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葫芦素矿井特大型箕斗装载硐室的结构和地质条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深井特大型箕斗装载硐室结构稳定机理,得到了硐室开挖后的应力变化规律和塑性区范围的扩展规律,提出了硐室的初次支护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支护前后位移场的变化规律,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井壁预加固与箕斗装载硐室初次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井壁和硐室变形,保证了动态施工期间的井壁和硐室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红庆河煤矿主立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速度,根据特大型箕斗装载硐室断面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硐室施工采用分段、分层掘进,锚网索喷复合支护,模板拱腿进行图形定位,并根据定位进行材料计划和加工。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及施工准备阶段图形定位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施工工序,实现了工程安全、保质、快速施工,对类似条件特大型装载硐室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石拉乌素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中,采取了立井井筒冻结段双层井壁中的特大硐室施工方法。采用此方法仅用33 d便完成了箕斗装载硐室的施工,避免了井筒硐室段多次分段套砌内壁的繁琐转换施工工序,减少了井筒内壁接茬缝。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又缩短了施工工期,效率高,投入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6,(3):198-201
为了保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的安全与稳定,评价其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的合理性,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红庆河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围岩和砌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规律。结果表明:箕斗装载硐室水平受力不均匀,两侧山墙受力要小于其余侧壁;砌碹支护结构数值模拟法向应力极值为4.13 MPa,切向应力极值为1.77 MPa;现场监测靠近下部硐室迎面弧墙内排钢筋应力最大,数值为72.0 MPa,远小于钢筋设计强度值;监测期内该箕斗装载硐室是安全稳定的,砌碹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蔡振雷 《中州煤炭》2002,(4):29-29,33
通过对焦作古汉山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经验的分析 ,探讨了在软岩中大型硐室的施工技术及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箕斗装载硐室采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在国内尚属首次。介绍了邢东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中,采用该项支护技术缩短工期,节约费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陈志勇  姚直书  何超 《煤炭技术》2014,(10):307-30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矿箕斗装载硐室原支护结构与优化支护结构进行对比受力分析,来确定优化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优化支护结构的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观测和分析装载硐室的变形情况,确保箕斗装载硐室安全稳定,为优化支护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李村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断面大、跨度高的工程特征,结合设计支护方式及井筒基岩段施工工艺,将箕斗装载硐室分上、中、下三部分与井筒同时施工.实现了安全、快速、优质、高效施工,积累了硐室快速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采用锚网喷+锚索+工字钢桁架+混凝土联合支护,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硐室的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及经济效益。(2)硐室施工前对上下段井壁进行注浆及钢结构加固,是保证硐室开口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3)进行硐室围岩矿压观测,掌握硐室围岩动态及其规律,为施工支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祁南煤矿箕斗装载硐室的破坏机理及修复加固方法,对大硐室施工过程中锚注法的作用作了简要说明,同时为大硐室施工提供了最佳支护时段的简单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洪停 《山西煤炭》2004,24(1):44-46
介绍了煤巷高压防水闸门(墙)硐室的设计与施工。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建成安徽祁东煤矿4.8MPa煤巷高压防水闸墙硐室,总结了设计与施工中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引江河二线船闸工程,基于ABAQUS建立了船闸地连墙板桩结构三维有限元整体分析模型,开发了相应的FRIC子程序模拟地连墙和土体的相互作用;分11级连续模拟了船闸施工期5个不同典型阶段的锚碇桩、地连墙的内力、变形以及锚杆的内力变化,并将有关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取得了较好的一致;对锚杆的布置高程和闸室土体的开挖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整体分析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施工期不同阶段锚碇桩、地连墙的变形以及锚杆的内力变化情况;闸室土体的开挖过程对地连墙和锚碇桩的变位影响较大;锚杆布置在泥面到闸顶高度的2/3位置时墙体变形和内力最小。  相似文献   

13.
郓城煤矿在副井井筒深部含水层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防止了止浆垫上浮破坏、井壁被注浆破坏等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井筒井壁和探水预注浆施工的安全,取得了很好的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弱胶结软岩地层相邻大断面巷道合理间距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相邻巷道开挖扰动和爆破振动对已有巷道影响的理论分析, 推导了相邻大断面巷道合理间距的确定公式。以麦垛山马头门硐室与主变电所巷道间距设计为依托, 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变间距多个模型的开挖扰动影响, 以确定其巷道间距。研究结果表明, 麦垛山马头门硐室与主变电所巷道间距的理论计算值应不低于36.6 m;数值分析发现当巷道间距为40 m时, 马头门硐室与主变电所巷道中间围岩的应力场已接近原岩应力, 巷道围岩位移场与塑性区基本趋于对称稳定, 马头门硐室支护荷载与未受影响前基本一致。利用上述研究成果, 综合现场施工状况, 最终确定其间距为40 m。工程施工后硐室与巷道稳定, 验证了在软岩地层中该巷道间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郝先虎 《煤炭技术》2008,27(6):151-153
快速治水方案,简便易行,使用较少的设备和人员,就可以把水量和治水费用控制为最低,同时可以有效的消除立井施工过程中水的影响,既能为井下工作人员创造出更好的施工环境,又能提高了井壁的表面质量,还能缩短井筒工程的工期。  相似文献   

16.
软破围岩中浅埋大跨人防工程锚固综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对该工程围岩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并确定围岩类别,以锚为主。施工中对开控顺序进行调整,对锚索、锚杆注浆工艺进行改进,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头门是矿井的咽喉部位,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在马头门硐室开挖过程中,其受力状态十分复杂。尤其是对于千米深的立井,处于高应力下的围岩受多次施工扰动,应力集中严重,围岩应力往往会超过岩石强度,可能会引起马头门硐室围岩失稳,造成支护结构破坏,甚至危及马头门硐室处上下段井壁结构的安全。为此,开展了副井马头门围岩收敛变形监测工作,并基于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对马头门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补强设计。  相似文献   

18.
苗明义 《矿冶工程》2013,33(3):31-33
对某大型低品位钼矿山Ⅳ#采空区顶板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较好, 可采用空区顶板硐室爆破崩落的方式处理该空区, 顶板硐室爆破工程实施的关键在于确定最佳安全施工厚度。根据矿山实际, 首先采用经验公式法确定了空区最小垫层厚度和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小安全施工厚度, 最后布置了炸药硐室、计算了炸药量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实践表明, 顶板硐室大爆破是一种安全可靠、投资省、高效的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法, 大爆破达到了预期处理效果, 恢复了采空区下方的地采作业。  相似文献   

19.
新集三矿为使矿井生产能力由设计0.3Mt/a提高到0.6Mt/a,对风井进行了延深改造。风井延深工程中的箕斗装载硐室设计较复杂,施工难度大且占用建井工期时间较长。为缩短建井工期,打破了常规的施工方法,利用箕斗装载硐室联络通道,与井筒延深立体平行施工了箕斗装载硐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矿井水害有多种,解决水害的方法也不同,在分析矿井水害的来源及安全承受水压的基础上,依据《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煤矿防治水设计规范》,采用挡水墙来解决矿井水害.挡水墙的主要作用是堵截过水通道,防止邻近矿井或本矿井的大突水点向本矿井突水,作为解决矿井水害的一种方法,有施工工艺简单、不受场地限制、便于施工的优点,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