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1991年4月在日本仙台市召开了第三次核燃料和废物管理国际会议(RECOD'91),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21个国家的660多位代表,会上宣读了论文135篇,其内容涉及各国核燃料循环政策,后处理工厂的设计和建造,化学工艺和设备,过程化学,化学分析,乏燃料管理和废物处置,核燃料再循环以及临界控制和安全保障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正>杨承宗先生不但是我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新中国核燃料化学的奠基人。他为我国核燃料化学的创立、发展和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激励着我们后辈热爱这门学科,并愿为之奋力拼搏。  相似文献   

3.
一、核燃料萃取化学研究的展望近一、二十年来,无机物萃取尤其是核燃料萃取的研究工作迸展得非常迅速,有关文献巳不下几千篇,评述性的文献也不少,但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没有正式形成“核燃料萃取化学”或“无机萃取化学”这一学科分支。开展核燃料萃取化学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原子能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觉得这是化学科学中应该早日占领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对这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方向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藉以抛砖引玉,引起同志们的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铀的保障供给、铀转化和铀浓缩、燃料制造领域等核燃料循环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核燃料循环前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冠兴 《中国核电》2010,(2):102-107
在分析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阐述了天然铀的保障供给、铀转化和铀浓缩、燃料制造领域等核燃料循环产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核燃料循环前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萃取法的研究日益广泛,目前不论在规模大至日处理矿石数千吨的铀水冶工厂,或者在精细到以原子数目为计算单位的超微量元素分离的放射化学实验室,萃取法均获得了有效的应用。由于这些分离系统比较复杂,萃取的对象也不仅限于铀、钍与钚等核燃料,还有其他共生金属元素及一系列性质相似的裂变元素的分离,它们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也较广,因此有关萃取的化学问题极其丰富;一门新的、综合性转强的学科“核燃料萃取化学”正在形成。我们认为,核燃料萃取化学应该有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铀酰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配位化学和形态分布在核燃料循环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核燃料制造及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很多反应过程和流程控制都需要铀酰离子的热力学数据。在废物的处理处置过程中,铀酰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形态分布是预测和控制铀在环境中吸附和迁移行为的基础。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早已被广泛用于研究水溶液中铀酰离子的配位化学和种态形态分布。铀酰离  相似文献   

8.
核燃料是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主要材料之一,由于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运行条件明显有别于地面反应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用核燃料的类型和技术要求也明显不同于地面反应堆。国际上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用核燃料研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多种核燃料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检验,并在持续开发新型核燃料。我国在亚化学计量二氧化铀芯块、铀钼合金、铀氢锆合金、碳化铀芯块、氮化铀芯块等多种具备在空间堆中应用的燃料材料上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并掌握了部分材料性能数据。本文就上述内容展开论述,同时针对与国际相应领域明显落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后续核燃料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1 引言在核燃料后处理的Purex过程中,铀、钚的氧化还原分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传统的化学氧化还原法存在着许多缺点,多年来,美国和西德等国对实现“无盐过程”经济有效的电解氧化还原法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尤其是电还原脉冲柱的研究和应用,展示了它在后处理工业中诱人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实验测量、数学模型以及数学求解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加之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的敏感性,很少见到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轻水堆核燃料循环中铀矿水冶、铀的浓缩、核残料的后处理及高放废液最终处置等环节中的化学问题,从技术、经济和安全角度论述了某些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看法。文中最后强调综合研究核燃料循环最佳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核燃料制造执行系统是我国各类核燃料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工业应用类软件,文章在研究我国各类核燃料企业生产管理业务现状与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核燃料制造执行系统规划与实施典型案例,初步建立了核燃料制造执行系统的信息模型,提出了核燃料制造执行系统模型与术语规范、数据元规范、产品技术要求规范、产品应用成熟度达标规范,将实现各类核燃料企业在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过程管控、物料流转等环节的标准化,以提升核燃料企业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并从信息技术标准化层面为智能车间、智慧院所的规划和建设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核燃料后处理是提取钚的重要途径,钚在后处理PUREX工艺流程中主要以溶液形式存在。钚溶液化学行为非常复杂,工艺运行过程中疏忽或瞬间不稳定的条件都有可能导致钚的水解和聚合。而聚合物一旦形成就很难破坏,会严重干扰萃取分离等工艺指标,同时也会导致潜在的工业安全问题和核临界安全风险。本文介绍了钚水解聚合领域的研究结果,结合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的特点,分析了钚水解聚合的影响因素和安全风险,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厂主工艺设备的退役去污已进行了多年,但因核燃料后处理厂主工艺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所直接接触的介质,主要为放射性很强、组成复杂的硝酸体系,设备的表面污染状况严重,沾污牢固,所采用的化学去污工艺(酸、碱清洗)的持续去污能力差。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共同研究开发了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主工艺设备的FL高效去污剂及去污工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核裂变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各种核燃料循环方式的特点,指出了核燃料“一次通过”方式不符合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并实现核废物的最少化,快堆燃料闭式循环是核裂变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核燃料循环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核燃料循环科技的发展战略,并指出了为实现上述发展战略目标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研究二维条形码信息自动识别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天然铀核燃料仓储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核燃料仓储管理中的标准需求,初步建立了核燃料仓储管理业务流程的信息模型,给出了核燃料容器和位置的编码规范、电子位置图二维仿真规范、核燃料仓储管理信息安全规范、核燃料容器移动最短路径计算方法等技术标准的草案,将实现核燃料在设施间调拨、入库存放、库间调拨、实物盘存、位置移动等关键管理环节的标准化,以提升核燃料仓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典型核燃料循环设施始发事件的特点。依据始发事件的数学模型和核燃料循环系统中硬件相关始发事件的失效机理,给出了核燃料循环设施始发事件定量分析的途径,以具有相同工艺过程特征的假想模型为例,对由多重因素导致的始发事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静电火花、管塞泄漏、腐蚀导致泄漏、溶剂探测器失效等几类始发事件频率。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政策,给我国核燃料元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国在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540万千瓦。被誉为核事业“脊梁”的核燃料元件产业在产能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能否支撑起我国核电事业未来的发展?核燃料元件产业在自主化道路上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核燃料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冠兴院士。  相似文献   

18.
堆后核燃料循环是充分利用核资源和保障核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堆后核燃料循环,包括辐照核燃料的运输、中间贮存、后处理,混合氧化物燃料制备及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的发展现状。根据核能发展规划,至2000年从我国核电站卸出的辐照核燃料估计达1900吨左右。在实现核能计划的同时,应相应地发展堆后核燃料循环。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论述了我国核电核燃料的生产现状;同时结合目前国际上核电核燃料的发展总趋势,提出了未来我国核电核燃料的生产发展方向,并通过我国核电核燃料的标准现状与国际上核电核燃料标准动态的对比分析,针对未来我国核电核燃料标准体系的建立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钌、碘、氚在动力堆元件溶解和钌在废液蒸发过程中逸出行为的研究”通过部级鉴定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放射性废物处理研究室和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同完成的"钉、碘、禄在动力堆元件溶解和钉在废液蒸发过程中逸出行为的模拟研究"通过了中核总核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