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乙羧氟草醚除草剂,对防除大豆、花生等作物田间的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000年首家企业登记10%乙羧氟草醚乳油(商品名称克草特),登记在春大豆田内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用量(有效成分)75-90  相似文献   

2.
在催化剂存在下,以对氟苯甲酸、3’-氯丙酸为原料合成了3’-氯-对氟苯丙酮,并考察了缩合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最适宜的工艺条件:缩合反应温度为165℃、缩合反应时间7 h;脱羧反应温度为290~295℃、脱羧反应时间0.5~1 h;n(3’-氯丙酸)∶n(对氟苯甲酸)=0.6∶0.1;催化剂的用量为2 g(对氟苯甲酸为0.1mol的情况下)。产物收率79.6%,产品纯度w(3’-氯-对氟苯丙酮)为99.0%。  相似文献   

3.
通过钯催化的Buchwald-Hartwig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的氟代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二(2,4-二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TFTPB1),N,N’-二苯基-N,N’-二(3,4-二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TFTPB2)和N,N’-二苯基-N,N...  相似文献   

4.
《农药》2021,(7)
[目的]研究41.7%氟吡菌酰胺SC在甘薯上的防病增产效果。[方法]通过栽插时浇穴和栽插前药泥蘸根处理,生长期调查作物长势,收获期调查产量和病害的发生情况,对41.7%氟吡菌酰胺SC的防病增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1.7%氟吡菌酰胺SC各处理田间栽插后对甘薯前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1.7%氟吡菌酰胺SC各处理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96%以上,与田间常用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药剂3.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相比增产17%以上;41.7%氟吡菌酰胺SC各处理(750 mL/hm~2浇穴、1005 mL/hm~2浇穴、1005 mL/hm~2蘸根、2010 mL/hm~2蘸根)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病情指数计算分别为81.13%、83.66%、73.60%、78.46%)均优于对照药剂3.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68.83%),对甘薯软腐病防治效果(61.68%、61.85%、70.89%、75.60%)显著优于3.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5.13%),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60.53%、78.73%、76.49%、82.66%)均显著优于3.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42.32%)。[结论]41.7%氟吡菌酰胺SC无论浇穴还是蘸根各处理对甘薯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对甘薯茎线虫病、软腐病和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农药HNPC-A2005对同翅目昆虫的活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NPC-A2005,化学名称:1-(3-氟-4-氯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O-(2-甲基联苯基-3-甲基)醚,是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虫剂。本文就新农药HNPC-A2005对同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HNPC-A2005对蚜虫和叶蝉等多种害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且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对昆虫击倒作用快的特点,但内吸较弱。温室盆栽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证实,HNPC-A2005对菜蚜和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用剂量为5ga.i./667m2时药后3d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且对有益天敌昆虫和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新化合物HNPC-A8008[5-(3-氯烯丙基)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对几种鳞翅目害虫的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HNPC-A8008对鳞翅目害虫黏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48 h的LC50值分别为0.73、0.94、1.14、25.70 mg/L;在剂量为15、30、45 g a.i./hm2时,药后1、3、7 d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防效分别超过了81.41%、89.80%;在剂量为30、60、90 g a.i./hm2时,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防效分别超过了66.99%、72.32%。[结论]新化合物HNPC-A8008在室内对多种鳞翅目害虫表现出很高的毒杀活性;对小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Broflanilide为日本三井农业化学株式会社和巴斯夫公司联合开发的具新颖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主要用于果蔬、豆类、棉花、玉米、谷物、花卉及非作物用途,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白蚁、蚁类、蜚蠊、蝇类等害虫[1-2]。1理化性质[2]Broflanilide的IUPAC化学名称:2'-溴-2-氟-3-(N-甲基苯甲酰氨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甲酰苯胺{2′-bromo-2-fluoro-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NC-510的生物活性,以硫代苯甲酰胺为起始原料,经环化、取代、酰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E)-2-氰基-1-(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基)-2-(2-苯基噻唑-4-基)新戊酸乙烯酯(NC-510),其结构经过1H NMR和MS确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初步表明,NC-510对蚕虫蚜的LC50值为0.661 mg/L;在10 mg/L剂量下药后2 d对蚕虫蚜表现出94.95%的防治效果,优于相同条件下吡蚜酮对蚕虫蚜的活性80.50%。  相似文献   

9.
60%氟吗·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黄瓜霜霉病 (Cucumberdownymildew) 〔1〕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 ,重发年份减产达 5 0 %~ 70 % 〔2〕。氟吗·锰锌是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生产的新型杀菌剂 ,对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 0 0 2年 5~ 6月我们在杭州市萧山区黄瓜生产区进行了氟吗·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初步明确了氟吗·锰锌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60 %氟吗·锰锌WP(有效成分 :氟吗啉、代森锰锌 ,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 ) ;72 %克露WP(有效成分 :霜脲氰、代森锰锌 ,杜邦贸易 (上海 )有限公…  相似文献   

