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播存电视终端相关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统一内容定位(Uniform Content Locator)技术,在实验室构建的有线电视广播网平台上设计了一种播存电视终端模型,实现了在应用层和数据链路层的UCL解析.同时设计了基于UCL的数据过滤机制,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完成了数据的解析、恢复和呈现.该模型有效地验证了基于UCL的数据过滤机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薛炳青 《通信技术》2012,(2):129-131
对数字电视自组织并播技术进行了理论和缩比实验研究。根据统一内容定位(UCL,Uniform Content Locator)标引技术对内容进行识别的原理,确定了数字电视UCL信息标引框架和映射方案。在实验室构建的双网融合平台上设计了一种数字电视自组织并播系统,实现了按节目热度以固定速率、时分复用方式的16路节目的并播和客户端的数据解析。该系统有效地验证了自组织并播技术的可行性,为实际播存电视应用模型的设计积累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薛炳青 《电视技术》2011,35(21):8-11
在实验室构建的有线电视广播网平台上设计了一种数字电视并播系统,实现了在数据链路层对数字电视UCL(Uniform Content Locator)信息的封装和传输,同时实现了以固定速率、时分复用的方式对16路节目进行并播和客户端的数据解析.该系统有效验证了并播技术的可行性,为实际播存电视应用模型的设计积累了有益的理论依...  相似文献   

4.
针对互联网主流应用范型向公共内容服务的转变,采用基于物理变革和二元网络思维的研究思路,主张为现有互联网体系结构增添充当次级结构的播存网络。介绍了播存网络的设计理念、主要特色及关键实现机制,给出了播存网络体系结构的普适模型及其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播存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实现模式,包括标准实现模式、中继实现模式、并合实现模式和UCL Only模式等。为播存网络体系结构的严格定义及规范描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播型网格的用户兴趣图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建国  邢玲  李幼平  文丽 《电子学报》2005,33(1):142-146
用户兴趣图谱是实现智能代理与主动服务的基本依据.而广播型网格的用户兴趣图谱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研究了UCL(Uniform Content Locator)在广播型网格中接收端的应用机制,建立了UCL解析、数据流控制和UCL应用机制,提出了建立基于UCL的用户兴趣图谱的方法,分析了信息的媒体结构与本体结构的特点,研究了相互间转换和在用户肖像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实验建立的广播网格环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UCL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Internet检索的弊端,提出了基于UCL的主动信息服务方式。它对进入网络的资源进行UCL语义标引,依据UCL元素和用户行为建立用户兴趣模型,用于过滤和选择接收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在局域网和CATV网络环境下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跷春 《世界宽带网络》2011,(1):18-20,22-24,26-28
播存=“库”+“路”+UCL统一内容定位技术+UCL Packet内容分组技术。因此,播存≠推送,当今互联网所疲于应付的“找到”内容、网络堵塞、寻找效率等问题.以及广播与互联网异构互联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UCL理念及其系统设计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介绍了“统一内容定位”理念及其在广播电视网中的应用价值,深入解析了这一创新的技术概念。“面向对象的链接信息系统(Object Oriented Linked Information System)”是UCL内容管理的模型,UCL元数据标引规范及UCL Agent软件是工程研发及业务/应用的关键。提出了UCL Agent开发方案和技术途径。给出了一个UCL规范草案,探讨了UCL的标引技术,并结合TVOD(按需电视)应用介绍了UCL Agent的含义、功能和工程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一种基于UCL的数据广播实验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统一内容定位(UCL)标识方案,即将UCL标识封装到IP-option中传输,实现基于IP的统一的数据广播构架.通过实验室构建基于RSS的一种数据广播原型系统,表明该方案可行,能够提供相关的数据广播服务.  相似文献   

