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淡紫拟青霉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厦门大学从根结线虫的卵块中分离到真菌,其中一种确定为淡紫拟青霉,本产品主要用于防治对作物危害最为严重的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本产品是通过菌种培养,由一级、二级液体发酵,再经固体发酵而得。  相似文献   

2.
淡紫拟青霉菌剂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淡紫拟青霉能够破坏线虫卵里的胚胎和早期幼虫,因此是一种很好的生防因子。该项目从番茄根结线虫卵块中分离出一株淡紫拟青霉PL9410,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出菌剂,并进行了中试与推广。每克成品的淡紫拟青霉活孢子数(CFU)不低于10~8,产品保存期超过18个月,每亩施2kg菌剂,能使虫口密度降低80%~90%,产量增加15%~20%。该菌剂为纯生物制品,对人畜安全,可作为呋喃丹等被禁用的化学农药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3.
延边大学药学院研究出玉米中红曲色素的生产工艺。研究人员以红曲霉为菌种,种子液体培养发酵、红曲固体发酵来生产红曲色素。结果发现红曲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是:接种量为6%,玉米初始水分为35%,发酵温度为28℃~32℃。最佳浸取工艺为: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4.
淡紫拟青霉作为控制植物寄生线虫的一种生防真菌而被广泛研究,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防治线虫的菌体制剂。本文基于以往淡紫拟青霉的研究进行系统概括,对它在生长期间产生的具有活性的物质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其进一步研究作铺垫。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绿康)就刘杏忠研究员课题组的一项发明专利"一株淡紫拟青霉菌与应用"共同签署专利权转让合同。该专利以一株淡紫拟青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发酵菌体为活性成分,研发出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的新型微生物菌剂—微球制剂,该微  相似文献   

6.
拟青霉E7蛋白酶发酵条件及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蛋白酶的淡紫拟青霉E7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利于产酶发酵培养基配方:以2%大豆粉为碳源、2%麦麸及1%硝酸铵为氮源,pH值7.0,28℃,1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 mL,培养时间72h.对该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在40 ℃热稳定性较好,最适pH值为10.5,在pH值9~11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酶活与耐碱性.  相似文献   

7.
李志文  陶文亮  李龙江 《广州化工》2010,38(4):93-95,117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为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沼气发酵工艺参数优化配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碳氮比(C/N)、发酵料总固体浓度(TS)、发酵温度(T)、pH值对沼气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发酵温度和pH值对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显著。最优工艺条件为原料碳氮比25:1,固体浓度25%,发酵温度35℃,pH值7.5。  相似文献   

8.
正发酵工艺完美展示2016年9月7-9日|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同期举办2016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技术研讨会2016饲料生物发酵技术与产品研发研讨会2016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及技术装备展览会展品范围:一、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产品: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淡紫拟青霉、木霉素、核多角体病毒、冈霉素水剂、粉剂,赤霉素晶粉、乳油、片剂、涂布剂、糖化酶水剂、粉剂,α—淀粉酶以及生物钾肥、肥料发酵剂、肥料发酵菌种等;  相似文献   

9.
《腐植酸》2011,(3):46-46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泉申请日期:2008.07.25申请(专利)号:200810140894.9主分类号:C05F17/0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人、鸡、猪、牛、羊的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生产高效有机肥时使用的一种固体发酵基。将所述的培养好的固体菌剂在无菌通风处晾干,按菌种  相似文献   

10.
酒糟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糟为原料,采用多菌株混合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确立了菌种最佳配比。选定了尿素为最适添加碳源,并确立了固体发酵中最适接种量和最适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寻求瘤胃纤维素降解菌群NLH151与丁醇菌zr11共生发酵麸皮生产丁醇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接种方式、共培养温度、pH值等因素对纤维素降解率及丁醇生产能力的影响,得出了2种菌最佳共生培养的发酵条件。共生发酵时,麸皮质量浓度为20 g/L,共培养温度为33℃,pH值为6.0—6.5,瘤胃菌NLH151与丁醇菌zr11的接种量(体积分数)分别控制在15%和8%,瘤胃菌接入24 h后接入丁醇菌,共发酵48 h,总溶剂质量浓度可达到10.33 g/L,其中丁醇为7.8 g/L。该研究为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甘薯渣同步糖化发酵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酵母接种量、水料比、发酵时间和 pH 对甘薯渣发酵乙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同步糖化发酵乙醇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4%,水料比25:1,发酵时间108h,pH 5.5。在此条件下乙醇得率为34.78%,糖利用率为73.76%。  相似文献   

13.
潘婕  高振珅 《安徽化工》2012,38(2):42-44
姜黄素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降脂等多种功效.利用红曲霉发酵从姜黄粉末中提取姜黄素,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同料液比、营养比、发酵时间、pH的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0.1∶50,营养比为1/4,发酵时间为4d,pH为5.5,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70r/min,装液量为50mL/150mL,在此条件下产品得率为1.785%.  相似文献   

14.
以麸皮、面粉为原料进行高盐稀态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氨态氮含量为响应值,对高盐稀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91d,盐水浓度14%。在此条件下,氨态氮含量为1.21 g/mL。  相似文献   

15.
酸处理改善1,3-丙二醇发酵液过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TUAC01产1,3-丙二醇生发酵液不能通过絮凝或过滤的方法得到澄清。研究采取酸处理的方法进行澄清,结果表明,酸处理后发酵液可经过滤进行澄清,同时发酵液还能自然沉降澄清。酸处理最适操作条件为:温度80—100℃、pH值为3.0、时间30—60 min。发酵液酸处理后滤纸过滤清液OD650降为0.01,降低了99.9%,黏度下降明显,其粘滞系数降为0.001 5 Pa.s;蛋白质质量浓度降低至0.05 mg/mL,降低了98%—99%。该酸处理方法经车间大规模实践,效果理想,可作为带荚膜菌种发酵所得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获得了盐酸大观霉素生产菌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2±1℃、接种量8%、装液量30~35mL/250mL三角瓶、转速200~225r/min。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经-26℃冷冻后的菌丝作为种子能够获得较高的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17.
刘晓莉  姜少娟 《广州化工》2014,(18):130-132
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饲料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试验以核桃压榨后的核桃饼粕为主要原料,混合玉米粉接种酵母菌进行固态发酵,研究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期获得新型高蛋白含量的微生物发酵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最佳条件为:玉米粉和核桃饼粕配比2∶1、接种量10%、发酵时间4天、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饲料粗蛋白含量达到34.26%,与未发酵的玉米粉粗蛋白含量10.78%相比,蛋白含量提高了23.48%。得出的结论有利于人们对核桃饼粕的开发利用,又为发酵植物蛋白生产高蛋白饲料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生产奶味香精的工艺条件。选择底物浓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确定了发酵产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1%、菌种接种量16%、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21 h。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实验对玉米芯在2%HNO3/HCl中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适宜的预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0 min,固含量15%。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芯作为同步糖化发酵的底物,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影响发酵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底物浓度为150 g/L、37℃、pH值为5.0、纤维素酶用量为30 FPU/g底物、酵母接种量10%、发酵周期72 h时,乙醇的产率可达到76.8%,此时乙醇溶液的浓度为41.4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