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及结构特点,以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修复污染土壤所特有的作用机制,综述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并对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土壤污染的类别和现状,以及土壤污染的部分修复机理做了简要介绍。文章从表面活性剂类别入手,对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一些新型的双子、可逆、混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综述。在使用表面活性剂修复土壤过程中,对表面活性剂残留导致的二次毒性也有所提及,并对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已经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污染物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问题,显著提高污染物的移动性与溶解性,最终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该文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与选择依据,通过修复实例揭示了施加表面活性剂对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的影响,旨在兼顾修复效果、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使表面活性剂更好地为污染场地修复领域所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微生物与表面活性剂组方应用于土壤修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土壤修复菌株,与表面活性剂组方做配伍试验;联合应用于农田种植,检测土壤修复前后营养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土壤中分离出3种土壤修复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经过试验,3种菌株与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和蔗糖脂可以配伍组方;经过农田应用试验确定1种土壤修复剂最佳使用方案。结论: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剂联合组方可明显提高土壤营养水平,促进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微生物与表面活性剂组方应用于土壤修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土壤修复菌株,与表面活性剂组方做配伍试验;联合应用于农田种植,检测土壤修复前后营养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土壤中分离出3种土壤修复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经过试验,3种菌株与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和蔗糖脂可以配伍组方;经过农田应用试验确定1种土壤修复剂最佳使用方案。结论: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剂联合组方可明显提高土壤营养水平,促进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6.
祝传力 《化学工程师》2024,(2):74-77+58
石油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大危害,物理、生物和化学修复技术是处理石油污染土壤常用的方法,但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却限制了修复效果;表面活性剂对吸附于土壤中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解吸和迁移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物理、生物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综述了表面活性剂与电动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修复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应用表面活性剂的限制因素和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石油烃从非水相液体或固相向水相迁移和溶解,已被广泛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非离子、阴离子、生物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特点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评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从表面活性剂、污染物、土壤及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指出导致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率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传递问题,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加快疏水性有机物污染物从土壤表面到水相的传质过程。目前已经发现某些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但并未发现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污染土壤的淋洗/萃取技术中,淋洗剂的选择是决定该技术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大量研究已表明,表面活性剂作为淋洗剂能够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本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减小了液-固之间的表面张力,当质量浓度增加到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以上时,提高了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流动性,从而有机污染得以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离子交换,络合以及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石油污染土壤地下水治理过程中,拖尾和回弹是修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导致修复时间延长和修复成本增加.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SER)在抑制石油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治理拖尾反弹方面表现出色.分析了石油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拖尾和反弹效应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拖尾和反弹效应的两项控制措施:使用表面活性剂泡沫和添加剪切稀化聚合物达到黏度控制效果,进而促进表面活性剂均匀分布,提高低渗透区的洗脱效率;表面活性剂增强原位化学氧化,有助于增强石油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同时避免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因其对疏水有机污染物有增溶和洗脱作用,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缓解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并对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硝基苯污染土壤的淋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3种常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ween-80、SDBS对高浓度硝基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洗脱作用以及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淋洗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硝基苯的去除与蒸馏水相比没有明显去除效果,而且实验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对土壤中硝基苯的去除有严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其在农药、化肥、污染土壤修复和农业节水等中的应用,并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废水处理技术、气体脱硫除尘技术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3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其中分别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并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最后,对表面活性剂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用土壤柱液相色谱多级吸附/脱附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17β-雌二醇吸附脱附的影响,并测定了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的不可逆吸附。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的吸附及脱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Freundlich吸附系数Kf值为16.749~38.256,脱附系数Kdes值为27.663~89.002,吸附量比未加表面活性剂时少。另外,脱附等温线总是滞后于吸附等温线,表明17β-雌二醇在土壤中存在不可逆吸附现象,且有表面活性剂时,不可逆吸附量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对土壤的风险评价及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降解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综述。介绍了PAHs的污染现状及毒性效应,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来源与分类进行了总结,重点从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PAHs生物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强化生物降解PAHs的影响,分析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PAHs降解机理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缺陷和瓶颈,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是修复重度石油污染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针对胜利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通过调研初选生物环保型好的油田常用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室内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和脱油能力的考查,筛选出适合胜利油田典型污染区块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并考察了不同洗脱条件对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探究了高效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针对胜利油田重度污染土壤,筛选出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代号CAB)在0.3%浓度时的一次饱和脱油率可达70%以上,满足胜利油田重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要求,而且CAB在油田应用较为广泛,生物降解性好,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油水界面张力是筛选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依据,界面张力达到10-2数量级和10-3数量级的表面活性剂都有好的脱油效果;好的振荡条件(或搅拌)、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脱油时间有利于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CAB由于同时具有良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和使油湿表面向水湿方向转变的能力而具有最好的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8.
崔伟  曹利 《当代化工》2022,51(2):362-365
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会对生态环境以及土壤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质量分数,室内通过大量实验研制了一种适合有机物污染土壤的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即首先通过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清洗,再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一步降低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溶出和微生物降解联合作用对重金属铜、锌、铅和多环芳烃菲、萘、芘人工老化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选择腐殖酸为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将高效降解菌的降解能力有效地发挥出来;用驯化的活性污泥为土壤生物修复剂,强化腐殖酸对重金属的洗提作用,旨在降低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污染作用,提高修复效率。结果表明,接种2.0%活性污泥,温度为35℃,pH值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强化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中的PAHs(多环芳烃)污染物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被去除,但PAHs强烈吸附于土壤颗粒的特性限制了生物降解的效率。因此人们利用表面活性剂对PAHs等疏水性物质具有增溶作用的原理,进行PAHs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应用表面活性剂强化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的机理、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