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力学测试、透射电镜等分析,研究了自然时效和80、100、120℃预时效处理对6111铝合金板材人工时效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后经过预时效处理的板材人工时效硬化响应明显高于自然时效处理的,预时效温度120℃的在人工时效阶段强化效果高于预时效80℃和100℃的,人工时效时间越长硬度值越高;在人工时效温度为200℃时达到峰时效所需时间最短,在过时效状态合金材料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人工时效温度200℃时软化效果更显著。自然时效会抑制人工时效过程的强化性能,随自然时效时间的增加,人工时效硬化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时效铝合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时效(区时效、相时效、集聚时效)制度。集聚时效在稍微降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获得最大强度的相时效比较)的情况下,可使抗腐蚀性及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对B95、B93及  相似文献   

3.
消除大型铸锻焊件残余应力的几种时效工艺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自然时效、振动时效、爆炸时效、热时效及热冲击时效等时效处理工艺方法.比较了这几种工艺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及对工件残余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末端淬火试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时效对7085铝合金厚板淬火引起的不均匀性影响。结果表明:峰时效和过时效前进行长时间的自然时效提高厚板的均匀性,自然时效、峰时效、过时效、自然时效+峰时效和自然时效+过时效后,两端硬度下降率分别约为3.5%、8.6%、7.8%、5.3%和5.2%,硬度与冷却速率的对数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淬火速率的减小,冷却过程中平衡相的数量和尺寸随之增加,导致厚板不均匀,峰时效和过时效前的长时自然时效有利于慢速淬火处稳定GP区的形成,最终得到数量更多、分布更均匀弥散和尺寸更细小的强化相,从而减小两端的硬度差值,降低淬火引起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维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 7A99合金在室温自然时效不同时间及后续人工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自然时效对7A99铝合金硬化率影响较大,自然时效时间在0~96 h时,合金的时效硬化率较快,之后随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提升缓慢.淬火态、自然时效96 h和自然时效720 h的合金达到峰值硬度所需的时间分别是10、30和22 h.合金经不同时间自然时效后进行120℃x24 h人工时效,发现自然时效96 h后合金的强度存在明显下降,之后随着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强度开始回升.DSC分析计算出合金η′相的形成激活能在淬火态、自然时效96 h和自然时效720 h 分别为 106.3、120.2和 114.4 kJ/mol.  相似文献   

6.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工艺对2219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时效时,合金时效响应缓慢,长时间处于欠时效状态,力学性能偏低,在150、165和175℃时效时,由于GP区和θ″相的叠加效应,时效强化曲线呈现双峰特征,时效过程分为欠时效、峰时效和过时效3个阶段,且随着时效温度提高,响应速度加快,到达峰值时间缩短,断后伸长率下降;综合考虑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2219铝合金适宜的时效工艺为165℃×24 h,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分别为412.2 MPa、310.8 MPa和7.9%。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时效条件下电极化曲线图特征,研究了自然时效、峰时效、欠时效、过时效态的Al-Zn-Mg-Mn-Sc-Zr合金的腐蚀形貌及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和剥蚀敏感性,分析了合金腐蚀敏感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Al—Zn—Mg—Mn—Sc—Zr合金内部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合金晶间腐蚀性能随组织变化,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的顺序为:自然时效〉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Al—Zn—Mg-Mn—Sc—Zr合金的剥蚀敏感性与其晶间腐蚀敏感性基本一致,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剥蚀性能逐渐提高。极化曲线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该合金的腐蚀倾向减小,抗腐蚀性能逐渐提高;峰时效态与过时效态合金的腐蚀敏感性差异不大,但欠时效态合金抗腐蚀性能明显比自然时效态合金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双级时效对7050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及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的方法,研究了7050合金挤压带板的单级时效、双级时效及两级时效之间处理条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合金在120℃时效有很高的抗过时效能力,抗拉强度超过619 MPa,但电导率较低仅为32.3%IACS;采用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65℃的双级时效,合金可获得强度为551 MPa和电导率为40.6%IACS的配合;双级时效过程的两级时效之间处理条件对合金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间断时效和第一级时效后快冷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强度;经过第一级时效后空冷再进行165℃、16 h时效,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559 MPa和40.2%IACS。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三因素对Mg-5. 0Sm-0. 6Zn-0. 5Zr(质量分数,%)合金组织、散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合金组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固溶时间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合金散热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最显著的为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和时效时间影响相对较弱。采用固溶温度520℃、固溶时间4 h,时效温度180℃、时效时间40 h的热处理工艺能使合金获得较好的散热性能。采用固溶温度520℃、固溶时间8h,时效温度200℃、时效时间10 h的热处理工艺能使合金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而采用固溶温度520℃、固溶时间4 h,时效温度200℃、时效时间40 h时,合金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显微硬度计、光学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2519铝合金在180℃下的时效特性及不同时效状态对合金的抗晶间腐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19铝合金在180℃时效时具有三阶段时效特性,达到峰值时效时间为12h。欠时效状态下合金有明显的晶间腐蚀,而峰值时效和过时效状态下晶间腐蚀不敏感。欠时效状态下,晶界析出相呈连续链状分布,晶界上无沉淀带较宽;而在峰值时效和过时效状态下,晶界析出相呈离散分布,无沉淀带较窄,晶间腐蚀是作为阳极的贫铜区发生腐蚀形成溶解通道所致。  相似文献   

