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以武汉市昙华林-胭脂路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规划为例,介绍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模式,该模式通过对现状多种文化资源的分析研究,经过多重提炼、取舍,选择适合区块的文化主题,并以之为"源",以城市空间环境的改造为触媒,带动经济产业的复兴,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整体复兴.  相似文献   

2.
李昂 《居业》2015,(18)
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旧城改造中,城市的更新不应是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和大拆大建。文章以枫杨路街区更新改造为例,立足"场所精神"的营造,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旧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以清流县城凤翔街综合整治为例,采用“微改造”的理念,从建筑立面、道路空间、道路绿化、景观空间、市政设施、城市文化展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城市老旧街区综合整治的改造设计思路,论证“都市针灸”和“补丁式”策略的可行性;同时探索老旧街区微改造在提升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活力、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为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上海市老虹口北部地区保护、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改写 ,以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为例 ,介绍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旧区保护、更新与发展的规划目标、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北三道街的历史背景,结合"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模式,对比研究了北三道街与"中华巴洛式"文化街区的差异性,提出了北三道街的保护模式,即动静结合的模式,使街区既保留原有风貌,又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历史街区微改造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方式,在改造过程中融入城市文脉,展示城市历史与内涵,使文化扎根于城市环境中,是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主要方面。该文以"语境编织"为手法,以广州市北京南路历史街区改造方案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城市文脉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设计策略,将"语境编织"手法的具体内容做出阐释。这一策略对于以文化为背景的城市改造具有借鉴意义,有可能成为未来历史街区更新与发展的又一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应从博饼、南音、闽南茶以及街头音乐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中,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8.
以状元坊街区为例,通过对传统商业街进行深入解读,对状元坊街区的历史进行挖掘以及现状问题总结,提出老城区传统商业街的复兴路径"一方式三要素",即自主更新,共筹操作的改造方式,建筑肌理特色保留、功能复合化、产业的文化植入改造要素,最后在状元坊核心区改造中进行应用,希望通过对状元坊街区的改造,使其摆脱老城区传统商业街衰败、覆灭的困境,早日走上城市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改造过程往往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街区的生活真实性。柳林明清街保留了许多历史民俗文化,比如需要原住居民传承与供奉的"盘子会"(1)等,因此保留原有的社会网络是延续其文化与生活的重点。文章采取多种调研方式,了解原住居民对街区的改造需要,从空间提升、业态整治、行为延续三个角度破题,以街区空间为依托,传承文化与生活。  相似文献   

11.
倪妍 《现代装饰》2015,(1):57-58
城市历史街区的角色和功能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有关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从历史遗产设计改造的视角,提出"让市井生活回归街区的景观改造"、"时尚商圈"二个代表性类型的历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案例,探讨历史街区生态景观如何进行特定地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再生途径。城市历史街区的角色和功能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有关历史街区景观设计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试从历史遗产设计改造的视角,提出"让市井生活回归街区的景观改造"、"时尚商圈"二个代表性类型的历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案例,探讨历史街区生态景观如何进行特定地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地下管线是街区内"新陈代谢"的重要通道。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是提高历史街区综合承载力的关键,是维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延续性的需要。文章以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多条道路地下管线改造设计的成功经验为依据,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管线改造设计的4个设计要点,即:管线对街区两侧建筑物基础安全影响、管线综合横断面设计、雨污分流改造设计和文化传统风格体现设计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晟 《城市住宅》2021,28(4):211-212
继棚户区改造后,政府针对城市老旧社区改造提出"以修代拆"的方式.对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进行保护整治,既要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信息,又要达到"以修代拆"的要求.为此,需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安全问题是骑楼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南宁市兴宁路、民生路整治工程存在着建筑安全、设计安全、历史文化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整体改造和风貌保护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唯一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发展的要素,承载历史文脉传承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焦点。三义街历史街区作为荆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老街"耳鬓厮磨"的邻里关系在街巷肌理被侵蚀的当下日趋弱化。本文通过对三义街失活边界空间的分析,结合针灸式改造研究,进而探讨"边界空间针灸"策略对于历史街区可能产生的良性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是目前城市设计及改造的重要议题。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手段,支撑街区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片区人群宏观特征识别、语义数据分析、POI数据分析定义街区提升重点及历史人文特征。通过改变街区内部分道路车行道的宽度及流量,打造适宜慢行的道路交通系统,配合衡复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提升,合理利用并展示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激发地区活力。以"梧桐-漫(慢)街"设计理念提出文化旅游的探访路线,打造衡复地区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7.
一,恩宁路是烫手的山芋 自2006年11月“恩宁路连片危破房改造”(renewal programme of Enning Road damaged buildings)项目作为广州“中调”(“中”指的是“中心城区”,“调”是指调整升级)首个旧城改造项目启动至今,其规划已经易稿数次. 2007年3月:恩宁路改造项目首次正式对外招商.开发建设计划将恩宁路改造更新后的街区定位为:消费街区和旅游中心. “纯商业用地”和“商业与文化、金融兼容用地”在未来为5.4万平方米,占总用地面积47.5%.这个“房地产开发”(real estate develop)式方案,引起剧烈反对声,刚公开便流产.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与风貌的展示窗口,具有传承精神文明、塑造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景观叙事策略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设计,能够强化使用者体验,增强街区的故事性与可读性,使街区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充分的表达。文章从理论出发,探究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叙事性景观设计策略,并以温州“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工程实践为例,分析了叙事性景观节点塑造与空间逻辑构建方法,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广州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改造规划项目为例,对岭南旧城的水乡形态及商住共享的传统街区格局,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使旧城的历史街区改造不仅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还能通过功能空间的再利用,从保护型改造模式转向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传承为目的的发展型改造模式,从中探讨岭南旧城历史街区的改造复兴之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体验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这一理论对历史街区的改造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方式。对"体验经济"这一经济理论的适用范围与历史街区的改造模式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