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直下型地震就是在城市及近旁发生的地震,地震的震源往往就在城市区域的下部或者其附近.这一名词是日本学者提出来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尤其是大地震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对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的损毁非常严重,造成的灾难也极其惨烈,是城市安全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市发生了7.1级直下型强烈地震,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4年过去了,在神户市人民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已基本恢复.地震对于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将神户市4年来在地震安全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一简单介绍,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8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照片见封三)。正在外地视察的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特来电表示祝贺,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陈建民、岳明生、刘玉辰,中国地震局纪检书记李友博等领导莅席祝贺,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主持应急搜救中心成立大会。会上,陈建民做了重要讲话,并为搜救中心成立揭牌。中国是一个震灾频发的国家,加强地震现场的应急搜救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地震救援工作,指示要“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切实提高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  相似文献   

4.
浅谈直下型地震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直下型”地震的概念、特点及震害,说明了该类型地震的发生与断层的关系以及强震动的基本情况,最后就如何应对城市“直下型”地震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及近旁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此类地震是198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的。由于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巨大而引起了广大地震学者的重视,将其作为专题来进行研究。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处于基本地震烈度7度和7度以上的有22个,占总数的71%;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有33个,占总数的54.1%。显而易见,我国大部城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为此,城市直下型地震的防御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市发生了7.1级直下型强烈地震,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灾难。4年过去了,在神户市人民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己基本恢复。地震对于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以及如何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将神户市4年来在地震安全建设方面的工作作一简单介绍,以飧读者。 地震损失情况和震后困境 1995年1月17日,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地区——Hanshin地区,地震发生后许多房屋倒塌,生命线工程如电、气、水、通讯等全部中断,城市居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23日的日本读卖新闻援引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称:"预测首都东京4年内将发生里氏7级的城市直下型地震的概率为70%."这比此前日本政府官方公布"东京30年内发生直下型7级地震的概率为70%"的预测整整提前了26年.之所以如此,东大地震研究所平田直教授解释说,这是由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导致了首都圈地震带活动的加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代化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及其震害特点做了介绍,对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损失因素、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和新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做了阐述,最后对我国,尤其是江苏城市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愈来愈多的震例表明,强震若发生在城市地区,人员死 亡更多,经济损失更为惨重。这已引起国内外地震及全社 会的高度重视。 为推动我国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建设,规范大中城 市防震减灾工作,“九五”期间,在科技部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在全国范围内挑选5个不同类型大中城市,定项开展大 中城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该项目编号为95—06,经费由国家、省和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支持,技术上由中国地震局 震害防御司统一管理,聘请专家成立了技术组,编制了示范 研究工作大纲。 自贡市以面临直下型中强震威胁的中等工业城市为特 点而入选。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和自贡市人民政府共同资助,总经费330万。项目于1997年初启动。 1998年2月,自贡市又被联合国国际十年减灾委员会 (IDNDR)秘书处选中,列为参加“防御城市地震灾害危险性评 价工具”(RADIUS)实例研究计划的九城市之一。RADIUS项目的 日标是: 1.在世界范围里选中九个城市,发展地震破坏场景和危险性管理计划。 2.发展适用于任何面临地震威胁城市的地震灾害评估实 用工具。 3.指导城市地震危险性的比较研究。 4.促进减轻城市地震危险性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风灾、洪涝、地质灾害等都使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一直以来,城市作为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城市综合防灾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以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安全备受关注。"安全的城市"是2007年"世界人居日"的两个主题之一;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确定为我国"防灾减灾日";"韧性城市"是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Ⅲ")重要的主题词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遭受地震灾害的危险日益增大。因而,提高我国城市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地震对城市的袭击曾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难忘的记忆。国内外大量地震灾害的实例表明,地震对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影响震后救灾和社会生活的最重要原因。因此,许多多地震国家  相似文献   

12.
开展活断层研究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地震活断层广泛分布的国家,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地震灾害十分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社会财富迅速聚集,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地震造成的破坏及损失明显呈上升趋势。城市下方的断裂带活动是引发城市地震的元凶,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表破裂是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邻近地区发生的地震也可诱发城区断层的活动,加重断层线上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灾害。大量震例表明,地震活断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时沿断层线的破坏最为严重,人员伤亡也明显大于…  相似文献   

13.
城市活断层探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的损失已占全部地震灾害损失的90%以上。城市下方活断层平时活动并不显著,加上城市地区活断层监测比较困难,使得地震发生的突然性、意外性更加突出。 1976年唐山地震和1996年阪神地震是在平时地震活动性较弱的城市断层突发的毁灭性地震的两个实例,其共同特点是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断层规模不大,现代地震活动性不强。共同的教训是在地震区划中城市的长期地震危险性被低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震保险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国以来,地震灾害使我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地震局的资料显示,建国以来我国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4亿人民币,仅1990年~1998年的地震经济损失已达106.72亿人民币,保险损失2.5629亿人民币。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城市发生的在役房屋建筑突发性"倒楼"事故,使得在役房屋建筑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城镇在役房屋建筑安全评价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五.城市防震减灾的两个工作基础--地震监测预报和震害预测 根据古今中外许多大地震震例:特别是从近年来许多城市直下型破坏性地震的震例来看,相要取得防震减灾的实效,单靠地震预报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古代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地震携带巨大能量并会产生巨大破坏力,不仅使社会的建设受到了阻碍,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结构的减隔震工作刻不容缓。最早采用抗震加固的方法,自从汶川大地震以来又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的发展,虽有成效,但理想中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并不能得到保障。本文将对城乡中采用的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究我国常用的减隔震技术和装置,为实际工程使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8月末,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公安消防总队调研时强调:"保障城市安全,必须用最严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严的措施,紧盯隐患不放过、严格责任一抓到底、整改落实拿出‘杀手锏',全力以赴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大量针对地震研究数据的结果表明,当前活动断层产生的直下型地震,对城市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害。面对此种困境,应该使用地质探测技术,准确地对城市之下的地震活动断层分布状况进行确定,并确定地震的震源,有效地防御震害。云南省新平县地震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属地震设防高烈度地区,多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和省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因此,为了做好新平县防震减灾工作,就要进行活断层探测工作,从而发现地震的震源,对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性进行评测。基于此,论文针对活动层探测以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等相关内容展开探讨,以期能够详细了解活动断层危险性,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新平县防震减灾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以其难以预测、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人口高度集中、建筑及基础设施规模庞大且系统复杂的城市,一旦遭遇地震灾害,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从而诱发多种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