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漂珠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Si-6偶联剂改性漂珠,通过直接共混法将改性的漂珠和NR制备漂珠/NR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硬度、热性能变化规律,并利用SEM研究试样拉伸断裂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漂珠的粒径减小,呈不规则的块状结构.与半补强炭黑/NR相比,漂珠/NR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拉伸强度未见变小,硬度减小.价格低廉的漂珠能替代炭黑作橡胶补强材料.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PP)珠粒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隔音、抗冲击以及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包装、建筑、汽车等行业。PP在其熔点温度附近的熔体强度会急剧下降,低熔体强度导致其难以得到好的泡孔结构,所以PP珠粒发泡的技术难度大,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PP珠粒发泡的技术,因此PP珠粒发泡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中从制备工艺、发泡装备、性能改进、表征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P珠粒发泡的研究动态,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外墙隔热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出低成本、高热反射率的外墙隔热涂料,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了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隔热填料.对包覆材料进行了XRD、SEM和白度分析,并对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材料反射近红外辐射与阻止热传导的效果显著.反应6h所制备的包覆材料,其表面的TiO2分布均匀,且白度较高;在基本配方中添加3g该包覆填料所制备的隔热涂料,其热反射率达94.3%.  相似文献   

4.
利用含氮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粉煤灰漂珠,制备了硅烷偶联改性漂珠(KH550-FACs),对改性前后的漂珠样品进行了XRD、SEM和XPS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材料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成功负载于漂珠表面;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值会影响苯酚的吸附性能,适宜的pH值为7~9。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漂珠的改性,改善了材料的疏水性能,提高了材料对苯酚的去除效果;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对苯酚的吸附率仍能达到83%。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究了偶联剂类型、处理方法、所用聚合物种类对漂珠/聚合物体系的界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漂珠是由粉煤灰中提取的比重不到0.4、熔点约1400℃的空心微珠,用硅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的水溶液预处理或掺混入树脂中,制成漂珠/不饱和聚酯和漂珠/糠叉丙酮环氧复合材料。结果表明:KH550和Tc-6对这二种复合材料的干湿强度都有较大提高,但KH550对漂珠/糠叉丙酮环氧复合体系的湿强改进更明显。由SEM断面形态也可看到漂珠用偶联剂浸泡后,在其表面产生一层有机聚硅氧烷或聚钛酸酯膜,制得的复合材料用水煮后,该膜也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6.
不同条件下利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粉煤灰漂珠(FAFB)进行有机改性;再以苯胺(An)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改性漂珠/聚苯胺复合材料(FAFB-CTAB/PAn)。利用FTIR、XRD、SEM、TGA、化学元素分析和四探针技术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试验方法可得到改性效果最佳的FAFB,其中CTAB浓度为0.20mol/L,在80℃反应90min,以及CTAB改性漂珠(FAFB-CTAB)与聚苯胺(PAn)为原位复合;TGA结果说明PAn的包覆量为9.80%,且随着FAFB-CTAB的引入PAn的耐热性能增强,PAn的分解温度滞后了25℃;利用四探针技术测试发现,随着PAn的包覆,FAFB-CTAB/PAn的电导率可达到0.06S/cm,但仍处于半导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SO2是目前危害最大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为控制SO2的超标排放,我国展开了多种脱硫剂的研究。其中粉煤灰经改性后脱硫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沉珠是可从粉煤灰中分选而来的一种特殊的微珠,不仅化学组分与粉煤灰基本相似,而且具有比常规粉煤灰更强的“火山灰活性”。为了探究改性沉珠对吸附脱除SO2效率的影响,对比分析改性前后沉珠的矿物组成、颗粒形貌等,并在模拟干法烟气脱硫实验平台上,实验研究改性沉珠与传统Ca(OH)2脱硫剂吸附脱除SO2的效率。结果表明:改性沉珠比原状沉珠的比表面积更大,孔隙更多,有利于提升吸附脱除烟气中SO2的效率;沉珠改性后生成水合硅酸钙、水合铝酸钙、水合硅铝酸钙等产物;对比分析Ca(OH)2与改性沉珠的脱硫效率,Ca(OH)2的脱硫效率随时间推移明显降低,最高脱硫率为93.5%,而改性沉珠的脱硫效率稳定,最高脱硫率高达100%且持续80 min,脱硫效果明显远优于Ca(OH)2。  相似文献   

