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实现集装箱船系固方案的计算机自动编制,运用力学原理,证明了特定条件下桥锁受力与集装箱堆顶端形变呈线性关系.提出了一堆或相邻若干堆集装箱组合柔度和等效受力概念,证明并提供了不同系固模式下一堆或相邻若干堆集装箱组合柔度和等效受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船舱面相邻堆集装箱顶层之间采用桥锁连接时的受力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给出了开口薄壁杆系结构分析中非节点荷载的处理方法和步骤,然后推出了几种常见载荷作用下固端反力的计算式.文章最后通过算例说明:用实体杆的计算式来计算开口薄壁杆的固端反力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系杆断裂对拱桥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有限元理论分析,探讨了系杆索断裂前后的拱桥结构内部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了系杆断裂对整座拱桥健康状况的影响.作为对比,在现场进行了足尺试验,即国内某拱桥因故需要对其系杆更换,在剪断系杆索之际模拟了系杆突然断裂,采用自行研制的光纤光栅测力传感器检测某根系杆剪断前后其他系杆索力的变化情况。根据实测数据与理论分析的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在系杆断裂情况下对拱桥健康状况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五元系固结块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入手,研究了B2O3对五元系固结块矿物学特征及抗压强度和还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种判定杆系结构动力稳定的新方法——应力变化率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结构动力失稳的判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杆系结构动力稳定分析的应力变化率法.基于杆系结构发生动力失稳时的总应变能突变特征,推导总应变能同杆单元应力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应力变化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判定系结构动力失稳的应力变化率准则.以四种突间杆系结构为例,应用应力变化率准则进行了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并将结果同位移准则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力变化率准则可以有效判定杆系结构的动力失稳,并且在判定结构的局部失稳方面非常有效和明确.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了新型薄壁钢同杆插接长度的计算公式,为生产薄壁钢同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五元系固结块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入手,研究了 B_2O_3对五元系固结块矿物学特征及抗压强度和还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二十辊轧机的受力情况,得出辊系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并以辊系刚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对辊系尺寸进行了优化计算,提出了辊系尺寸的合理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板锥网壳结构计算方法——等代空间杆系法,通过能量法和等效刚度矩阵法确定等代杆件的等效面积,把板锥单元等代为腹杆和下弦杆系,与钢上弦杆(或包括钢下弦杆)构成为具有两种不同材料杆系组成的等代双层网壳,然后按空间桁架位移法计算其内力与位移.该法计算简便并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可用于板锥网壳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独柱式桥墩帽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设计计算问题,提出改进的撑杆-系杆模型来预测该类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以某座独柱式桥墩发生严重开裂的桥墩帽梁为背景,利用ANSYS的有限元弥散裂缝模型对开裂的桥墩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说明,对于钢筋混凝土独柱墩帽梁这类剪跨比较小的构件,帽梁的弯剪复合受力十分复杂,基于经典的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铁木辛柯梁理论的设计计算方法不合适.对比数值分析的结果,提出基于节点区域双向拉压破坏的改进撑杆-系杆体系模型.该模型进一步考虑了弯起钢筋、箍筋以及混凝土抗拉强度对斜裂缝开展的限制作用,更能反映独柱墩帽梁在破坏阶段的受力特征.对比独柱墩帽梁常用的剪跨比下各理论的适用性可知,该改进模型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赵秋,杜阳,蔡文平,杨明,董锐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州 350108)

创新点说明:

1)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优越,厚度一般为4~6 cm,去掉保护层后极短的栓钉较难提供足够的拉拔力,从而会降低该组合桥面板的使用效率和耐久性,且其它传统的截面高度较大的连接件在空间分布及受力性能上仍需考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既能够布置在超薄RPC板中,同时也能够提高拉拔力的钢管抗剪连接件。

2)新型桥面板构造工作机理:利用管内活性粉末混凝土和贯通钢筋所起的销栓作用在界面提拱有效的抗拉拨和抗剪力。同时钢管侧壁薄,贯穿短钢管连接件的钢筋能最大限度的布置在RPC层的顶部,充分发挥钢筋网在RPC层中作用。

研究目的:

提出一种既能够满足布置在超薄RPC板中,同时也能够提高拉拔力的钢管抗剪连接件。

研究方法:

1)本文对钢管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探索钢管连接件在钢-RPC组合桥面板中抗剪受力性能。

2)以钢管连接件是否贯穿钢筋为控制变量,抗剪试验共设计2组试件,每组包含3个试件。

3)为保证均匀加载及更好的获取下降段,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进行加载。

结果:

1)未贯穿钢筋的钢管连接件组合桥面板推出试件,在界面剪力作用下,钢管下方混凝土较大面积被压碎,钢管焊缝根部全截面屈服断裂,最终钢管内与管外混凝土产生剪切断裂,钢管携管内混凝土被拔出。

2)贯穿钢筋的钢管连接件组合桥面板推出试件,在界面剪力作用下,管内钢筋阻止钢管与混凝土的相对滑移,使得管内钢筋被拉拔发生屈服变形。随着相对滑移值增加,钢管内外RPC被压碎,最后钢管下缘被剪切断裂。