11.
因瓦合金强化途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强化机理.总结了高强度低热膨胀合金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达到的水平,对高强度低热膨胀合金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强韧化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半固态成形细晶强化、变质处理细晶强化、快速凝固细晶强化及热处理强化等方面阐述了目前镁合金强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强韧化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强化机理.指出铁合金强韧化处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是通过电火花放电,将电极材料熔渗到基体材料表面,使该基材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得到改善。针对传统的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存在强化效率低、强化层厚度较薄等问题,探讨了一种新型强化设备的强化特点和将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概括了电火花强化设备、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该强化技术的在机械、航空、船舶和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并强调了在电力行业的重要应用尤其是汽轮机转子材料,并指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传统渗碳、渗氮及表面淬火工艺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基础上,简单综述了传统工艺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应用的工艺优缺点及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新型表面形变强化、高能束流表面强化、表面冶金强化、表面复合强化及表面纳米强化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表面形变强化中的喷丸强化工艺、高能束流表面强化中的激光表面淬火与电子束表面淬火工艺及表面冶金强化中等离子喷涂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表面复合强化技术和表面纳米强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尤其是将表面复合强化技术中的传统工艺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与新型工艺、新型工艺与新型工艺的多种复合工艺的相互结合及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固溶冷却方式对17-4PH马氏体不锈钢组织转变、强化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阐释了Cu析出相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析出规律及其对该钢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冷却方式下,Cu析出相的平均尺寸均在10~20 nm范围内。17-4PH钢的屈服强度随固溶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塑性损失变化不大,冲击吸收能量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降低,炉冷条件下的17-4PH钢的屈强比最低。17-4PH钢的强化机制主要为相变强化、析出强化及晶界强化,其中析出强化以切过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从变质处理细晶强化、稀土元素强化及热处理强化等方面阐述了目前镁合金强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不同强韧化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强化机理,指出镁合金强韧化处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徐慧  李天生 《金属热处理》2020,45(9):116-120
对Nb微合金化NM500钢经过930 ℃淬火后分别在210、240、270和300 ℃的低温下进行回火,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TEM对不同回火温度下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形貌、冲击断口形貌及其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30 ℃淬火,240 ℃回火时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化机理为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的综合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激光强化技术提高覆盖件模具寿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用于模具表面的激光强化加工系统及常用的强化图形和预处理方法 ,讨论了激光强化模具表面的硬化层深度和耐磨性能与激光强化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采用激光强化模具表面技术能大大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实心芯棒、开缝芯棒两种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方法对7050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7050铝合金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了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试验,对比分析了未挤压强化、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试样的孔壁应力、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试样铰削加工前后,孔壁最大残余压应力差值小于20 MPa;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后试样孔壁形成的残余压应力能够抵消部分受载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实心芯棒孔挤压强化试样的中值疲劳寿命是未挤压强化试样的1.46倍,开缝芯棒孔挤压强化试样的中值疲劳寿命是未挤压强化试样的1.52倍;芯棒直接孔挤压强化减小了疲劳源数量,缩小了疲劳裂纹扩展区的疲劳辉纹间距,提高了试样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零件的表面性能,利用DM7132型精密电火花成型机,采用不同的电火花强化工艺,以硅作为强化电极在45钢表面形成一层非晶态合金强化层.用XRD、SEM等检测手段分析了电火花表面强化层成分、形貌、组织结构和性能,并通过摩擦磨损和腐蚀试验分析了强化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其它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选择较小的峰值电流获得的表面质量较好,并在基体表面形成了10μm左右的非晶态合金强化层,强化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