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大开间高层商住楼楼面施工中,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并首次应用塑料波纹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彭冬海 《云南建材》2011,(9):240-242
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某商住楼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施工技术原理特点作了分析,同时详细的介绍了平板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供同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建虹  田华峰  余智敏  刘勇 《建筑技术》2002,33(12):894-895
某30层商住楼 ,1~4层为裙房 ,5~30层为住宅。为取得隐梁隐柱效果 ,住宅房间均采用预应力楼板和异形柱。试验楼层板厚160mm ,C40混凝土。采用无粘结后张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筋为强度等级1570MPa的无粘结钢丝束(7 P5) ,张拉端锚具采用夹片锚 ,固定端采用挤压锚。预应力筋距墙边或梁边1m起均匀布置 ,张拉控制应力为1178MPa。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竖向构件刚度较大且与楼板刚性连接时 ,竖向构件对楼板平均预压应力的影响。1试验的设计和数据采集本工程的楼板预应力筋为双向布置 ,但为研究方便 ,试验仅考虑…  相似文献   

4.
黄坚 《广东建材》2008,(6):121-123
根据本人在华银苑商住楼工程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谈谈本人对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优点及应用状况的看法,对高层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后张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伍远明  周伟 《施工技术》2000,29(12):26-27
昆明市金碧路 E- 0 3商住楼地下 1层、地上 16层。其中 1~5层为商场 ,6~ 16层为住宅。7~ 16层楼面、屋面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 ,标准层高 2 .90 m,最大板跨度为 9m× 9m,C40混凝土 ,板厚 2 0 0 m m,采用 186 0 MPa、j15 .2 m m高强无粘结钢绞线 ,板中预应力筋按跨中板带和柱边加密板带进行布置。预应力筋固定端采用 OVM15 - 1P型挤压锚具 ,张拉端采用OVM15 - 1型单孔锚。预应力施工面积约 12 0 0 0 m2 ,预应力筋布置如图 1所示。本工程由云南预应力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承担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图 1 预应力筋布置示意1 工…  相似文献   

6.
李振宇 《广东建材》2009,32(6):151-153
预应力筋因其具在大跨度少梁楼板结构中能扩大净空,减少配筋,已经在商住楼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材料准备、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加工、预应力筋的铺放及混凝土浇捣、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封锚等方面对高层商住综合楼梁板结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某高层商住楼采用大跨度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扁梁一大平板楼盖体系,在其加固改造过程中涉及到无粘结预应力楼板开洞.在楼板拆除时应考虑楼板开洞后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以及预应力筋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过采用SAtr2000计算分析,得到各施工阶段楼板的内力和变形,据此制定粘贴碳纤维法加固周围楼板,之后进行预应力筋放张、楼板拆除作业,详细介绍了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通过合理的施工,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林植成  何秉辉 《工业建筑》2005,35(Z1):749-750
利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使住宅空间更为灵活。同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对克服混凝土开裂很有帮助,且施工方便。本工程注意选择配套锚具及张拉设备,控制张拉应力及伸长率,使无粘结预应力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砼在商住楼中的具体施工应用,着重介绍了预应力筋张拉步骤和张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金桥S4公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金桥S4公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和经验 ,提出了住宅设计中采用板柱结构体系结合预应力技术可以改善建筑的使用功能 ,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兰州光辉布料商厦工程中框架主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楼板及次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介绍了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综合应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兴建的实验楼为减少结构层高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中楼面框架梁采用无粘结框架大梁,楼面板采用160mm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连续双向板,屋面板采用180mm厚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板,屋面大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梁。在设计中,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计算的文献较多,在规范及有关规程中也有所体现。但对于预应力砼结构的使用性能特别是有粘结及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的挠度计算方法,国内很少有文献涉及到。为了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挠度计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作者在东南大学预应力工程研究所做国内访问学者期间.在吕志涛教授及孟少平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三根无粘结  相似文献   

13.
推导了将曲线无粘结预应力束视为位移变量直接求解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单元的有限元列式,并对用于试验的2根无粘结和2根有粘结的预应力混凝土钢连续组合梁进行了分析,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无粘结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略小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组合梁,其原因是组合梁内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低于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而在负弯矩区采用直线配束或曲线配束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这两种常用的预应力做法 ,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结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金城国际广场商住楼工程由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设计,该工程是群体工程,由A座~D座4个单体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136万M^2。为满足需要,本次设计中采用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裙房的部分框架及连续梁采用有粘结高效预应力结构。  相似文献   

16.
1 工程概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楼面结构是我国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被列为我国建筑业重点开发与推广的项目。金华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采用双向梁板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是我省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成功的又一例,为大跨度梁板推广使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在施工工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笔者结合某商住楼的工程实例,阐述自己是如何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在施工前、施工中进行质量监督的。  相似文献   

18.
郑文忠  刘铁  王英 《工业建筑》2002,32(9):79-80
哈尔滨市二建公司自有生活区B1栋住宅为一 18层高层建筑。为使该住宅室内无柱楞 ,竖向构件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窄肢剪力墙 ;为尽可能使室内无梁壳 ,楼盖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边梁宽度与窄肢剪力墙厚度取同。介绍了该住宅的建筑及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分析方法及有关设计计算结果。可供设计建造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广场坐落于市中心,建成以后为某市的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分为A、B两座塔楼,其中A座塔楼为框筒结构,8层至28层为商住楼,结构平面为八角形,楼板因层高及变形控制要求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青岛中银大厦部分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的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以及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对快速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