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动态网页在服务器端以数据库为基础运行程序,而静态网页不在服务器端执行且不访问数据.因此静态网页在访问速度方面要快,使用静态页面生成技术将动态网页静态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详细介绍了两种静态页生成技术,基于模板方法和基于URL方法.其核心就是将需要生成的数据,转成流输出成文件,管理人员添加网页时,利用后台发布程序把页面存成相应HTML文件.这种技术已成功应用到某门户网站的新闻浏览模块中,可以减少服务器端访问数据的压力,提高网页浏览速度,提高了数据存取效率,且生成的静态页更利于被搜索引擎收录和排名靠前.  相似文献   

2.
在网站建设的初期,人们通常使用HTML设计网页。这些简单的HTML文档在被手工编辑完成之后.保存在与Internet连接的计算机内.任何连入互联网的用户都可以访问其中的信息,这种形式的页面称做静态页面。采用静态页面方式建立起来的站点只能简单地根据用户的请求传送现有页面.而无法实现各种动态的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网页浏览和网站访问使用上,移动终端与PC机终端相比,有显示屏幕大小不统一,页面布局不适应,噪声信息较多等问题,网络上海量的网站在移动终端访问时需将网页信息进行适配和重组。HTML5标准提供的新特性新标签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今多终端访问的需求,采用响应式原则设计的页面在移动终端访问时也能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将已有的网站和网页通过前台框架技术进行Web页面的重组和适配,从而转换成基于HTML5新标准的响应式页面,实现了基于HTML5的响应式Web页面重组。网站可以更好地适应多终端访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WindowsNT的大型网站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基于WindowsNT的大型网站建设,介绍了页面的构成方式及静态页面生成技术以及服务器托管时程序的流程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方便地利用手持移动设备访问Web网站,由于移动设备的小屏幕和低带宽的缺点,使得这一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移动设备小屏幕的Web页面分块算法,算法利用Web网页上对象的位置信息对信息块进行逐层聚类,生成一棵网页分块树,再根据移动设备屏幕的特点把网页分块树转换成适合小屏幕浏览的页面.  相似文献   

6.
静态页面生成的网站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斌 《福建电脑》2009,25(8):160-160,109
本论文主要阐述一个基于静态页面生成的网站系统的后台操作过程、静态页面生成技术及其他相关关键技术。本系统的开发以节省资源为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应用静态页面生成机制,通过静态页面的生成来优化网站,运用数据库的连接来完成后台各个模块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Flex与RIA的前因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程序员》2008,(12):62-63
RIA的概念和前景 随着Web2.0的兴起,Web开发技术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早先,用静态的HTML编写的网站,只能进行简单的图文信息传播,毫无互动性可言。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Microsoft、Sun等公司相继推出了ASP、PHP、JSP和ASPNET等开发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网站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但传统网络程序的开发是基于页面的、服务器端数据传递的模式,把网络程序的表示层建立于HTML页面之上,  相似文献   

8.
现在借助各种网页编辑工具能够迅速制作出具有专业效果的网站,但很多制作网页的朋友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怎样才能将网站中的特定资源分享给某些人用呢?其实有了HTML Password Lock的帮助,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它可以给网页加把锁,让那些重要的页面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Web页面信息通常包含大量无关结构和HTML标记,而页面主题信息通常淹没其中,如何快速获取Web页面主题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抽取策略,首先判定是否为主题型页面,然后提取网页正文信息,最后利用正则表达式滤除内容块中HTML标记和无关文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完成主题型网页的正文抽取任务。  相似文献   

