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西省海绵城市建设现场推进会11月1日在萍乡市召开,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萍水湖公园、玉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等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据悉,按照全省设市城市到2020年完成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20%的任务目标,全省应实施266.84平方公里。目前,全省正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区域面积达154.15平方公里,占2020年任务目标的57.76%。  相似文献   

2.
以西咸沣河公园海绵城市设计项目为例,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项目运用SWMM雨洪软件分析模拟场地雨量控制过程,合理布置公园内海绵设施规模,最大化降低海绵城市建设费用,实现雨水的可持续资源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许多城市旧区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基础设施滞后、公共绿地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使旧区改建变得非常困难。而"口袋公园",其自身具备微小、便捷、能见缝插针等特点,可以充分利用旧区的闲置土地,建成供人休息、游憩的"口袋公园"。基于此,本文以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为例,研究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口袋公园"建设相结合。在旧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过程中引入"口袋公园",在"口袋公园"选址与建设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以解决旧区绿地空间缺乏和排水设施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工厂企业纷纷向城市外围迁移,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该文对当前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的基本模式,并以海盐中兴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探讨了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的工业废弃地改造设计,以期与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控制指标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系数。文章以天津侯台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对区域下垫面进行分析;本着适度改造已建区、着力建设新建区、合理利用河道及公园水体等原则,对侯台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合理分配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系数;最终综合确定地区年径流总量并通过区域排水分析模型,采用Green Ampt方程,针对本区域的降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复核区域排涝能力,构建侯台地区海绵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推进建设过程不断加快,新规划建设地区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老旧小区的海绵化改造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以笔者参与的一个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条件限制及采用的改造措施的实例进行改造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雨水资源流失的大背景下,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公园绿地地形角度切入,借鉴我国传统的地形雨水利用实践,以雨水渗透利用为目标,归纳总结该目标下公园绿地地形微改造的原则与策略,并针对不同地形提出对应的微改造设计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普适性的海绵化改造策略,即构建弹性的海绵绿地体系和创造宜人的景观感受两个方面内容,建立绿地海绵体系模型,并详细阐述海绵化改造的技术要素。以青岛李沧文化公园海绵化改造为例,按照"汇集下渗、截污转输、滞留蓄存、循环回用"的改造思路构建公园绿地海绵体系。通过优化设计公园改造应用的海绵设施组合,进一步丰富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海绵城市"理念为研究背景,论文主要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城市道路建设重要性及道路改造设计要点。实践可知,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能够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后期研究中需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东风广场是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改造过程中坚持系统性、适宜性、经济性原则,重点采用"净、用"两种措施,解决了广场的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建立了雨水回用系统,解决了公园用水需求。同时将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设计成功地紧密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动态文化空间,使东风广场这片开敞空间重新成为聚集城市活力的标志性场所。该项目营造了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可供国内类似公园海绵城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立志 《建筑技术》2023,(15):1918-1920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旦发生持续降雨、暴雨等极端天气,城市内涝问题就会凸显。海绵城市在城市山体生态公园中的应用符合山体公园自身特点,既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十梅庵公园为例,深入剖析海绵城市建设在山体公园中的应用,项目建成后综合效益良好,有效提升了城市整体环境与人居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2.
建筑型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类型,与PPP模式的结合,对施工的过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阐述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项目管理在前期准备阶段、实施过程阶段的要求,为海绵城市改造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可借鉴模式及经验。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区域性的海绵城市整体达标路径是我国下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深圳市某区域为例,通过构建多方案的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讨不同建设方案下区域所能达到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源头控制方面,通过多方案比选,得出该区域仅在新建用地和综合整治用地完全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的前提下,可达到60.3%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新建用地和综合整治用地完全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现状保留用地和已建用地进行海绵化改造的情况下,可实现71.8%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末端调蓄方面,借助区域内公园水体,提出基于不同海绵城市目标的四种调蓄方案,并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水生态修复是构建弹性海绵城市的重要环节。在分析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背景的基础上,从修复性的工程技术手段应用、清洁性的生态群落营造、可持续性的水文循环过程构建、循环性的废弃材料利用和公众参与性的管理机制建立等多个层面,剖析公园在应对城市雨洪和水资源管理上的巧妙构思和修复策略。对公园无雨期、降雨期和降雨后的三种不同状态进行解析,阐述三种状态下公园的弹性运作过程。归纳总结其经验,提出我国海绵城市背景下公园绿地建设的设计思路,丰富海绵型绿地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城市涉水问题,构建城市海绵体系,打造城市海绵综合体为城市水问题的综合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五缘湾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践,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拓展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系统统筹流域范围内开展的管网溯源排查、污水工程建设、正本清源改造、排水防涝、源头海绵化改造、湿地公园建设以及排水管网“一张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等各类整治工作,探索构建流域尺度下“控源截污、海绵城市、排水防涝、长制久清”的城市海绵综合体建设模式和实施路径,实现流域综合整治、天然海绵体保护修复、生态景观营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融合,以期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经验探索——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南宁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通过该规划,南宁市形成了"23+10+202"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划分了23个流域系统,合理布置了调蓄设施、滨水缓冲带、湿地公园、生态雨水廊道、海绵公园等流域性重要海绵设施;10个海绵功能区,结合功能区主要特征,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202个管理控制单元,将海绵城市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总体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海绵型公园特别是城市湖体公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海绵型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但是,有的城市湖体公园设计只注重调蓄以及雨水滞纳的需求,而忽略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所须具备的景观与休憩空间的需求,没有完全实现生态功能与游赏功能的统一。基于此,以福州琅岐红光湖公园设计为案例,分析设计条件及背景、设计理念与公园景观元素以及建设要点,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湖体公园建设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鹤壁市淇滨区政府大院和海棠园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了在地势平坦的中原地区,如何将建筑小区与公园绿地统筹考虑与设计,综合协调达到海绵管控目标的路径,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提供类似项目的实践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泉州作为滨海城市,雨季水涝同时又结构性缺水始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海绵城市的推广为解决因城市硬化造成的蓄水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以泉州东海桂屿公园设计为例,系统阐述海绵城市概念、实践应用、规划设计和应用前景等,从而深入探究城市滨海公园中海绵城市设计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而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文章以广州市海珠湿地公园为例,深入探讨城市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