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永俊 《陕西水利》2016,(2):170-171
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失衡、水资源污染问题屡见报端,发展生态水利建设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在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时如何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生态水利建设的内容、重要性及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生态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为促进生态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和生态保护修复有机耦合,强调关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生态保育与修复功能。通过对土壤生态修复改良措施与技术途径的系统梳理,统筹考虑“治盐”与“治水”,探讨适用于该地区的多目标、近自然、原生态、低成本、易维护的“水—盐”复合型“修复+海绵”地域设计模式。旨在为潮滩型滨海地区环境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创新的将景观生态海绵策略的适宜性与生态修复进行耦合分析,为潮滩型滨海地区的景观设计提供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机电技术》2006,29(2):47-4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水电开发的描述是“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表述是“积极发展水电”。这标志着我国水电从“积极发展”走向“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服务     
《水力发电》2006,32(5)
政策与法规关于水电的优先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几点建议国电动力经济中心专委会副主任王信茂在“水电的优先开发与生态保护”文章中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及以后较长一段时间持续、健康开发水电指明  相似文献   

5.
介绍磐安县水电开发规划建设,以溪炉港流域规划为例,剖析水电开发现状及水电开发规划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按照磐安“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的综合发展战略,在新一轮水电开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下游村镇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提出保护环境、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保护群众利益,适当控制、有序开发,多功能、多目标综合开发4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资源流域”,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力资源,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推动黄河流域能源与矿产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关系为基础,提出黄河保护法草案中承载力的法规制度保障。厘清黄河流域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和目标,加强顶层设计,进行黄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本世纪末将实现国民经济产值翻两番,进入小康水平。水利建设伴随国民经济发展,上升到基础产业地位,开创建国以来水利建设最好时期。改革开放,又给振兴水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全国水利建设,从我国国民经济总布局和21世纪发展战略出发,90年代已形成以弧形的沿海经济开发带为“弓”,以长江、黄河、珠江的综合开发为“箭”,以振兴全国经济为目标,形成“弯弓射大雕”的水利战略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破罡湖流域水景观规划的分析、解读,阐述一个以维护滨水区生态、保护提升文化、丰富发展旅游为目标的水景观规划模式,促使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有序开发、促进宜城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达到构建"生态宜城、文化宜城、旅游宜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小水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景福 《中国水利》2006,(14):19-22
发展小水电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与环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开发热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小水电开发的形势,科学确立开发方针,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使之真正走上“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0.
<正>一、水利建设中景观建设的发展要求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利工程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防洪减灾和兴利,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