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针对传统二维弃土场设计方法存在效率低、工程量计算误差大等缺点,采用NURBS技术建立三维地形结构面,同时基于"点一线一面"算法,采用参数化建模方法重构弃土场表层结构面,最终通过B-Rep技术对地形结构面与弃土场表层结构面进行精确布尔运算,从而实现对弃土场三维模型的精确模拟。基于上述建立的弃土场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任意垂直、水平方向的剖切以及水平投影操作,可迅速获取弃土场标准化二维设计横、纵剖面及平面布置图,并可通过Volume()及Area()两个函数快速计算弃土场弃土容量及对应的占地面积。该方法在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南区截水沟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基于混合数据结构建模技术的弃土场设计,可大大提供设计的效率、可靠性及工程量计算精度,对于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下卧黏土层大型弃土场的稳定性,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弃土场初步设计图,采用Slide软件计算弃土堆载过程中弃土场的稳定系数;再利用有限元软件GTS NX建立分析模型,获得弃土场潜在滑动面位置及稳定系数;比较后发现两者计算的稳定性系数相差很小,且潜在滑动面均与原位斜坡的黏土层走向相关。进一步研究了该弃土场在弃土堆载完成后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发现:降雨条件下潜在滑动面与原位斜坡的黏土层走向高度一致,黏土层在弃土堆载荷载及降雨条件下会截流地下水,极易形成泥板效应使整个弃土场稳定性产生破坏;建议弃土场建设时对黏土层进行换填处理以期减弱黏土层的泥板效应。  相似文献   

3.
农村水利工程由于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变更,影响了工程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管理。为了理清变更发生的原因,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该文以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各种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可为类似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段增建二线白家河1#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原设计围岩地质情况有较大出入,使得施工过程中围岩类别出现多次下调变更。详细阐述了该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变更设计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总结了该隧道勘察及施工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在施工阶段的监理过程中,工程造价会变更。为此,就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监理过程对合同价及时进行变更,从而实现投资控制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国如 《人民长江》2007,38(5):118-119
水电工程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结构及地质情况复杂、工期长、专业多、技术要求高,同一工地一般有多家承包商同时在进行施工,施工干扰大.加之近些年规模大,工程上马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修改或变更(如工程量、工程项目的增减和技术标准的变更等)或者外部施工环境的变化,导致施工措施的改变.加之现阶段合同条件不够完善,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索赔和变更在所难免,索赔变更有一定的空间.因此,运用好索赔变更的方法和技巧是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水电工程施工索赔变更的程序、方法、技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弃土弃渣场布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俊  赵峰  张晓平 《人民长江》2009,40(24):44-45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弃土弃渣场规划成为施工总布置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在可研阶段,弃土场布置采用两侧弃土结合集中弃渣的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采用了全部集中弃土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多次深入现场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经优化调整后,在保护耕地和减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之间取得了初步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公路弃土场坡面产流特征及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弃土场坡面径流的模拟对流域水资源评价和道路侵蚀模型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雨强(0.6~2.79mm/min)的人工降雨试验,对不同坡度(19.4%~78.1%)弃土场坡面及坡度为30.6%的弃土场施工道路的坡面径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0.6mm/min)径流显著受到土壤干容重及小区坡度的影响,而随雨强的增加,坡度及土壤干容重对径流的影响逐渐被降雨所覆盖。使用Green-Ampt入渗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公路弃土场坡面径流,模型有效系数达0.97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浦南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按主体工程区、取弃土场区、临时工程区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坚持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就能够有效减少公路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10.
工程变更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控制的关键在于建设单位.造成工程变更的因素较多,有设计缺陷、施工方的合理建议等.为减少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应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保证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江沟渣场是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唯一的堆料弃渣场。通过对工程开挖料、有用料及无用料的土石方平衡调运分析,确定了该渣场的容量。结合现有地形条件,本着方便渣场施工和有用料回采利用的原则,对渣场进行了整体规划,将渣场划分为5个区域。对堆筑体的稳定性和排水等进行了细致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蒙覃军 《红水河》2014,(6):17-20
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位于浔江右岸,布置在已建1号、2号船闸的右侧,工程开挖量大,弃土后形成的弃土场边坡较高,最高达到80m。文章重点介绍对弃土场所进行的安全防护设计,并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万家寨引黄工程渣场的选址、防洪标准及整治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渣场选址应避开或远离大江大河;渣量大于20万m3的渣场防洪标准应定为20 a一遇,其他渣场防洪标准应定为10 a一遇;渣顶覆土应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土渣坡可不进行覆土,石渣坡应先覆土后种草或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柠条等;渣场施工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6月底。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香根草在石吉高速公路弃渣场植被恢复中的利用,表明香根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加速了弃渣场的植被恢复,减少了径流对地表的冲刷,是一种有效的渣场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桥台软基处理的机理,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桥台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由理论到实践,说明了桥台软基处理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乐滩水电站工程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乐滩水电站工程及坝区地形的特点提出了弃渣场选址原则,在不影响红水河河段的防洪、行洪和通航能力的前提下将主体工程的弃渣场主要布置在坝址上游一级阶地上,并分析了弃渣场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针对3个弃渣场不同的特点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同时进行了弃渣场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潘口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工程弃渣主要堆放于冲沟与河滩上,极易因雨水冲刷流入河道而影响水环境;施工道路利用省道,将导致运输繁忙,产生大气与噪声污染;移民安置点众多,安置工程将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了加强潘口水电站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业主单位针对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别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并采取了具体保护措施,既减轻了施工对坝区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建设中弃渣的处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为防止因工程建设本身加剧项目的水土流失,文中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弃渣的特点,就弃渣的合理堆放和科学防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