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配制(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脱酮肟型单组分RTV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分别讨论了以胶质碳酸钙为填料时处理剂的种类,以白炭黑为填料时交联剂的加入方法对脱酮肟型单组分密封剂性能的影响,以及改进脱酮肟型单组分RTV硅橡胶密封剂在硫化过程中抗接缝位移开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配制(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介绍了能粘聚烯烃塑料、乙丙橡胶、硅橡胶、氯化聚乙殊及表面消光的脱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胶粘剂和阻燃、导电、低臭味、深层快硫化型脱酮肟型RTV—1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可涂饰性及就地成形密封垫圈用脱酮肟型单组分RTV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方法。详细讨论了快速硫化型,耐发动机油及传动油型,可油面粘接型等就地成形密封垫圈用脱酮肟型单组分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配制(四)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介绍了低拉丝性、防污性及防霉性脱酮肟型单组分RTV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方法,分别讨论了密封剂配制工艺及添加含咪唑啉基的聚有机硅氧烷,高吸油材料、硅橡胶微粉,疏硅氧烷剂、三唑基化合物对脱酮肟型单组分硅橡胶密封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的不同类型室温硫化(RTV)硅橡胶为样品,考察了二甲基硅油用量对其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剪切强度、电气强度、表干时间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甲基硅油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剪切强度、硬度逐渐降低,而表干时间和拉断伸长率逐渐增加,电气强度基本保持稳定。此外,脱醇型RTV硅橡胶的拉断伸长率、表干时间受二甲基硅油用量的影响大于脱酮肟和脱酸型;而就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剪切强度而言,二甲基硅油用量对脱酸型RTV硅橡胶的影响更大;二甲基硅油用量对RTV硅橡胶硬度的影响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采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胶)、气相白炭黑、自膨胀阻燃剂三聚氰胺磷酸盐(MP)等制备了阻燃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研究了MP用量对脱醇型RTV硅橡胶阻燃性能、动态燃烧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MP阻燃脱醇型RTV硅橡胶的热稳定性。用扫描电镜(SEM)考察了MP在RTV硅橡胶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当MP的用量达50份以上时,脱醇型RTV硅橡胶才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但随着MP用量的增加,脱醇型RTV硅橡胶的初始分解温度下降。另外,MP能很均匀地分散在RTV硅橡胶中,使MP添加量增加到50份时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也没有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耐水脱酮肟型单组分RTV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酮肟型RTV硅橡胶是性价比较好的一类硅橡胶品种。作为密封胶或胶粘剂使用时,胶料与基材的耐水粘接性能是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添加羧酸酯类物质明显改善脱酮肟型单组分RTV硅橡胶的浸水粘接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未加羧酸酯的试样在90℃热水中浸泡3天后为100%粘接破坏。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加入羧酸酯A和B3.5份和4.5份的试样浸水7天后仍为100%内聚破坏,保持100%内聚破坏天数是未加羧酸酯试样的2倍多。  相似文献   

8.
脱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脱肟型交联剂的合成以及在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的应用,说明脱肟型交联剂在室温硫化硅橡胶粘合剂中使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氢氧化铝对脱醇型RTV-1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气相法白炭黑为填料、氢氧化铝为阻燃剂,制得无机阻燃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通过测试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力学强度、锥形量热、热失重分析、交联密度和扫描电镜观察其拉伸断面形貌探讨了氢氧化铝对阻燃脱醇型硅橡胶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铝不仅是脱醇型硅橡胶的良好阻燃剂,而且是其良好的补强剂;添加60份氢氧化铝时,脱醇型RTV1硅橡胶的燃烧氧指数达到36%,拉伸强度为1.34MPa,断裂伸长率为392%,邵尔A硬度为48度。  相似文献   