3)贯穿钢筋的钢管连接件相比未贯穿钢筋的钢管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降低约20%,屈服抗剪承载力降低21.4%,弹性阶段的抗剪刚度降低8.6%。钢筋网贯穿钢管连接件后对构件延性提高非常明显,延性系数提高1.75倍。

结论:

1)两组试件的延性系数均大于3.5,说明钢管连接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2)两组钢管连接件破坏模式均表现为下缘焊缝附近的钢管剪切断裂,该部位为该连接件受力最薄弱区域。

3)为便于钢管内RPC 填充密实,钢管长度宜设置为40~80 mm。

关键词:组合桥面板,推出试验,RPC,钢管剪力连接件,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雨联合作用下的大跨度桥梁风雨致静力作用问题,以开槽双箱梁桥梁主梁节段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搭建的风雨联合作用试验系统,完成节段模型在风雨耦合作用环境下的静力特性试验。通过分析桥梁主梁风雨致静力相对纯风作用下风致静力增量,进而获取降雨对桥梁主梁风致静力作用影响的相关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流场的改变以及水膜作用对桥梁主梁风致阻力影响较大,雨的冲击力有一定贡献。雨的质量、冲击力以及流场改变和水膜作用对桥梁主梁风致升力均有一定贡献;流场改变和水膜作用相对于雨的质量、冲击力对桥梁主梁风致扭矩贡献较大。试验结果表明:流场的改变以及水膜作用对桥梁结构的静力特性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已有的研究以小尺度的试块实验而未能反映实际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与氯盐耦合作用效应,自行设计大尺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持续荷载施加装置,采用“电渗-恒电流-干湿循环”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持续荷载作用下的加速锈蚀实验,并对试验后的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采用RCT方法研究试验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范围内的氯离子分布规律,采用半电池电位法及称重法相结合来评价试验梁内纵向受拉钢筋锈蚀程度.结果表明:氯盐与持续荷载耦合作用下,随着持续荷载水平的提高,保护层厚度范围内的氯离子质量分数会增大,会在钢筋附近出现聚集现象;同时,也使纵向钢筋的锈蚀率增大,钢筋截面的锈蚀不均匀程度明显;导致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减小,延性降低,截面曲率延性增高.  相似文献   

14.
以国产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为分析对象,对定子绕组端部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对端部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定子绕组端部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镜像法和比奥-萨格尔定律计算得到了端部电磁力密度,给出了单根线棒上电磁力表达式的通式。然后分别比较了相差一个极距的同层线棒、同一定子槽中的上下层线棒、相差一个节距且鼻端相连的两根线棒等不同线棒之间以及线棒不同段之间的径向、切向、轴向电磁力密度。最后分析了同一相带内的同层线棒在同一时刻的电磁力密度变化趋势,并总结了其出现极值点的位置规律,所得分析结果对线棒的绑扎固定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screening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vibration modes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a 3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3D-DEM). The motion and penetration of the particles on the screen deck were analyzed for linear, circular and elliptical vibration of the scre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vel velocity of the particles is the fastest, but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is the lowest, for the linear vibration mode. The circular motion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screening efficiency, but the lowest particle travel velocity. In the steady state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for each mode is seen to increase gradually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deck.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increment of the circular mode is the largest while the linear mode shows the smallest increment. The volume fraction of near-mesh size particles at the undersid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small size particles all along the screen deck. Linear screening mode has more near-mesh and small size particles on the first three deck sections, and fewer on the last two sections, compared to the circular or elliptical mod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粘结成整体共同受力时。对抗冲切承载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组合楼板中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压型钢板的纵向波槽及压痕等.压型钢板肋部的形状参数以及压型钢板波高等型号参数对抗冲切承载力具有一定影响.结论 通过对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粘结成整体共同受力时的抗冲切承载能力研究,给出了压型钢板型号对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的影响。压型钢板型号对组合板的抗冲切承载力影响,可按给出的折减系数公式计算并可作为实际工程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军队装备保障的效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日益关注的问题。实施军民通用装备保障社会化,使地方经济、技术实力为军队建设服务,既可减轻军队压力,又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从建立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模式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必要性着手,研究了美军和日军的装备社会化保障模式;分析了我军装备保障现状,并从理论建设、体制建设和管理训练等角度对我军军民通用装备保障社会化的推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混凝土达到局部受压承载力时间接钢筋能否屈服,间接钢筋不屈服时拉应力如何取值,以及网格式间接钢筋在楔形体外如何实现合理锚固等问题,完成了18个配置螺旋式间接钢筋和18个配置网格式间接钢筋的混凝土试件的局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发生局压破坏时,局压影响区范围内间接钢筋存在达不到屈服的现象;基于试验结果,获得了不同强度等级热轧钢筋(HPB300、HRB400、HRB500、HRB600)配置的螺旋式间接钢筋和网格式间接钢筋屈服所对应的间接钢筋体积配筋率;建立了发生局压破坏时未屈服的网格式间接钢筋与楔形体外侧面相交处拉应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用作者研制的液压质量控制系统(HMS)[1]控制高层建筑鞭鞘效应,并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液压质量控制系统控制鞭鞘效应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