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6.8”洪水从8月4日开始,上游17座大中型水库均提闸泄洪,使衡水市受到三路洪水的袭击;北路滹沱河北中山行洪流量3400m^3/s,中路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行洪流量570m^3/s.东路卫运河行洪流量1780m^3/s。面对凶猛的洪水.全市人民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一道,全力以赴,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根治海河期间,泃河按10年一遇洪峰流量1080m3/s进行了治理。开挖了引泃入潮,引泃河水入潮白河下泄,设计流量830m3/s(5年一遇);在引泃入潮入口泃河下游建辛撞节制闸,设计流量250m3/s,一般洪水不再入蓟运河,超过5年一遇时辛撞闸行洪250m3/s,辛撞闸以上行洪流量超过1080m3/s,利用辛撞闸以上左岸分洪口门分洪入青甸洼。为渲泄鲍邱河洪水,引泃入潮与鲍邱河交汇点兴建了罗村渡槽,设计鲍邱河下泄流量178m3/s,设计水位9.9m。1980年,原廊坊市地区水利局,编制了“鲍邱河配套工程设计书”,曾纳入海河流域规划设计内…  相似文献   

3.
庞致功 《人民黄河》1997,19(3):24-26
1993年8月沁河下游五龙口站发生1060m3/s流量的洪水,统计频率为33%,属中常洪水。该洪水到达武防站时流量为624m3/s、水位为105.50m,与1954年3050m3/s流量的水位持平,比1982年同流量水位高0.8m,说明沁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幅度很大。经估算,原设防水位下的过流量已由4O00m3/s减少为2760m3/s。若目前沁河下游出现4000m3/s流量的洪水时,丹河口以下水位将高出设防水位0.8~1.3m,堤防工程已不满足防洪要求。调查分析表明,水位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主槽被农耕占用,博内多为高杆作物,河道行洪阻力加大。为了提高沁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丹河口至武防站平均河槽宽要保证490m,武防站以下440m,在此范围内严禁种植农作物。  相似文献   

4.
子牙新河献县站(文中指进洪闸和进洪堰,下同)原设计条件下,行洪设计标准50年一遇,闸下设计水位16.0m,行洪能力6000m3/s;校核标准按1963年型洪水,相当于250年一遇,闸下核核水位17.0m,行洪能力9000m3/s.子牙新河自开挖以来,为子牙河系的防洪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于牙新河献县站的行洪能力直接影响着献县泛区的防洪及规划,历经20多年后,现状情况下的行洪能力多大.这是人们关心的。利用献县站“96.8”实测洪水资料,可以较好地验证河道现状情况下原设计水位和行洪能力。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与比较献县站测流断面为复式断面,…  相似文献   

5.
子牙新河献县站(文中指进洪闸和进洪堰,下同)原设计条件下,行洪设计标准50年一遇.闸下设计水位16.0m.行洪能力6000m^3/s;校核标准按1963年型洪水.相当于250年一遇.闸下校核水位17.0m,行洪能力9000m^3/s。子牙新河自开挖以来,为于牙河系的防洪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子牙新河献县站的行洪能力直接影响着献县泛区的防洪及规划。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60年代末进行的大清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大清河北支新盖房分洪道设计流量5000m3/s;南支枣林庄枢纽以下枣林庄行洪道设计流量2300m3/s,赵王新河(包括赵王新渠)设计流量2700m3/s;东渡按“一水一麦”生产方式疏浚淀内大清河,设计流量200m3/s.开挖了中亭河小庙至西河闸段,设计流量100m3/s;下游独流减河设计流量3200m3/s,海河(西河闸)相机泄东淀洪水800m3/s;建成了枣林在、新盖房和独流进洪闸枢纽工程等。大清河中下游防洪工程已初具规模体系,防洪标准10年一遇。大清河中下游治理以来,经历了几次中小洪水。随着工…  相似文献   

7.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全长31km.两岸防洪圩堤115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由入江水道经高邮湖、邵伯湖下泄入长江。该行洪道以束堤漫滩行洪为主。保持设计行洪能力,对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保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第二期工程是一项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设计流量18m3/s,加大流量21m3/s。总干渠长99.62km,大部分穿行于丘陵、沟谷之中,地形条件复杂,防洪任务繁重。为了确保总干渠安全运行,免受洪水破坏,在工程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总干渠高程控制的需要,采用了多种型式的渠道泄洪建筑物,其中渡槽26座、暗渠46座、排洪涵洞26座和排洪渡槽61座,成功地解决了总干渠和大小山间河谷、行洪沟道之间的防洪问题,保证了总干渠的安全运行。景电二期总干渠上设置了多处排洪涵洞和排洪渡槽,用以渲泻流量不大的洪水。对总…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河期间,泃河按10年一遇洪峰流量1080m^3/s进行了治理。开挖了引泃入潮。引泃河水入潮白河下泄,设计流量830m^3/s(5年一遇);在引泃入潮入口泃河下游辛撞节制闸,设计流量250m^3/s,一般洪水不再入蓟运河,超过5年一遇时辛撞闸行洪250m^3/s,辛撞闸以上行洪流量超过1080m^3/s,利用辛撞闸以上左岸分洪口门分洪入青甸洼。为渲泄鲍邱河洪水,引泃入潮与鲍邱河交汇点兴建了罗村滤槽。设计鲍邱河下泄流量178m^3/s,设计水位9.9m。  相似文献   

