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根据黑孜河流域黑孜水文站52年系列水文资料,采用水文统计方法,分析了黑孜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洪水水文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分布规律,得出黑孜河流域内水文变化周期,为开展克孜尔水库泥沙淤积规律研究,探索水库调水、调沙的运行方式及合理开发利用黑孜河流域水资源、水土保持等,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研究区3个主要控制站响水堡、东洋河、柴沟堡(南)多年降雨、洪水、径流、泥沙等资料的分析,初步得出洋河流域径流、降水、泥沙的变化特征及水文现象大约呈5~10 a为1个平均变化周期的特点,对洋河流域洪水情报预报有着重要意义,为合理开发利用洋河水资源以及搞好洋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基本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3.
收集流沙河流域中游控制站勐海水文站及流域所属各雨量站历年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暴雨洪水、泥沙、蒸发及水质等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流沙河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新立城水库水文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流域径流、泥沙、降水、洪水、水化学、冰情等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得出新立城水库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年楚河流域水文具有以下特性:①气压低,日照充分,蒸发强度大,空气干燥,相对湿度小,且夏季水汽来源馈乏,没有大的降雨系统,主要靠局部环境造成的地方性对流降水,降水强度不大,降水量较少.②径流主要由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及地下水补给3部分组成.③洪水主要有常规洪水和冰川湖溃决洪水两种形式.④流域泥沙冲淤年变化较大,且泥沙侵蚀模数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6.
流沙河流域水文特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沙河流域主要受东北面、西北面―东南走向的大相岭隔阻太平洋副高影响,具有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变化极大的水文特性。根据流沙河水文站实测资料,从降水、径流、洪水、泥沙等对流域水文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利流沙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抚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统计了大量最新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抚河流域的降水、蒸发、泥沙、水质等年内年际变化及地区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性和大型水利工程对水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文系列的延长和上游玉石水库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流域的水文特性.本文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方面,论述碧流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分析了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呼兰河流域的地理概况,并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枯水、水质、冰情、泥沙、水资源等方面论述了该流域的水文特征,分析了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选用海河流域代表水文站1956 - 2008年的月尺度水文资料,根据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海河流域的径流、泥沙、暴雨洪水的年际变化及区域分布等水文特性,为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灞河流域气候因子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灞河流域蓝田气象站和马渡王水文站1960—2012年的气象、水文实测资料,分析灞河流域气候及水沙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探讨了该流域水沙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灞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皆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气温呈上升趋势;降雨量与水沙都有重要的相关关系,1960—1990年影响径流量的气候因子敏感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降雨量、气温、蒸发量,而1991—2012年则为降雨量、蒸发量、气温,当气温和蒸发量不变时,降雨量每增加1 mm,两阶段的年径流量分别增加0.14亿m3和0.08亿m3;1960—2012年影响输沙量的气候因子敏感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当气温和蒸发量不变时,降雨量每增加1 mm,年输沙量增加0.668万t。  相似文献   

12.
根据灞河流域水沙特点,选取反映灞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的马渡王水文站,利用灞河流域50年的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双累积曲线法,结合流域降雨量分析了灞河流域水沙年际变化特点及突变的年份。结果表明:灞河流域水沙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水沙总体下降趋势明显;水沙序列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但变化尺度并不一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在1989年和1981年发生了突变,但突变时间具有差异性,且输沙量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降雨量的波动是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输沙量的减少则主要受到径流量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东江上游地区河流水沙特性,并阐述了水库的修建和运用对该地区水沙输移的影响。东江上游地区是整个流域泥沙的重要来源区,该地区地表径流主要来自于降水,河流泥沙也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径流所造成的土壤侵蚀。从长系列看,东江上游地区径流量虽然在不同时期波动较大,但相对稳定,而河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东江上游来水来沙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汛期,其汛期来水来沙量分别占全年的70%和88%。枫树坝水库和枕头寨水库建成运用,减小了径流量的季节差异,降低了河流流量脉动特性。同时其河流输沙率在枫树坝水库和枕头寨水库建成以及枕头寨水库调整后分别下降了30%和50%。近年来,东江下游进行的大规模无序采沙,其采砂量已经远大于上游来沙量。在东江流域进行水沙管理时,不仅要采取措施遏制这种无序采沙行动,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流域水沙输移问题,以达到维持整个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水文模型PRMS(The Precipitation Runoff Modeling System)考虑了降水、气候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可模拟产流、产沙等描述流域水和物质循环的重要变量。利用沙颍河实测流量资料对建立的PRMS模型进行了校正和验证,据此模拟了该流域城镇化和闸坝工程对沙颍河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使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流域蒸散量和降雨入渗减少,产流量增加,而闸坝等水工建筑物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减弱了自然径流量的波动性,增加了水面蒸发,使流域径流量峰值减小,径流洪峰滞后。城镇化和闸坝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在枯水年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珠江流域概况及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珠江流域自然地理概况,详细分析了水文气象、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水、泥沙、成潮和潮汐等方面的水文特性。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水资源量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黄河流域1956—2000年长系列降水量、蒸发量等水文资料,计算了河川天然径流量和分区水资源量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黄河流域年均天然径流量为534.8亿m3,分区水资源量为719.4亿m3;黄河流域水资源存在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水沙关系不协调、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枯水段长及水土资源分布不一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MIKE SHE模型在灞河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灞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依据该流域水文气象1990-2010年实测资料,采用MIKE SHE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研究,利用Arc Gis等技术建立了模型数据库,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使用多目标(均方根平方误差、模型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对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年径流模拟效果比较好,MIKE SHE模型在灞河流域的适用性较好,研究所率定的参数可为进一步研究灞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娜  曾小凡  刘寒 《人民长江》2018,49(12):34-37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研究的代表性流域,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山区径流的定量影响,对干旱区水资源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HBV-light模型,首先根据实测径流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在黑河流域上游的适用性,然后拟定25种气候变化情景模式,模拟气温与降水变化对径流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1)当气温保持不变时,降水增加会造成年径流增加;而当降水维持不变时,气温升高将导致年径流减少。(2)关于径流年内分布,气温变化与6~9月份的径流呈负相关关系,而与4月份的径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降水变化与径流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年径流与年内分配均表现为对于降水变化的敏感性高于气温变化。(3)未来气候变化有助于缓解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径流变异是导致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将分离变量方法与Mann-Kendall法相结合对海河流域1956-2016年不同阶段径流变异特征进行分析,定量解析了导致径流变异的各因素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56-2000年期间海河流域气候变化的降水量是径流变异的主导因子,贡献率占80.8%;2001-...  相似文献   

20.
秃尾河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秃尾河是黄河中游河龙区间一条多泥沙河流,通过对其降水、径流和泥沙等水文资料的分析,重点讨论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认为70年代以前降雨、径流和泥沙总量大于70年代以后,粗颗粒泥沙逐渐向细化的趋势发展,与天然状态相比,流域水沙关系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