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一个艺术家某种风格的形成,都和美术史学家们所说的美术发展的诸多外在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尤其是和他所身处的文化环境之间。所以,我们在讨论某个艺术家风格的形成时,必须要考察其周遭的环境与文化的特色,不能将其仅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在这里,笔者以日本战后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为例,说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2.
每个摄影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而他的偏好则是伦勃朗油画般的感觉!追求完美的光影效果,将画面营造出厚重而又细腻的油画效果是他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至2011.09.01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贾斯培琼斯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甚至被列为与丢勒、伦勃朗、戈雅、蒙克和毕加索等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版画家之一,2011年他还在美国白宫接受了“总统自由勋章”。这个展览首次展现了琼斯最新的作品,尤其是一组他一年半前开始创作的作品,这组作品由两幅绘画、十幅手稿和两幅版画共同组成,十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人类艺术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伦勃朗为后世留下了100多幅自画像,这些自画像如同自传一样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的写照。文章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可以看到随着人生境遇的变化,自画像也出现了一些改变。伦勃朗通过自画像来审视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阐述了当代首饰艺术的风格与类型化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风格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而类型化的创作手法是一个动态的、具有生成性的概念,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创作手段。风格与类型化需要在创作实践中区别对待,正确理解和处理风格问题以及类型化问题,是新时期首饰艺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阐述了当代首饰艺术的风格与类型化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风格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而类型化的创作手法是一个动态的、具有生成性的概念,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创作手段。风格与类型化需要在创作实践中区别对待,正确理解和处理风格问题以及类型化问题,是新时期首饰艺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家眼中绘画语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他的绘画语言一定独具风格。绘画语言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玩意     
正巴洛克风格头饰尽显奢华剪纸艺人Asya Kozina参照了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装饰假发的风格,创作了一系列华丽的头饰,以此向史上最奢侈、最具风格的潮流趋势致敬。艺术家在2015年时曾用纸作为创作媒介创作了服装系列作品,如今这个假发作品是他进行的第二次尝试,通过向高高的纸作品里加入工业化和社会进步的符号,艺术家增添了一种额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艺术家为同样内容的线条画作品绘制多种风格的副本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鉴此,提出一种将现有样本线条风格迁移到目标图中的方法。与已有的算法相比,该方法只需一根或数根样本线条就能够进行风格的迁移,并且在风格迁移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对参数的调整灵活地控制结果线条几何与其他视觉风格的夸张程度。最后给出若干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马西默·吉亚康多(Massimo Giacon)是一名涉及设计、连环画、艺术和音乐的艺术家,被称为意大利现代漫画之父。他将漫画的风格带入到设计中,使作品充满了趣味性与故事性。马西默·吉亚康多,1979年开始定期在《Frigidaire》,《Linus》,《Alter》《Dolce Vita》《Cyborg》《Nova Express》和《Blue》等脍炙人口的漫画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他迅速成为奇异派的漫画代表人物。1980年,他成立了独立乐队,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1981年,他与Vittore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10月的《纽约时报风格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Style Magazine)中,奥古斯登·巴勒斯(Augusten Burroughs)这样描述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与这位艺术家的会面展现了他本人正如同他所拍摄的照片一样,完全是才华横溢的,令人惊惶的,以及令人心碎般地深情"。1939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摄影师埃格尔斯顿被认为是过去几十年中的摄影界的领头羊。1960年中期开始,埃格尔斯顿开始从事彩色摄影的实  相似文献   

