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传统法尿塔是在全液相状态下进行合成反应的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从热力学反应过程和尿素合成塔内气液相体积变化过程对传统法尿素合成反应的化工过程进行了论证,得出工业装置尿素合成塔内呈气液两相流物系的尿素合成模型构架;通过对国外多种尿素流程的剖析,认为尿塔以气液两相流的合成过程具有普遍性意义,提出了传统法尿素合成理论有待于完善和更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小尿素装置增产降耗小改小革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孟璐 《氮肥技术》2000,21(2):6-11
采用新型高效的尿素合成塔内件,能有效地改善物料在塔内的流动,减少返混和强化气液两相接触,提高尿塔的实际转化率,达到增产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4.2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简介底部进料的尿素合成反应器,包括传统水溶液全循环、CO2汽提、NH3汽提、ACES的尿塔,当多股物流(原料液NH3,CO2以及返回甲铵液)全部从塔底进入并理想混合后,其中的气态CO2与原料液NH3首先进行合成的第一反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工业装置尿素合成反应化工过程的剖析以及对尿塔中气液两相流的判定,验证了尿素合成反应在流动的气液两相流状态下进行的确实性.阐述了尿素合成复合反应的热效应、相平衡以及合成相图的性质和特点;研究了尿素合成反应的理想型动态反应过程和多级全混型串联反应过程;分析了尿塔内两相流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两相物流的组成、变化过程、停留时间和转化率;讨论了甲铵生成过程中CO2溶解速率对甲铵生成速率的影响,提出了设置强化混合器和高效塔板的改进方法;论述了反混和沟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工业装置尿素合成反应化工过程的剖析以及对尿塔中气液两相流的判定,验证了尿素合成反应在流动的气液两相流状态下进行的确实性.阐述了尿素合成复合反应的热效应、相平衡以及合成相图的性质和特点;研究了尿素合成反应的理想型动态反应过程和多级全混型串联反应过程;分析了尿塔内两相流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两相物流的组成、变化过程、停留时间和转化率;讨论了甲铵生成过程中CO2溶解速率对甲铵生成速率的影响,提出了设置强化混合器和高效塔板的改进方法;论述了反混和沟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5.4盘管外尿素合成液的热力学分析前已述,在理想状态下,十字盘管出口处,L1物系已是不含气体NH3和CO2的熔融液,为全液相状态的NH4COONH2―NH3―H2O物系,仅含少量惰性气体。当其输出并与底部进入的30%液氨混合后,成为L2物系,亦为全液相物系,见图8(a)中F1点。由此可见,经过上述顶部进料逆流换热法处理,克服了传统底部进料方式在尿塔底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气液两相流的弊  相似文献   

7.
张朝晖 《大氮肥》2008,31(6):374-377
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塔板对尿素合成塔传统塔板进行更新改造,改善塔内物料的传质传热过程,并利用塔底部原有空间增加塔板,提高了尿素合成转化率,降低了尿素生产的氨耗和蒸汽消耗。  相似文献   

8.
梅树美 《小氮肥》2015,(3):21-22
<正>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源公司)2#尿素装置原采用传统型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公称设计能力为400 kt/a,2007年建成投产。由于传统型水溶液全循环工艺吨尿素汽耗、氨耗偏高,解吸废液中尿素含量也偏高。为此,对该尿素装置进行了节能优化技改。投产运行至今,尿素装置运行稳定,消耗大幅下降。1工艺优化技术方案1.1尿素合成塔塔盘改造尿素合成塔塔盘原先采用普通塔盘,随着尿素合成塔生产负荷的逐渐提高,物料返混加重,塔壁效应导致产生内环流现象,物料停留时间加长,合成转化率偏低,致使物料消耗升高。通过改造  相似文献   

9.
王付生 《化肥工业》2007,34(5):62-62
在CO2气提法尿素生产装置中,出尿素合成塔的合成液通过液位调节阀(HV201)进入CO2气提塔上部,经由升气管下端的液体分配头进入各气提管。每个分配头上有3个Φ3 mm的进液小孔,在实际生产中进液小孔常被合成液中夹带的油污所堵塞,使合成液不能均匀进入每根气提管,导致气提塔出液温度升高直至超温、设备腐蚀加剧、气提效率严重下降,同时循环负荷增加直至超压,吨尿素消耗明显升高。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采用打开气提塔实施人工清理,不仅费工耗时,而且频繁的卸压、升压加剧了设备的疲劳破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压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在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尿素合成塔安全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现代合成理论,讨论了2起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用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了现代工业尿素合成理论;采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尿素合成塔在运行状态下和短期停车状态下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气液物流体积变化过程;得出2起尿塔爆炸均属化学爆炸的事故分析结论。从事故的调查、问责和赔偿等方面对尿塔爆炸事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肖志敏 《化肥设计》2006,44(4):14-20
论述了改进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的技术改进,通过改进前后尿塔的运行指标、物料平衡对比,总结了改进效果。结果表明,在自汽堤一分塔、二分塔和降膜式闪蒸器等设备中采用成膜先进技术,可使吨尿素蒸汽消耗降到1.0 t;增加惰气精洗器,采用内菱形蒸发洗涤器等回收设备,可使吨尿素氨耗降至580 kg;在尿塔中使用GC型高效翅片塔盘,可使CO2转化率提高到70%。  相似文献   

