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验分析了在气流纺纱中半制品的内在结构和条干均匀度对成纱条干、单强和单强不匀率的影响程度问题,结果表明:半制品的内在结构对单纱强力和单强不匀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成纱条干的影响不显著;半制品的条干均匀度对这三项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提出了并条牵伸工艺的特点,头并后区应配置比环锭纺更大的牵伸倍数,二并后区配置较小的牵伸倍数来大幅度地改善半制品的内在结构。最后通过不同的并条牵伸工艺配置方案的试验对比给予验证。  相似文献   

2.
纺纱过程中纤维伸直度对成纱质量有直接影响,当纤维伸直度较差时,在牵伸过程中产生的移距偏差较大,易产生粗节、细节及棉结,使成纱质量恶化。针对精梳准备工序的并条——条并卷工艺路线,根据弯钩纤维的伸直理论,从提高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出发,分析探讨了并条机适宜采用的后牵伸区牵伸倍数、主牵伸区牵伸倍数及总牵伸倍数,并在精梳准备工序的并条机上进行了不同并合数及牵伸分配的纺纱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精梳准备工序的并条机上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较小的主区牵伸倍数及较小的并合数,有利于提高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及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布面纱疵的分析,找出牵伸工艺与纱疵的关系,经过工艺测试,合理选择并条、粗纱和细纱等主要牵伸工艺参数,降低布面纱疵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布面纱疵的分析,我出牵伸工艺与纱疵的关系,经过工艺测试,合理选择并条、粗纱和细纱等主要牵伸工艺参数,降低布面纱疵率。  相似文献   

5.
对粗纱工序影响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发现影响粗纱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主要有锭翼速度、前区隔距、主牵伸区隔距、后区隔距、后区牵伸倍数、上下销钳口隔距和捻系数等.针对这些工艺参数在粗纱机上进行正交试验,纺制普梳纯棉18.2 tex纱线,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优选出能够获得最佳粗纱成纱质量的工艺参数.对得到的工艺参数上机试验并纺制成细纱测试其质量,其成纱质量数值在乌斯特2007年公报5%水平以内,说明优选的工艺参数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对生产企业探索其他品种的工艺参数配置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纺制CJ9.7tex高支纱的工艺技术,着重对并、粗、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提出了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的措施.精梳工序提高纤维的平行度和分离度,并条的总牵伸倍数大于并合数,粗纱高捻,细纱工序采用合适的牵伸元件,确保了成纱条干的均匀。  相似文献   

7.
采用重定量大牵伸的纺纱工艺对于降低纺纱设备配置和提高纺纱设备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细纱工序采用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和成纱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普梳和精梳下分别对两种不同定量的粗纱进行生产性纺纱试验,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认为细纱牵伸倍数的增加,会对成纱重量CV%、单纱强力CV%、伸长CV%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摩擦纺前纺工艺试验研究,探讨了摩擦纺的成纱质量与前纺工艺的关系,揭示了摩擦纺原料及前纺棉条的供能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不同于环锭纺的特殊规律。从而得出摩擦纺生产中可以用生条代替二并条,甚至精梳条,而不会影响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9.
就并条工序的牵伸工艺参数对棉结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增大头并后区牵伸倍数和后区隔距,减小二并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隔距,对降低并条工序棉结有利.根据实验结果对生产中的并条牵伸工艺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顺利纺出超仿棉纯纺和超仿棉与精梳棉混纺纱,根据超仿棉短纤维的性能特点与成纱质量要求,对各道工序进行合理的工艺配置,如清梳联采用一抓一混一梳的短流程,强调开松处理,不要有过多的打击;并条适当加大罗拉隔距和皮辊加压,运转速度偏低掌握;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适当加大细纱后牵伸、加大罗拉隔距,预防出"硬头";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温湿度,提高成纱质量.同时,对不同混纺比的超仿棉与精梳棉混纺纱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就并条工序的牵伸工艺参数对棉结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增大头并后区牵伸倍数和后区隔距,减小二并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隔距,对降低并条工序棉结有利.根据实验结果对生产中的并条牵伸工艺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加强操作管理和优化工艺,如梳棉工序采用6S工艺中的重定量配置、并条工序减少并合根数、降低总牵伸倍数与牵伸不匀率、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严格控制温湿度,可使村田870 EX型涡流纺纱机速度达到540 m/min,生产效率为99%左右,每台机器的R19.7 tex纱产量达到60 kg/h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7.5tex以下特细号纱的主要纺纱特征和纺制特细号纱的工艺原则,重点讨论了纺制特细号纱几道工序的有关问题:使用清梳联问题;精梳工序和精梳设备工艺问题;使用一道精梳后并条问题;并、粗、细的总牵伸分配——如何提高细纱机的牵伸能力问题:后加工工序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E86精梳机在采用低落棉情况下,通过工艺上的优化进而提升纺纱质量的措施。具体通过精梳准备工序提高条卷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精梳机采用重定量、短喂给、低落棉工艺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平行度和分离度;精梳后并条采用大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隔距;粗纱采用大粗纱捻系数、大后区隔距、大的牵伸倍数及小后区牵伸分配;在细纱工序采用大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前胶辊大前冲位置以及小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小浮游区长度的工艺,实现了低落棉、低成本条件下的成纱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国产老设备上配置了合适的梳棉针布,在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中采用合适类型的不处理胶辊,能快速、全面地提高特细号纱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型纺纱器材提高成纱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产老设备上配置了合适的梳棉针布,在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中采用合适类型的不处理胶辊,能快速、全面地提高特细号纱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实验及各种数据处理方法,探讨并得出软、硬皮辊细纱牵伸工艺异同之处,及其对成纱质量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细纱工序牵伸型式、牵伸元件以及牵伸工艺对成纱条干、细节、粗节、棉结等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细纱工序牵伸型式、牵伸元件以及牵伸工艺对成纱条干、细节、粗节、棉结等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细纱牵伸过程中,为避免捻回重分布导致成纱条干恶化,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必须进行合理搭配.采用模糊决策方法中的Borda数法,对纯棉普梳纱线的粗纱捻系数和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的搭配方案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成纱质量较优的两个工艺参数的配合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上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决策方法优选方案进行纺纱,所得纱线质量较好;较大的粗纱捻系数和较小的细纱后区牵伸配合能够获得较优质量的纱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