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Al—Cu合金液态过热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元Al-10wt%Cu亚共晶和Al-33.2wt%Cu共晶合金液态进行700 ̄1200℃范围过热处理,然后在粘土砂型和金属型中凝固。试验研究了液态过热对固微组织、显微硬质、宏观晶粒大小及凝固过程特性温度的影响,分析了Al-Cu合金的液态结构。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心叶片类定向凝固铸件存在的热裂问题,开展了定向凝固热裂规律的研究。本文选择凝固参数较全的Al-Cu系合金,研究了定向凝固工艺参数之一的浇注温度对Al-0.6wt%Cu和Al-2.0wt%Cu合金热裂的影响。定向凝固热裂试验表明,提高浇注温度可以降低Al-0.6wt%Cu合金的热裂程度,但对Al-2.0wt%Cu则无作用。理论分析认为,合金在不可补缩区的冷却速率变化是改变合金热裂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浇注温度对定向凝固Al-Cu合金热裂的影响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心叶片类定向凝固铸件存在的热裂问题,开展了定向凝固热裂规律的研究。本文选择凝固参数较全的Al-Cu系合金,研究了定向凝固工艺参数之一的浇注温度对Al-0.6wt%Cu和Al-2.0wt%Cu合金热裂的影响。定向凝固热裂试验表明,提高浇注温度可以降低Al-0.6wt%Cu合金的热裂程度,但对Al-2.0wt%Cu则无作用。理论分析认为,合金在不可补缩区的冷却速率变化是改变合金热裂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半连续真空定向凝固设备上进行了Al-0.6wt%Cu和Al-2.0wt%Cu两种铝合金的热裂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成分铝合金试样的热裂程度随抽拉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理论分析认为,抽拉速率的提高,增加了合金凝固后期的收缩速率,因而造成热裂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利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阻尼Al-Zn-Mg-Cu系合金。通过拉伸性能与阻尼性能的测试,以及显微组织分析,探讨了纯铝及石墨对合金拉伸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15wt%Al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已达到LC9CGS1的水平,阻尼性能为Q=6.0×10^-3;在室温至30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阻尼能力提高;合金的阻尼机制属复合型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利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阻尼Al-Zn-Mg-Cu系合金。通过拉伸性能与阻尼性能的测试,以及显微组织分析,探讨了纯铝及石墨对合金拉伸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15wt%Al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已达到LC9CGSI的水平,阻尼性能为Q=6.0×10 ̄3;在室温至30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阻尼能力提高;合金的阻尼机制属复合型机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混合稀土对Al-Mg-Si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在3.5%(wt)NaCl溶液和5.0%(wt)H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XPS对合金表面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钝化膜的成分,使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ZnAl4Cu3合金在常规铸造和液态模锻时的凝固过程,探讨了压力对液态金属凝固过程温度场的影响。给出了在压制过程中不同比压和冲头温度下模具与制件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液态模锻下冷却速度较之自由凝固提高近10倍,并由此分析了液态模锻的凝固特征。  相似文献   

9.
激光快速凝固Al—Mn合金的组织选择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kWCO2激光器对Al-1.1,3.2和5.6wt%Mn合金进行了一系列表面重熔实验,并对微观组织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重熔区组织较基体组织大大细化;Al-3.2wt%Mn在所有速度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共晶生长出现,而以α(Al)胞/枝晶形式生长;随着生长速度的增大,Al-5.6wt%Mn合金的组织由Al6Mn枝晶向α(Al)+Al6Mn共晶、α(Al)胞/枝晶及完全无偏析固溶体转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混合稀土对Al-Mg-Si合金耐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在3.0%(wt)NaCl溶液和5.0%(wt)H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XPS对合金表面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钝化膜的成分,使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The fra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system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compared to hydrodynamic calculations as well as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e geometry is a one-dimensional (1-D) nylon flat plate impacting a flat plate liquid system at velocities of approximately 0.3 km/s.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Marquette University's gas gun facility. Hydrocodes calcula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early time shock evolution, material deformation and strain rate. High-speed photography and witness cards were used to capture the impact and fragmentation event as well as drop distributions. The experimental drop distributions are compared to distributions obtained from a Grady–Kipp (GK) fragmentation model. The liquid spall GK fragmentation model predicted the correct median drop size while the flow stress spall over predicted the median drop size. The standard GK Poisson drop distribution superimposed over the median drop size produces a distribution which is wider than the data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液态金属电阻率测定装置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述评了液态金属电阻率测定方法,建立了直流恒流四电极法测试液态金属电阻率的系统装置,并利用该方法对高铝液态电阻率进行了测定,验证了该系统装置测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对液空吸附器损坏造成下塔液空液位异常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基于液滴指纹图波形分析的液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定量地描述“光电液滴指纹图”鉴别液体的功能,提出一种波形分析法来提取指纹图的特征参数。采用“邻域比较法”或“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极值检测法”确定指纹图的峰谷位置,分别计算表征主峰、次峰和波谷的电容信号和光纤信号的参数,以及指纹图的曲线长度和曲线面积。实验证明,“曲线面积”是最有效的识别参数,不同种类液体的相对分辨率为7.45%;同一种类不同品牌的水、饮料、酒、醋和酱油的相对分辨率分别为1.96%,7.64%,14.39%,0.07%和3.65%。指纹图的“次峰”是相对较弱的特征,相对分辨率仅为0.07%。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宣钢现有液氧汽化系统中液氧水浴式汽化器振动较大的问题,改变液氧水浴式汽化器中蒸汽与循环水的换热形式,开发了一种新型水浴式汽化器,获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