流耐受电压的64%左右。该研究为GIL中盆式绝缘子在直流电压下闪络电压下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为支撑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开展了±800kV直流穿墙套管的研制工作。本文研制了一种气体绝缘直流穿墙套管,使用专业分析软件对直流穿墙套管内部电场及结构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在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其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强、可靠性高,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等应用的发展,电网对柔性直流系统控制与保护提出更快速更准确的响应需求,因而要求直流电压测量装置具备高可靠性、高速、高精度等特性。针对特高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二次分压及数字采集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提出具备冗余设计及精度补偿功能的二次分压板结构拓扑,另一方面提出了高速高精度低延时的就地数字化信号采集方案。应用该技术的±800 kV直流电压测量装置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精度优于0.2级;50 Hz频率响应比差优于1%,相差小于500μs;截止频率高于3 kHz。  相似文献   

10.
赖皓  洪乐洲  尹海涛 《电工技术》2021,(11):181-183
针对南瑞特高压技术路线换流站直流电压测量异常响应与西门子技术路线不同的问题,研究南瑞特高压技术路线控制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对换流站不同直流电压测点的异常进行仿真分析,总结出直流电压测量异常时直流场状态量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南瑞特高压技术路线换流站直流电压测量异常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发电机定子长期运行的固有频率仍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落入共振范围内,造成振动状态逐步或突然恶化的问题,在发电机上定子端部加装一套光学测振系统,用于在线监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振动,防止再次出现因端部振动过大导致的恶性事故。为此,介绍了光学测振系统在发电机定子端部测振中的应用情况。事实证明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技术在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和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宝仪  曾红 《广东电力》1999,12(5):17-19
测量不确定度将被测量设备质量的评价由以前的“精确度”定性表示转化为“不确定度”的定量描述,使测量数据更加可靠、准确和有意义。通过电动机泄漏电流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分析,进一步说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0引言 新建或者进行技术改造的电气工程,在投运前都必须进行六角图测验,以保证T A极性(特别是新T A投产)连接和接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以及谐波电能计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谐波的检测和谐波功率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能够分辨谐波源的谐波电能计量方法.用于在供电系统的公共联接点处分别计量供电网络和用电负荷各自产生的谐波电能。  相似文献   

16.
无线局域网的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线局域网发展迅速,并被认为是未来“无线互连网时代”的主角之一。本文扼要介绍其发展概况,国际标准和技术特点;并重点讨论其测试参数,测试方法和仪器。面对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仪器研制部门的对策是借助“软件无线电”概念,以通用仪器为平台,通过开发新软件来满足通信新体制和新标准对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计量标准考核中的量值潮源与量值传递的定义及方法进行了阐释,给出了相应的示例框图。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基于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水流量计量及控制系统设计,为将来更加可靠的微小流量计的实现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并使用Foundation 3.li模拟软件对系统模块功能进行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19.
弓高弦长测量法是大直径工件或不完整圆工件直径测量常用方法。本文推导出不完整圆工件可测弓高与待测直径之比K和灵敏系数G的关系,通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提出了用K值大小判定弓高弦长测量法使用范围的准则,同时提出了该方法用于弓高大于弦长的测量场合时,将优于直径的直接测量法的推论。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TOFD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TOFD技术的原理、影像形成及缺陷的测量进行阐述;TOFD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缺陷检出率,为设备可用性评估提供数据资料,促进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