8.
聚苯胺(PAn)作为电流变材料具有响应快、屈服应力大的特点,但因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导致漏电击穿现象发生,为了进一步增加PAn的悬浮稳定性,引入了粉煤灰漂珠(FAFB),BaTiO_3作为经典的电介质材料也引入其中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介电性能。采用逐层包覆的思路,利用溶胶-凝胶法在漂珠表面包覆BaTiO_3,获得FAFB@BaTiO_3,再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以FAFB@BaTiO_3为核、PAn为壳的结构复合材料即FAFB@BaTiO_3@PAn。利用FTIR、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分析,借助四探针技术和LCR数字电桥对材料的导电与介电性能进行分析,利用自组装电流变仪进行了电流变特性测试,考察了7d内的悬浮稳定性能。结果表明:BaTiO_3、PAn确实发生了逐层包覆,且电导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剪切应力均符合复合效应规律,介于PAn与FAFB@BaTiO_3之间,其中,剪切应力可达675Pa(电场强度为3.0kV/mm);漏电现象得到缓解,击穿电压提高了20%;比较悬浮稳定性发现,7d后FAFB@BaTiO_3@PAn悬浮率仍为82%。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煤灰漂珠填充聚氯乙烯(PVC),研究了粉煤灰表面处理、用量及粒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对粉煤灰漂珠进行了偶联剂处理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粉煤灰漂珠用量的增加、粒径增大会使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氯离子扩散系数是氯盐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指标,该文针对其建议了港珠澳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质量接收准则。首先给出了氯离子扩散系数设计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的不确定性对应关系,然后基于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原理,利用Fick第二定律模型,确定了不同环境作用、材料配比及保护层厚度下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质量控制特征值,同时得出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下限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保证率为75%。最后考虑抽样方案中的使用者风险和生产者风险应平衡的原则,制定了港珠澳工程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质量接收准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将MoS2粉末和轴承珠放入真空球磨罐中进行球磨的方法在轴承珠表面制备自润滑涂层。固定球磨转速为200r/min,研究不同球磨时间对轴承珠表面制备涂层的影响。采用配有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球磨不同时间所制备涂层的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涂层表面形貌变化不大,涂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Mo的分布先均匀后分散,球磨5h后涂层的厚度及元素的均匀性最佳。制备涂层的摩擦测试结果表明:球磨1h和5h所制备的涂层具有明显的润滑效果,而球磨10h的润滑效果不明显。球磨5h所制备的涂层具有最佳的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出漂珠/钡铁氧体低密度磁性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样品的形貌、结构、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在漂珠表面形成的钡铁氧体包覆层厚度为5-15 nm,颗粒粒径均小于60 nm。复合材料由六角晶钡铁氧体、α-氧化铁及少量莫来石和石英组成,其磁性能随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强。复合材料在2-18 GHz频段具有较好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当吸波材料厚度为1.5 mm、在14.2 GHz处反射损耗峰值为-29.2 d B,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带宽为4.5 GHz。  相似文献   

13.
彭补之 《材料保护》2003,36(2):61-61
为了了解等离子喷涂时不同基体表面粗糙度对液珠碰撞和扁平化过程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发了模拟计算程序。结合基体表面的摩擦条件,根据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计算机模型。为了大量掌握液珠的变形和保证数量结果的精度,根据具有自适应重复筛选技术的Lagrangian方法开发了基体表面不移动模式。结果表明,基体表面的粗糙度对液珠的铺展速度、扁平化率、扁平化时间、飞溅层片大小和形状具有显著的影响。液珠的铺展过程不仅取决于其惯性力和粘滞力,而且与基体表面的摩擦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ATPU作表面活性剂制备出了超微铁包裹中空玻珠核壳复合粒子,详细地研究了中空玻珠的性质以及ATPU的用量对中空玻珠/超微铁核壳复合粒子的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小、分布窄以及适当用量的空心玻璃微珠,有利于制备出小粒径的超微铁均匀致密包裹空心玻珠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ATPU的用量也会对复合粒子的结构与形貌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彭补之 《材料保护》2003,36(2):61-62
为了探讨飞溅层片与基体界面间湿润性对金属液珠扁平化行为的影响,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先在基体表面上涂覆金膜。用常压氮气作为下落金属液珠的气氛,以防止其氧化。在此条件下确认落下液珠成为层片的形貌。经试验认定,室温下这些层片为飞溅型,但在高温下则为盘形。室温断面组织为各向同性的粗颗粒组织,但高温时则为细的柱状晶颗粒,颗粒的大小与基体的温度有关。当金属基体上的飞溅层片组织的转变温度高于裸体基体上温度时,低压下的层片横断面组织直至室温都为细的柱状组织。这些结果表明,与常压氮气下比较,低压下金属液珠润湿较好,且对液珠的扁平化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醋纤包装样棒对爆珠的缓冲力学性能,减少样棒在高速输送时因受到冲击载荷导致爆珠破损。方法 采用超弹性模型的方法对爆珠材料的本构模型进行定义,通过仿真与程序迭代完成材料超弹性模型2个关键参数的确定;运用Abaqus软件对醋纤包装样棒进行轴向和径向挤压仿真,最后通过搭建试验台对样棒与爆珠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和挤压试验。结果 超弹性材料参数为C10=5.2 MPa、D1=0.38 kPa时,仿真计算出压板下压力F与爆珠理论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值的相对误差为3.4%,符合醋纤包装样棒缓冲力学性能的仿真要求。随着样棒径向和轴向挤压量的逐渐增大,压板的支反力也逐渐增大,醋纤包装样棒在承受轴向冲击时对爆珠的缓冲效果更优秀。结论 爆珠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及仿真试验分析为研究醋纤包装样棒的高速输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沈应平 《包装工程》2005,26(4):134-136
就包装与装饰的关系,对包装的平立面空间、中国古代包装与装饰、中国现代包装立体装饰提出立体装饰设计观点,以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卷烟爆珠中7种水溶性着色剂含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分析爆珠中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诱惑红、亮蓝含量的检测方法。爆珠样品用水匀浆提取,再用正己烷除去有机杂质,水相经0.22μm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以Waters BEH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和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正负两种电离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外标法定量。7种着色剂的线性范围介于0.005~0.5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3个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2%~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1%~4.6%,方法定量限在0.4~5.0μg/g。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爆珠中7种着色剂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苏秦  陈逸新 《工业工程》2001,4(2):58-62
红珠实验是一个重要的质量管理学实验,本文在分析红实验软件的目标和需求基础上,对软件实验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原原实验加了人机工程学的反应时测试验。用Delphiclient/ServersSuite开发实现了单机版的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20.
陈亚斌 《包装工程》2012,33(6):127-130
通过分析立体构成中形态的塑造,并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了在立体构成设计过程中形态的重要性、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如何塑造作品的灵魂、以及形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证形状和形态在立体设计中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形式美与内涵美在立体构成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