10.
虽然动态网页很棒,但“蜘蛛程序”对静态页面的抓取能力总是强于动态页面的,如果站点中页面内容被搜索引擎大量收录,则被用户用不同的关键词找到的机率就越大,因此将动态网页转化成静态网页对提高访问计数量是有较大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W3C推荐的网页格式标准是XML1.0[1],但要求为数众多的已有站点直接采用XML还为时过早。因此,用XML对HTML进行扩展,得到了XHTML。但多数Web开发人员仍习惯用HTML语法写XHTML网页,导致代码不被识别或显示效果不佳。通过对比研究XHTML与HTML的细致区别,阐明了XHTML文档的结构特征及独特的语法要求,目的在于帮助Web开发人员适应这种技术的变化,顺利地完成Web开发任务。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scribes a fast HTML web page detection approach that saves computation time by limiting the similarity computation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a web page to nodes having the same HTML tag type, and by hashing the web page 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 access to node information. This efficient approach is suitable as a client application and for implementing server applications that could serve the needs of users in monitoring modifications to HTML web pages made over time, and that allow for reporting and visualizing changes and trends in order to gain insight ab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types of such changes. The detection of changes across two versions of a page is accomplished by performing similarity computations after transforming the web page into an XML-like structure in which a node corresponds to an open–close HTML tag. Performance and detection reliability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d showed speed improvements when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f a previous approach.  相似文献   

13.
The tamper-proof of web pag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Some watermarking schem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However, both these watermarking schemes and the traditional hash methods have a problem of increasing file siz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watermarking scheme for the tamper-proof of web pages, which is free of this embarrassment. For a web page, the proposed scheme generates watermarks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echnique. The watermarks are then embedded into the web page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cases of letters in HTML tags. When a watermarked web page is tampered, the extracted watermarks can detect the modifications to the web page, thus we can keep the tampered one from being publish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be a feasible and efficient tool for the tamper-proof of web pages.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WEB应用主要是传输文本数据(比如HTML页面),而它们传输的是静态的页面,客户端只有和服务器端进行交互,页面的内容才会改变。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会导致页面的整体切换。RIA(富客户端)技术则克服了HTML的限制,它将页面的切换限制在更小的局部,只有需要切换的内容才会进行更新,这样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而且传输的内容会更少,更利于数据传输,会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5.
侯小静  王黎明 《微机发展》2005,15(3):142-144
互联网的Web网页中蕴藏着内容广泛、形式各异的信息资源,通过网页的自动分类可以更好地对其内容进行组织和管理,加快信息检索的速度。在训练网页分类器时,对网页样本集进行有效地筛选有可能改善分类器的性能。文中利用HTML文档的结构特点,基于标签对网页样本集进行筛选,从中去除索引型和表格型网页,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网页界面设计和程序的分离是简化网页维护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网页界面设计和程序的分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模板技术应用于动态网页中来实现网页界面设计和程序的分离。当要对网页的界面进行变动时,只需修改HTML模板,简化了网页的维护。  相似文献   

17.
早期的WEB应用主要是传输文本数据(比如HTML页面),而它们传输的是静态的页面,客户端只有和服务器端进行交互,页面的内容才会改变。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会导致页面的整体切换,RIA(富客户端)技术则克服了HTML的限制,它将页面的切换限制在更小的局部,只有需要切换的内容才会进行更新,这样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而且传输的内容会更少,更利于数据传输。会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如今流行的B/S结构的企业MIS,都是靠网页来展现它的内容、与用户进行交流。网页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内容 表现",CSS(Cascading Style Sheet,级联样式表)是最好的网页"表现"技术,它使用一套完整而且灵活的规则,将网页的内容和表现方法彻底分离,利用它能设计出具有复杂布局的精美网页,并且代码简洁、干净、易于调整和维护,为网页设计人员和维护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浏览网页时,在访问速度方面静态网页要明显比动态网页快得多,因此把一些关键性或经常访问的页面使用静态页技术做成静态页至关重要。在介绍什么是静态页生成技术之后分别以发布新闻和首页新闻条目处如何设计为例对静态页的生成作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主要使用了文件对象来完成对文件生成、读取等操作,使用的技术为ASP。  相似文献   

20.
移动手持设备因其屏幕小,有限的计算及存储能力而不便浏览普通Web页面;另一方面,对于PDA、手机用户,本着用户个性定制以及降低费用的原则也有必要对现有Web页面进行“裁减”。就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网页切割的解决方案:首先对半结构化的HTML文档进行结构化处理,接着基于DOM规范将HTML转化为DOM树并对其噪音清洗,然后对网页进行基于内容和基于链接的分块并对分块结果按照分层和用户定制的思想进行切割、重构,最后在开源项目HTMLParser基础上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系统执行效率和切割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