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思清 《矿山测量》2013,(3):21-22,59
文中通过对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开采损毁现状及特殊区域生态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预防控制措施及治理措施相结合的煤矿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和煤炭开采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实施、合理配置复垦区土地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及建设和谐矿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娜  范玉芳  辜李仁  陈桂斌 《现代矿业》2016,32(10):159-165
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挖损、压占和塌陷等都将损毁矿区土地,随着开采的持续发展,损毁土地的数量也将持续增加。为了有效减少因煤矿开采产生的土地损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某投产煤矿土地已损毁情况,依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以概率积分法计算出地表移动变形值,预测了矿区土地拟损毁情况,确定出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开采中的土地复垦措施及工程设计,安排了土地复垦工作计划,为煤矿后期的复垦工作提供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桥二矿动态塌陷区预复垦治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皖北矿务局刘桥二矿开采塌陷对土地破坏影响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矿特点的动态塌陷区预复垦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开采给人类提供财富的同时,也给矿区生态系统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复垦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简要分析了矿业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内外金属矿山土地复垦的现状.在介绍4D的特点和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对4D应用于金属矿山土地复垦各个阶段的方法做了阐述,并对利用DEM进行尾矿库地址的选择方法做了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土地复垦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方法.经过分析认为将4D应用于金属矿山土地复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戎震东 《煤》2012,21(2):34-36
结合煤矸石的性质和风化特点,对矸石回填采煤塌陷区的生物复垦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矸石复垦土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提出了多种矸石复垦土地的改良方法和治理措施,对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由于单一厚煤层和多煤层的长时间无序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非稳沉区及积水区,致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若不及时治理则会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复垦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本着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与“防治结合”的理念,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动态预复垦从原理、优势、关键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动态预复垦的整体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法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动态预复垦能够将采矿与复垦有效结合,通过合理分区、科学确定标高、表土有效剥覆等手段,可有效保护和利用浅部耕作土层的土地资源,缩短土地恢复治理时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河南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常秋玲  康鸳鸯 《中国矿业》2006,15(11):43-45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煤炭开采区基本情况和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分析,提出了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是进行煤矿塌陷区治理的重要措施。采煤塌陷区以土地复垦为主,结合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进行土地复垦,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对于缓解矿区及周边的人地矛盾,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矿山自然条件、用地类型、地质环境,结合矿山占地类型和土地损毁情况,确定土地复垦评价和复垦方向;对土地压占、塌陷破坏区域提出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土地复垦覆绿工程和土壤改善措施;进行地质环境问题恢复和改善,降低矿山开采对矿区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大型煤矿项目开采沉陷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对该矿区的塌陷区治理方法进行技术总结,制定合理的沉陷区治理措施,利用煤矿生产运行时自身产生的煤矸石对沉陷区进行土地复垦,对该煤矿治理技术和复垦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中简述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几种危害,并提出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治理措施。着重介绍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措施、矿区绿化措施以及生态矿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