10.
考查了相对湿度对不同硫化体系、不同填料体系的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有机硅密封胶硫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三种硫化体系的5种有机硅密封胶的硫化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脱酸型和脱醇型(填料为Si O2)有机硅密封胶的表干时间缩短、消粘时间延长、硫化深度增加;脱酮肟型(填料为Si O2和CaCO3)产品的表干时间缩短、消粘时间基本不变、硫化深度增加;脱醇型(填料为CaCO3)产品的表干时间延长、消粘时间延长、硫化深度增加。SJS668(脱酸型)和SJS9200(脱酮肟型,填料为Si O2)在相对湿度为20%~95%的条件下均可以施工,但相对湿度低时需延长养护时间;SJS5500(脱醇型,填料为Si O2)适宜施工的相对湿度为35%~65%;SJS6300(脱醇型,填料为CaCO3)和SJS3300(脱酮肟型,填料为CaCO3)适宜施工的相对湿度为35%~8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防霉性、耐浸水及耐粘接性、低臭味性、无毒性脱酸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剂的配制,以及改进脱醋酸型单组分RTV硅橡胶密封粘接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有机硅密封胶的硫化体系进行了综述,划分出脱酮肟型、脱醇型、脱酸型、脱羟胺与脱酰胺型双体系以及其他类型密封剂硫化体系,介绍了不同硫化体系有机硅密封材料的应用及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就交联反应、硫化促进剂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时间对缩合型RTV有机硅密封胶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跟踪检测了缩合型室温硫化(RTV)有机硅密封胶硫化后在标准条件、室内和室外暴露三种环境下24个月的硬度.结果发现,缩合型RTV有机硅密封胶的硬度在硫化12个月之内随时间的延长有增长趋势,室外暴露下增长最大,室内放置时增长次之,标准条件下放置时增长最小;有机硅密封胶的硬度值在硫化6~15个月内有明显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越来越小,一年以后基本趋于稳定;脱醇型双组分有机硅结构密封胶和酸性大板玻璃用有机硅密封胶的硬度增长最小,脱醇型单组分有机硅结构密封胶的硬度增长次之,酮肟型有机硅密封胶的硬度增长最大.  相似文献   

14.
SKE脱丁酮肟型RTV—1硅橡胶胶粘剂是由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剂,填料及其他添加剂组成。在隔绝水分的情况下稳定,一旦接触空气中水分即固化为弹性硅橡胶。本文介绍合成和硫化机理,配方研究,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15.
超细活性碳酸钙补强脱酮肟型RTV-1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超细活性碳酸钙为补强剂制备脱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并研究了107胶黏度、碳酸钙用量、交联剂和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等对RTV-1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黏度为50 000 mPa.s的107胶、80份超细活性碳酸钙、10份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2份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及2份硅烷偶联剂KH560,可制备出综合性能较好的脱酮肟型RTV-1硅橡胶,拉伸强度达2.29 MPa,断裂伸长率达500%。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及其复合物对脱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镁用量的增大,RTV-1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氧指数逐渐增大,拉断伸长率逐渐减小,氢氧化镁用量为50份时RTV-1硅橡胶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铝填充RTV1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氧指数均高于相同用量氢氧化镁填充胶,氢氧化铝用量为40份时RTV-1硅橡胶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并用量为30份时RTV-1硅橡胶具有阻燃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质量比为1:4时其阻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改性Mg(OH)2对脱醇型RTV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气相法白炭黑为填料、改性Mg(OH) 2 为阻燃剂 ,配制脱醇型室温硫化 (RTV)硅橡胶。研究了改性Mg(OH) 2 用量对脱醇型RTV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 10 0份基料中加入 5 0份改性Mg(OH) 2 时 ,RTV硅橡胶的燃烧氧指数达到了 34 2 % ,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脱酰胺、脱羟胺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的特点,以及脱酰胺/羟胺型(包括普通型、高粘接性型、耐水性型、超低模量型)、脱羟胺型(包括用含S-H基的硅氧烷或异氰酸酯作羟胺清除剂)、脱酰胺型(快干型、自流平型)及脱酰胺/酮肟型低模量RTV-1硅橡胶的配制。  相似文献   

19.
湖北回天胶业公司的杨敏等人发现,在脱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中添加二乙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能有效提高RTV-1硅橡胶的本体强度和粘接强度,并提高其耐机油性;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硅材料》2008,22(1):31-31
湖北回天胶业公司的杨敏等人发现,在脱酮肟型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中添加二乙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能有效提高RTV-1硅橡胶的本体强度和粘接强度,并提高其耐机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