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当前库区城镇快速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汲取三峡小城镇传统地域空间形态的内涵,通过对库区当代小城镇街道与院落空间再创造的设计构想,探索库区小城镇建设"渐进"式城市设计与实施建设思路,丰富库区城镇旧城改造与新城迁建中的城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街道环境对传统小城镇的发展和城镇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为切入点,分析传统小城镇街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宝塔街的街道景观修缮的优点,提出一些街道景观整治思想和方法,希望全面有效地改善传统小城镇街道景观环境,积极推动传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路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陆路交通枢纽的完善;街道不仅是汽车交通占主导地位的交通空间,而是将街道生活与街道交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往空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水平的迅猛发展,过境公路逐渐转变为城镇的街道空间,但过境公路的各项道路标准都不足以满足城镇居民的街道使用需求,因此造成了干线交通影响城镇安全、城镇发展阻塞干线交通的局面。随着小城镇与过境公路的矛盾日益突出,小城镇过境公路改为镇区街道的设计问题便引起了设计者的关注。旨在对公路设计与街道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针对公路和街道各个设计重点,从技术标准层面和城市设计方面来分析它们的设计差异并进行总结,这可以为过境公路改造为镇区街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小城镇的建设,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对我国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城乡规划工作者的长期实践,我们注意到在我国目前的城镇建设规划及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本文结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改造的经验以及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以及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偏差的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以城口县的城镇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空间生产理论、小城镇文化建设理论,运用定性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研究了文化建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城口县城镇文化建设的环境条件,总结概括城口城镇文化建设的模式,提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城镇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通过建设"文化+"模式,主要途径包括构建系统的城镇文化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和建设文化体系,总结概括了城口县以城镇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打造小城镇的文化软实力的经验教训,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文化建设和地域特色文化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从区域的角度着手,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其次小城镇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第三小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城镇建设环境保护规则,第四还要依靠科学技术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对城镇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已有城镇格局的陕北河谷川道小城镇内涝明显,弹性应对的水适应景观能够有效改善内涝,在对城镇内涝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陕北传统雨水利用经验,从宏观镇域识别和保护生态基底,中观镇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微观居住组团布局雨水设施三个层面提出景观设计策略,最后结合河谷川道小城镇设计案例进一步验证,以期通过对现有城镇景观格局的改造策略研究,实现不同尺度下城镇雨水层层滞蓄,提高城镇水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寻甸县仁德镇为例,研究昆玉红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转型发展策略。对其发展定位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建立SWOT矩阵,确定其转型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即充分挖掘其民族文化内涵,依托旅游产业和新型工业,把仁德镇建设成为宜居城镇、旅游城镇和新型工业城镇,为经济带上其他二十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小城镇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9.
川渝山地小城镇地处山地地区.川渝山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下而上”自发地创造了高度复合,多维的.集约的,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山地特色城镇形态。通过探寻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特点,力图为规划建设21世纪的富有山地地方特色的川渝山地小城镇形态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10.
政府提出的“美丽中国”执政概念把城镇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对城镇规划研究从借鉴国外城镇规划研究、规划方法与理论以及应用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小城镇特色建设和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