10.
啶虫醯(Pyriproxyfen)的化学名为4-苯氧基苯基(RS)-2-(2-吡啶氧基)丙醚,商品名为特灭虫(Admiral),代号S’-71639。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氟氰菊酯,化学名称为(RS)α-氰基-间-苯氧基苄基(S)-2-(对-二氟甲氧基苯基)-3-甲基丁酸酯,通用名称为flucythrinate,商品名称Pay-off。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2.
<正>巴斯夫新型杀菌剂Belanty(400 g/L氯氟醚菌唑SC)于近日在哥伦比亚首发上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开发代号为BAS 750F,商品名为Revysol,化学名称为(2RS)-2-[4-(4-氯苯氧基)-α,α,α-三氟-邻甲苯基]-1-(1H-1,2,4-三唑-1-基)丙-2-醇,CAS登录号为[1417782-03-6],属于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也为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抑制剂(DMI)。其广谱、高效,具有选择性和内吸传导性,兼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水溶性、挥发性均较  相似文献   

13.
杀菌剂唑菌酯的创制经纬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运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发现杀菌剂唑菌酯(SYP-3343)的过程:以取代吡唑环替换丁香菌酯结构中的香豆素环,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发现先导化合物(2),通过优化研究发现多个高活性化合物,最终发现了(E)-2-(2-((3-(4-氯苯基)-1-甲基-1H-吡唑-5-基氧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唑菌酯(SYP-3343),其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蔬菜和作物的多种病害如霜霉病、稻瘟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SYP-3343具有明显的杀虫、杀螨活性,可达到病虫兼治之目的。已于2009年获准临时登记。  相似文献   

14.
24%氰氟虫腙SC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4%氰氟虫腙SC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24%氰氟虫腙SC对稻纵卷叶螟1-3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14 d,每公顷用24%氰氟虫腙SC 450、600 mL、24%氰氟虫腙SC 450 mL 有机硅150 mL、24%氰氟虫腙SC 450 mL 40.7%毒死蜱EC 600 mL 有机硅150 mL处理的保叶效果为87.25%~98.38%.对稻纵卷叶螟4-5龄幼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24%氰氟虫腙SC.750 mL/hm2,药后7 d,防治效果97.18%.在该试验条件下,24%氰氟虫腙SC各处理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2,4’-二氟二苯酮和锍盐(CH3)3SHSO4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1-(2-氟苯基)-1-(4-氟苯基)环氧乙烷。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钾、甲醇和2,4’-二氟二苯酮的物质的量比为6∶1.25∶1,反应温度45℃。以2,4’-二氟二苯酮计,产品收率为91.23%,含量为97.45%。  相似文献   

16.
氟氰菊酯(Flucythrinate)是八十年代中期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高效广谱性拟除虫菊酯,其对棉花、果树、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杀虫活性优于氰戊菊酯和氯菊酯,并有显著的杀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3-氟溴苯、对溴苯腈、丙基环己基甲基氯等为原料,经过格氏反应、Suzuki反应、Witting反应、氢化反应等7步反应最终合成出化合物2,6-二氟-4-{3-氟-4'-[1-甲基-2-(4-丙基环己基)-乙基]联苯}苯基二氟甲氧基-3,4,5-三氟苯〔化合物(Ⅶ)〕,其中格氏试剂与对溴苯腈的反应中溶剂选择二甲苯;锂化反应制备硼酸中,锂化反应时间选择2 h;纯化后目标产物气相色谱纯度为99.7%(熔点82.9785.04℃),总收率约为30%,其结构经IR、1HNMR及GC-MS确证。该化合物添加到液晶的基础配方中,能提高配方的双折射率(Δn),降低其阈值电压(Vth)。  相似文献   

18.
氰戊菊酯(敌虫菊酯,戊酸氰醚酯)的化学名称为(RS)-2-(4-氯苯基)-2-异丙基乙酸(RS)-2-氰基-3-苯氧基苄酯。据介绍近年来已在很多国家施用于几十种作物,极低剂量就相当有效地防治食叶和食果害虫,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还报道了在蔬菜、水果、粮食、棉花等作物上的残留及测定方法,但在茶叶上的残留量测定资料却少见。  相似文献   

19.
明确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甜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甜豌豆白粉病为防治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检测2种药剂对其防治效果。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甜豌豆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92.60 g a.i./hm22次施药后的防效为98.61%。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甜豌豆白粉病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甜豌豆白粉病的优良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以4-溴-2-硝基三氟甲基苯、铜粉为原料经Ullmann反应,得到4,4’-双(三氟甲基)-2.2’-二硝基联苯,钯碳催化还原合成得到4,4’-双(三氟甲基)-2.2’-二氨基联苯,再以5%Pd/C为催化剂,H2为还原剂,在乙醇中将4,4’-双(三氟甲基)-2.2’-二硝基联苯还原得到4,4’-双(三氟甲基)-2.2’-二氨基联苯。4,4’-双(三氟甲基)-2.2’-二氨基联苯的总收率为81.3%,纯度为99.5%,APHA值小于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