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以及GIS技术应用的范围,分析了城市煤气管网资源与GIS技术的紧密相关特性.以城市煤气管理部门应用需求为基础,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煤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专题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设计、功能设计等.最后结合哈尔滨市煤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试验,展示了项目部分开发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主导完成,中国首次提出的自主可控的、物联网编码国家标准《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标准号为GB/T31866-2015。该国家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将物联网物品标识解析服务实现自主可控,对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中,各类网络资源,如web网页、音视频文件及应用软件等,均采用基于DNS系统的URL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研究油气生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验证未来构建中国石油标识解析节点的可行性,提出油田标识信息数据管理方案,实现油田企业标识有效管理.该项目研究有助于拓展油气生产网业务应用,开拓工业互联网增值业务,依托现有的生产网基础设施资源,紧跟新技术前沿发展方向,布局IPv6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赛道,促进公司IPv6业务的...  相似文献   

4.
李涛 《电子设计工程》2022,30(2):189-193
随着数字基建战略的提出,工业互联网成为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建筑材料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平台的建设,设计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创新应用,包括产品追溯应用场景、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设计等,为今...  相似文献   

5.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标识服务快速部署和应用。在论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标识服务要求进行分析;面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出企业标识服务框架,说明企业标识服务的关键内容;针对企业标识服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与解析系统两大方面的研究成果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综述,并且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来进一步阐述标识解析体系的具体实现功能,最后给出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与解析系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广播电视运营商必须选择合适的技术实现多业务传输,QinQ技术为多业务传输提供了很好的实现方式,通过内层VLAN标识用户,外层VLAN标识业务,可实现用户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节点,作为接收用户解析请求的统一入口,其功能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攸关整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正确运行。测试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质量控制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递归节点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构建递归解析自动化测试平台。本文基于Python语言及Pytest测试框架,设计并实现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多接口形态、支持递归可信解析测试、消息凭据测试的,可配置、可扩展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文章在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解析节点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标识解析体系递归节点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已稳定运行。针对当前标识解析的行业应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供应链全流程管控应用架构,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供、销、产、研等全流程的信息关联统一,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做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时四网协同分析体系中的网络、业务、终端和用户4个主要方面的分析,结合具体应用方法,阐明四网协同分析体系在网络建设、优化,以及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取得的成效。利用四网协同分析体系必将促进运营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物联网标识的概念、标识的解析以及标识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物联网标识体系,并在对标识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联网标识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我国物联网标识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主可控是确保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可托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和产业持续跨越式前进,国产操作系统是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其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操作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全面严格的测试验证成为必需,同时,为减少手工测试的劳动量和出错率,按照预定计划实现自动化测试,是操作系统研发测试验证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文章通过自主开发以及引入完善、综合应用主流商用或开源软件测试工具,研究构建由测试管理、自动化测试、缺陷管理等子系统组成的国产操作系统测试体系,实现测试全过程管理的统一高效的国产操作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以保证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和维护时的质量可靠性,满足建立完整的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互联网体系理论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在可信(安全、可靠、可控、可管)等方面存在严重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研究和探索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的基础理论,给出了新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新网络体系下的交换路由模型与理论,建立接入标识、广义交换路由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提出普适服务体系模型与理论,创建服务标识及其映射理论、连接标识及其映射理论;并对新互联网体系中的接入控制管理、可信路由及服务质量、多流传输、网络监测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通信技术》2019,(5):11-16
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以布局工业领域。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完成5个国家顶级节点以及部分二级节点的建设。文章对现有标识解析体系的布局进行分析,并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思考运营商作为通信服务提供商和数据管道的建设者如何在标识解析体系中发挥作用并形成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深度挖掘运营商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全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协同以及智能化生产,解决生产过程中因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编码体系而导致的无法协同设计、生产,以及产品追溯不完整,设计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识解析体系,对不同企业、订单、设备、物料、生产过程、产品等进行统一分级注册,按需实时解析;设计了相应的智能示范产线,实现了在个性化定制模式下的全程自主控制;融合数字孪生与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测试验证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在异主异地异构生产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宏观环境的剧烈变化,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避免被“卡脖子”已经成为国内共识。首先研究了自主可控的系统体系架构,就运营商IT系统如何实现全栈式自主可控提出了综合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展开深入研究,重点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制定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线损管理措施、加大监督考核工作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不断提高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能源损失,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8.
标识解析技术是工业互联网中万物互联的“数字身份证”,使得产品的核心-工业数据能够在不同的企业、行业、地域中进行共享与交互,从而满足多源异构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交互要求。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然后通过在装备制造企业中应用标识解析技术,研究了标识解析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泛在化资源和服务模式下,向行业提供一种基础共性的开放服务,并从算力和网络双重维度给予这些服务精细化的资源保障,是面对后5G乃至6G时代新型业务场景的必要需求。文章提出一种面向应用和算网资源的开放服务架构,在端、网、云引入统一的共性服务标识,并在网络层据此叠加服务子层,在满足端到端服务发现、服务交付和服务保障的同时,使能IP网络对服务的精细化感知和路由调度功能,为算网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架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工业炉窑生产信息化的发展,介绍了中钢集团邢台轧辊公司全厂工业炉窑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利用OPC、PLC等技术,在现有自动控制系统基础上初步完成工业炉窑生产全过程信息化,具有低成本、低投入和扩展方便等特点,并在实际使用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