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声强的指向特性对有梭织机进行了噪声源识别,用BK3360声强测量系统对1511M有梭织机进行声强测试,测得织机侧面与顶面的声强分布图,综合分析此分布图得出结论:有梭织机梭箱部位的撞击噪声是有梭织机的主要噪声源^[1]。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识别内燃机噪声源,提出了一种声模态分析技术.通过对双传声器声强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两个声压互谱的虚部,进而计算出各测点声强的频率分布,将测量面上各测点某一频率成分的声强值挑选出来,得到测量面上各频率成分的声模态.用声模态技术对一台汽油发动机噪声源识别,确定了各测量面的主要噪声源的位置,并对噪声源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声模态技术能准确识别出测量面上各种频率成分的噪声源位置,为噪声控制的结构改进和声源屏蔽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S493Q柴油机噪声源识别与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声强法测量内燃机表面噪声场分布 ,对S493Q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了识别 ,在找出主要噪声源之后 ,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 ,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复声强法测量内燃机表面噪声场分布,对S493Q柴油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了识别,在找出主要噪声源之后,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下声强测量技术在近场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声强测量系统对水下大型结构体进行了辐射噪声声功率的测定以及噪声源的识别和定位的实验。介绍了声强测量技术在水下近场测量中的应用,并讨论和分析了实际测量结果,给出了声强分布的伪三维图和等值曲线,并计算出其辐射声功率的值。结果表明该套声强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声强测量的宽带声全息技术(BAHIM)是由近场声全息(NAH)领域脱颖而出的一项新技术,它由全息面上互相垂直的2个切向声强分量计算出全息面上的复声压相位,得到全息面上复声压,再进行NAH处理.针对水中圆柱体的噪声源识别问题,给出了该方法在柱体中运用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全息重构公式在有限空间范围上的离散算法,对算法实现和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所编制的程序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文的研究为BAHIM技术应用于在水中柱体辐射声场的重建噪声源识别和定位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根据声辐射理论,在测功机上对某150型摩托车进行了噪声声强测试,测出了辐射噪声的分布情况及各部位声功率贡献,准确地进行声源定位.并根据统计最优原理,对原有的声强进行细分,而后对声强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修正.对比检测结果发现:细分网格后,噪声源识别更准确,噪声声压的检测也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虚拟式声强分析系统在发动机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复声强测量的基本原理,基于LabVIEW的软件开发平台,自行开发了虚拟式声强分析系统。对系统软件进行了调试,并对该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误差进行了校准。试验结果表明:该虚拟式声强分析系统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该系统能对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识别。  相似文献   

9.
准确识别发动机各种噪声源的特征是发动机减振降噪改进设计的基础。文章采用1米噪声测量、燃烧噪声测量、近场声强测量、阶次跟踪测量、振动测量等多种方法对某四缸多点喷射汽油机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确定了该汽油机主要的表面辐射噪声源,分析了不同工况、转速对各噪声源的影响。为该机型的减振降噪改进设计提供了分析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噪声源识别的小波相关系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内燃机(ICE)噪声信号的时频特性和识别主要噪声源,研究了小波变换中尺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了连续小波变换,并基于不同小波对同一信号分解时小波系数之间存在极大相关性,提出用规范化相关系数时频图分析噪声信号和识别内燃机噪声源的新方法.新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信号进行时间和频率定位,且频域结果与信号功率谱相当吻合.对发动机声学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同传统连续小波变换相比较,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信号能量的时频域分布状况.结合声强结果,声学信号时频图能够直接地显示不同噪声源的时频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492Q汽油机为例,对其表面噪声分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试验分析,绘制了该机上表面、左右侧表面和前端面的噪声三维分布图,并结合测点的声压频谱图对各表面产生振动和噪声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轮轨噪声对地面沿线的危害,在临近地铁线路的位置布设有源声屏障,使噪声的低频段和高频段可分别被有源消声系统和声屏障显著消减,为了科学指导有源声屏障的设计,研究由次级源参数变化所导致的声场变化规律.基于边界元理论,建立考虑了列车、声屏障、轨道的半自由场模型,将计算结果同北京地铁13号线实测信息进行对比验证,进而在模型...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壳体噪声辐射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降低摩托车发动机辐射噪声,以某摩托发动机壳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FEM/BEM),对发动机壳体的辐射噪声进行仿真计算,确定了辐射噪声的频带和辐射位置,结合声强实验测试,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该发动机壳体结构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壳体进行了噪声辐射预测,将优化前后的声学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动机壳体表面辐射噪声较优化前有所降低,其噪声值降低约4 dB。  相似文献   

14.
以某新建成的柴油发动机检测室为对象,基于声压原理,对检测室中存在的强噪声、高轰鸣声进行测量分析.通过对多工况、多测点测量获得的数据和声频谱等图形比较分析,找出产生强噪声、高轰鸣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达到了降噪、消除轰鸣声目的,改善了现场运行人员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内燃机噪声声功率级测量的简易工程法,对比测试使用不同直径发动机冷却风扇4100QBZL柴油机的噪声.测试结果表明,风扇直径对发动机声功率级有明显影响;风扇直径增大,发动机声功率级减小,功率损失加大、油耗升高;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发动机的噪声频谱特性曲线,并分析柴油机的整机噪声随其频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无间隙齿轮在汽车发动机降噪中的应用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发动机齿轮系统冲击振动所引起的噪声,是发动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减轻或吸收齿轮啮合时的冲击振动,即可降低噪声.消除齿轮副中的啮合间隙,即可减轻齿轮间的冲击振动;将摩擦环嵌入齿轮轮缘内侧的槽内,利用摩擦环与齿轮间的相对摩擦滑动,衰减齿轮的振动,也可降低汽车发动机齿轮噪声.本文对无间隙齿轮的间隙消除原理作一简要介绍,并对采用了无间隙正时齿轮的某越野车发动机噪声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无间隙齿轮后,发动机总体噪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相似文献   

17.
以某典型废玻璃回收厂区作为研究对象, 监测和分析了车间及厂区内部的噪声强度、空气颗粒物(PM2.5、PM10) 浓度等环境指标, 点位布设涵盖了车间入口、人工分拣、物料筛分、破碎、干法清洗等关键工艺环节; 其次, 解析了空气颗粒物的组分及形貌特征, 并对其在厂区及车间内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此外, 利用噪声控制模型模拟并分析了隔声罩对噪声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生产车间中工作态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非工作态, 其中干法清洗区浓度最高, 其PM2.5 浓度为3.725 mg/m3, PM10浓度为4.055 mg/m3; 噪声监测结果显示生产车间内噪声强度较高, 达到99.5 dB, 而引入隔声罩后噪声强度可降至67 dB, 结果表明, 隔声罩可有效控制频率为125~1 000 Hz 的噪声。该研究可为废玻璃的绿色、高效回收处置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