12.
大颗粒流化床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流化床尿素造粒的冷模研究,对4种与尿素有类似流化特性的大颗粒物料在两级矩形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气速、床高(高径比)、粒径、物料流量等操作变量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气速是影响停留时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随着气速的增加,物料在床内的混合加剧,并同时伴有循环流。大颗粒床层混合程度较差时,更易出现腾涌现象。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为流化床造粒器的工业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李旭初  李保元 《小氮肥》2007,35(4):23-23
在尿素合成工艺中,影响转化率的因素,分别有合成压力、合成温度、物料返混程度、生产强度、停留时间以及水碳比和氨碳比。 通过分析这七大影响因素可得知,增大反应容积、保证停留时间、减少返混优化操作工艺有利于提高转化率;而在减少返混中可采取如增加塔盘数、采用高效塔盘、提高流速形成活塞流、减少高径比等措施来实现,以上几种方法通过实践,塔盘数量增加多了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根据尿塔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内件,改变物料走向,强化气液接触等措施,减轻尿塔内的返混,提高CO2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大氮肥》2015,(4)
介绍氨汽提工艺中尿素合成塔塔盘选择与应用。组合式塔盘改善了塔内物料的传质、传热、停留时间的均匀分布,有效提高了二氧化碳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多元大颗粒尿素生产工艺的原料选用晶状硫酸铵和富含钙镁等中量营养元素的矿物质。整个工艺分原料预处理工序、混合造粒工序和产品后处理等工序。为了使固体原料能与尿素熔融液形成良好的悬浮液 ,并在加入原料时不致造成尿素熔融液的局部结晶 ,在原料预处理工序将原料破碎、研磨至一定细度 ,再加热至接近尿素熔融液的温度 ,最后送至造粒前混合器中与尿素装置来的尿素熔融液混合。混合器内设有搅拌装置 ,并控制物料的停留时间 ,使产品的缩二脲含量控制在尿素产品的许可范围内。出混合器的悬浮物直接送到尿素造粒塔造粒器进行造粒 ,该造粒器在…  相似文献   

17.
填料塔被广泛地应用于气-液操作,例如吸收和蒸馏。传质情况或气-液平衡关系决定塔高,而流体力学条件决定塔径。本文提出一种快速估算塔径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需要流体的质量流量、物性和填料特性数据。液泛速度是基础下面用SI单位制表示的经验关联式给出在知道填充因数(F)后液泛状况下的气体表观  相似文献   

18.
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湍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研究鼓泡塔气液两相流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液相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测量,气相用粒子示踪测速技术(PIV)测量。实验表明,轴向液相速度的径向分布呈塔中心峰值、壁面附近倒流形式,且与气相表观速度大小有关,当液相表观速度一定时,随气相表观速度增大而愈加陡峭,返混也剧烈。当表观液速与表观气速之比小于19.6时,返混区总是存在,且返混区大小与高度有关:当表观液遣与表观气速之比大于19.6时,返混消失,含气率分布由塔中心峰值转向壁面峰值。径向液相速度既与气相表现速度有关又与位置高度有关,在塔底部呈现负值,这意味着向塔轴心方向流动。随着塔高增加。流动方向逐渐转变为向塔壁方向,且又有明显的峰值。  相似文献   

19.
高玉华 《中氮肥》1999,(5):18-20
我公司尿素生产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流程,从合成塔出来的未反应物为含有甲铵、二氧化碳、氨及水的混合物,大部分未反应物经预分离器、一分塔分离出来,一分塔出口气体经一段蒸发加热器换热后,与预分气汇合,温度在120℃左右,进入鼓泡段与塔顶部、底部来的回流氨及低压段来的稀甲铵液混合被鼓泡吸收,吸收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其热量部分靠底部回流氨移走,另一部分用冷却水移走。因此,存在着甲铵生成热与过量氨的溶解热,这部分热能的利用成为尿素工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公司多年来一直采用一吸塔底设“U”形管冷却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化工厂通常所采用的大型填料塔,由于塔径和填料尺寸都较大,不仅气液两相的比接触面积较小,而且存在着较严重的壁流现象和沟流现象,使气液两相的相互接触无论在不同截面上或是在不同半径上都是不均匀的,因而塔的性能出入颇大,分离效能随塔径增加而很快下降。所以一般工业型填料塔的特点是处理物料的能力随塔径的增大而增加,而分离效能则降低,相反人们发现小颗粒填料和小直径塔分离效能则异常得高,而物料处理能力却又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