10.
“大道至简”的UCL理念——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三网融合很忙,大数据很忙,人们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PC、电视、手机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三网在业务上的融合需要技术突破,大数据的收发需要解决网络拥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先生提出的"内容自寻读者"的全新文化服务机制能够较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内容自寻读者"机制是在广播内容中携带互动环节,即在每一项广播文件中嵌入沟通读者与作者的语义短包(统一内容标签,UCL),让作者与读者在网络终端自寻匹配.该机制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近日,本刊记者就该机制的核心技术"UCL"采访了李幼平院士,并在他的引领下慢慢揭开了UCL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1.
《通信学报》2019,40(9):1-14
For the current Internet architecture is suffering many challenges of cyber content governance,including big data trends of cyber contents,lack of semantic identification,and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content security.In seeking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a dual-architecture Internet which integrated the current Internet architecture with a complementary secondary broadcast-storage network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broadcast transmission and ubiquitous storage was proposed.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re concepts of the dual-architecture Internet and its intelligent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cyber content governance were introduced,and especially,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uniform content label (UCL) and UCL-based rich semantic vector coding of contents,the gathering of popular contents the UCL-oriented security energy level model,the UCL knowledge space and content clustering 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were detailed.Consequently,a prototype of dual-architecture Internet supporting intelligent governance of cyber contents wa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core concepts of the dual-architecture Internet and its capability for intelligent governance of cyber contents.The dual-architecture Internet proposed can provide a brand-new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yber content governance from the high-level perspective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数字电视交通导航系统的用户需求,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与网络结构;系统的软件结构分为数据处理层、业务引攀、业务应用层3层.该系统不需要对电视终端和有线电视网络做任何改造,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徐志华  周金治  李莲春 《电视技术》2011,35(12):87-89,96
针对下一代网络中海量音视频信息的共享与管理问题,引入UCL(Uniform Content Location)自动标引技术.对网络音视频数据进行多层语义挖掘,制定元数据规范标签.在此基础上,对音视频数据进行识别和分流,深度分析应用层数据,提出了基于UCL技术的网络音视频自动标引方案.编写了模拟仿真软件,在构建的网络音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电视发射台多工器温度监测的自动报警,设计了温度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监测终端根据需要部署在多工器和硬馈的任意点实时采集温度,经误差分析处理后,通过nRF2401模块发送至管理主机的接收模块.管理主机能够实时动态地显示温度曲线、数据备份、系统设置、短信提醒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系统对电视发射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月 《电视技术》2015,39(16):16-20
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广电行业全面进入双向互动电视时代,如何了解双向互动电视媒介和用户特点,挖掘用户潜在的消费行为,提高用户ARPU值,成为摆在广电企业面前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在基于科技接受模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双向互动电视媒介和互动用户特点,设计了适用于双向互动电视受众分析模型,在某广电公司搭建数据分析系统,利用此模型分析双向互动电视受众行为,并将此结果应用于公司的经营决策。  相似文献   

16.
黄育平  黄威 《通信技术》2012,45(7):45-47,50
首先给出了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SIP)的定义,并对SIP协议的主要功能与特点进行了概括。针对SIP协议的多个特点,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该协议在软交换网络当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基本应用、游牧性应用、路由机制、智能化终端及可扩展的SIP协议等,并在基于Cisco(思科)的VOCAL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新的软交换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主要是根据软交换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来实现的,将其分为3层,即用户接入层,交换支撑层,业务实现层。  相似文献   

17.
简淦杨 《电子器件》2020,43(2):239-244
目前配电终端安全加密芯片与MCU之间主要采用SPI总线进行同步通信,由MCU输出网口数据实现配电终端应用层安全加密通信。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加密防护能力,本文选用IPSEC安全加密芯片直接输出网口数据,芯片与MCU之间采用异步数据传输,实现网络层安全加密防护功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安全加密芯片的配电网络双层加密防护应用,通过对内嵌安全加密芯片的终端进行软硬件设计,并研究配电终端与主站之间的加密应用,提升了配电终端加密通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IPSEC极限通信测试、应用加密测试以及现场实际测试,验证了内嵌安全加密芯片的配电终端的加密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