12.
生命形式本与艺术形式存在一定的同构性,艺术家对人生有何种体验,便会有何种生命形式,最终也就会创作出与之相一致的艺术形式与风格的作品。艺术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水乳交融为物态化的作品.所以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生命体验和生命形式的真实映射。欣赏者从中能够感悟到他们生命意识的流动和生命形式的闪现。法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画家柯罗。通过他的画作。向我们传达出画家诗意化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形式。诗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诗化的人生是生命本体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茂本最近一次来到中国,是作为特邀艺术家参加李宁运动系列举办的“Say No To Limits”在北京798的活动,现场还有他为其系列创作的墨画,服装上也印有这个刚韧有力的作品。该艺术家将其特有的墨画技巧用来融合新的风格,就像是水墨涂鸦,他可以一气呵成,并且让人物通过他独特的手法而充满张力,将力量集中于墨所到之处。若说艺术是融会贯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家情侣自现代艺术诞生以来并不罕见。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Centre)的展览"现代情侣:艺术、亲密关系与先锋派"(Modern Couples: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t-Garde)"通过40对艺术家情侣的作品与文献,揭示出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联,不同于以往"男性天才艺术家和他的缪斯女神"的这种限定观念,女艺术家同样从她们的艺术伴侣那里获得灵感,缪斯的角色在先锋派艺术家情侣之间实现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艺术能为观者接受以致敬仰膜拜而百世流传,最本质的一点是艺术所表达的深深地感应了观者的心理。而这之间的过程就来自于艺术家将所感受到的人类情感予以坦诚的表达。席勒艺术在其一生中都彰显着坦诚,不论选材还是绘画表达方式上都是一种诚挚的心态。19世纪末,他在人类灵魂孤独无助时,让人类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他将慎微觉察到的人类灵魂图谱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虽然生命短暂,却在人类心理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艺术展推荐     
新·朦胧主义展 提起“朦胧体”这一特殊的日本绘画风格,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其起源可追溯到一个世纪前之久,指明治时代后期出现的一种不使用传统线描或无明确轮廓线的日本绘画风格。本次展览就是以此类历史风格构想为前提,集结了来自4个国家的当代艺术家作品,旨在对“朦胧主义”绘画进行一次具世界意义的新探讨。参展艺术家包括王舒野、杭春晖、吴强、朱建忠、ElizabethAIlison、柳根瀑、兄玉靖枝、中野弘彦、宫潭男爵这9位艺术家。同时,包括部分宋元时期的作品(由故宫博物馆提供的复制品)。  相似文献   

17.
数码城市     
纽约NewYorkWi-Fi骑上自行车 美国新闻网站News.com最近报道了纽约的艺术家尤里·吉特曼。这是一位热衷于电子艺术的艺术家,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无线新兴媒体艺术家”。在2003年奥地利的“电子艺术节”上,他就曾与美国另一位艺术家卡洛斯一起以网络作品  相似文献   

18.
正继1997年"沃霍尔:魅力、风格、时尚"(The Warhol Look:Glamour,Style, Fashion)展的精彩之后,美国惠特尼美术馆在长达21年的时尚版块空窗之后,策划了一场全新风格和体验的时尚展览——"Eckhaus Latta:拥有"(Eckhaus Latta:Possessed),当时尚和当代艺术之间的界限被模糊,艺术家与设计师之间的界定被弱化,消费文化如何影响商店和  相似文献   

19.
年轻艺术家张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四画室,摄影与电脑技术只是他用于艺术创作的另一种手段,他的每一张绚烂、华丽的作品背后,都透露出无以名状的痛苦与绝望。摄影发展到今天,早已不仅仅是对事件、风景和人物的记录再现,与架上绘画、装置甚至行为的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严肃艺术形式,它所依托的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美感,更多是在打破传统的审美模式,对刚刚涉及这类作品的读者而言,可能会有理解上的障碍和阅读上的不适,其实这些都没有关系,"视觉实验"这个栏目,本身就是在探讨不同风格的影像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华大地的瑰宝的中国水墨画,以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风格独到在世界绘画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开始,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见面,使得水墨画受到挑战。中国艺术家纷纷改革创新水墨画,其中吴冠中的艺术形式颇为清新与巧妙。他将水墨画和西方油画的技法兼收并蓄,创做出来一批风格鲜明,非常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他的水墨画并不是直接用水墨在宣纸上画油画里的几何透视和人物光影,也不是简单的油画颜料去画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在他的画中,我们能看到独特的绘画语言与极强的形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