10.
1滹沱河“96.8”洪水分析滹沱河黄壁庄水库以下有松阳河、小青河、汉河及周汉河4条支流,流域面积分别为180km2、74km2、248km2、172km2,其中松阳河、小青河、汉河为山区丘陵河道,周汉河为平原河道。据调查分析,“96.矿洪水各支流小河汇入津沈河的洪峰流量分别为:松阳河200m3/s,小青河100m3/s,汉河1100m3/s,周汉河100m3/s。各河洪峰与黄壁庄水库限泄流量过程遭遇而未能“错峰”。滹沱河实测大洪水3次,即“56.8”、“63.8”及“96.8”洪水。“638”黄壁左下泄6150m3/s,北中山实测4870m3/s;“96.8”黄壁庄下泄3656m3/s…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4):21-21
8月1日以来,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等地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中游的金沙江、大渡河、赤水河、嘉陵江、涪江、汉江等主要支流先后发生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8月5日8时,长江上游干流寸滩水文站水位涨至181.48m,超过警戒水位0.98m,相应流量51900m^3/s;三峡水库入库流量51000m^3/s,出库39100m^3/s;长江宜昌水文站水位50.97m,低于警戒水位2.03m,相应流量39800m^3/s。预计8月7日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可达56000m^3/s左右,为长江上中游干流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  相似文献   

12.
1993年6至7月,江西北部鄱阳湖水系普降大到暴雨,修河流域拓林水库最大入库流量9110m~3/s(约15年一遇洪水),为了与下游潦河洪水错峰,保证南浔铁路、国家公路干线及城市乡镇的安全,水库关闸错峰,减少下泄流量690m~3/s,取得了较大的防洪效益.本文通过对拓林水库洪水调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水库在工程管理、防洪调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即(1)移民问题影响了水库调度和效益发挥;(2)圩堤防洪标准低等问题不容忽视;(3)应科学合理进行水库调度.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迪那河支流红桥河防洪工程顺利建设,通过分析迪那河水文站工程区基本概况,对洪水"三性"和洪水的水库调节及沿程损失进行探讨,提出迪那河水文站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时设计洪水流量为825 m3/s,推算红桥河防洪段首的洪峰流量为357 m3/s,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汶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水利工程情况、暴雨洪水特性等,根据河道断面变化情况,系统分析了大清河的行洪能力,结论认为:大清河防洪能力可达11300m^3/s;行洪能力达到7000m^3/s是有可靠保证的。同时建议:①只要东平湖湖水在警戒水位以下,且黄河洪水与大汶河洪水不遭遇,当大汶河发生7000m^3/s的大洪水时,可不动用滞洪区;②近年来,东平湖泄洪能力有所提高,但还远低于设计水平,汛期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湖内低水位运行。  相似文献   

15.
关于洪泽湖校核洪水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乃聪 《江苏水利》2000,(11):24-25
1 前言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洪泽湖的防洪标准定为3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在淮河流域规划中,仅对300年一遇洪水作了安排,主要工程措施是开辟洪泽湖以下淮河入海水道,并按设计行洪流量7000m~3/s,强迫行洪流量7960n~3/s,确定河道规模。按此工程规模实际对2000年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永靖黄河大桥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当发生刘家峡水库敞泄,盐锅峡水库下泄洪峰流量7 500m3/s(相当于2 000年一遇洪水),桥位处流量为7 260 m3/s的极端洪水事件时,桥址断面的洪水位为1 624.26 m,设计桥下弦高程1 627.78 m,高于计算桥下弦高程,说明桥梁建设对河道行洪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96.8”洪水造成了自1963年以来滹沱河流域最大的洪涝灾害。今年8月上旬河道行洪区及泛内、外滩地均遭淹没.石家庄段南、北埝多处冲毁漫溢.其中四公村溢出流量约500m^3/S,安平段南大堤普遍漫水.因抢险及时未造成损失。饶阳故城段南大堤基底发生管涌,以致决口。其决口长度164m,分洪流量约700m^3/s。饶阳段旧南堤及行洪道的左、  相似文献   

18.
1黄壁庄水库“96.8”洪水概况1996年8月2~5日黄壁庄水库上游普降特大暴雨,平山站3田雨量541mm;冶河流域吴家窑站3田雨量670mm。这次降雨的特点是雨强大,历时短,径流系数较大,而且致灾性强。8月4日21时冶河入库最大洪峰流量1260m3/s,正常溢洪道下泄3000m3/s时,库水位上涨速度近50cm/h,最高库水位122.97m。入库洪峰及库水位均超过1963年,是建库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2水库在防洪中的作用“96.8”洪水期间,黄壁在水库最大泄量3656m’/s,消减洪峰71%,拦蓄水量3.89亿m3,g峰6,J‘时,有效地减轻了下游河道行洪的灾害。黄壁…  相似文献   

19.
刘玲  余生 《治淮》2008,(1):30-31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淮河中游防御大洪水的控制性枢纽工程,临淮岗枢纽调度运用是整个淮河洪水调度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启用条件由下游防洪要求决定,临淮岗枢纽的下泄洪流量是根据临淮岗至正阳关区间支流洪水来量实行倒控制,使设计标准内洪水,正阳关水位不超过26.40m,流量不超过10000m^3/s,以保护淮北大堤及重要工矿城市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新沂河始建于1949年冬,西起骆马湖嶂山闸,途经徐州、宿迁、连云港三市的新沂、宿豫、沭阳、灌南、灌云五县(市),与灌河会合后从燕尾港入海,全长146km,为沂沐泗流域洪水入海主要通道,同时又相机分泄淮河洪水入海。始建规模为行洪3500m^3/s,历史上经1958年、1965年~1973年,1983年~1988年,1994年~1999年多次扩建,行洪能力分别提高到5000m^3/s.6000m^3/s、7000m^3/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