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部分混凝土建筑中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展开研究,依次对安装偏差过大、施加预应力后位移过大问题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论述,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该建筑的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楼盖模板支撑结构的选型与选材任务、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模板结构计算任务、楼盖结构混凝土浇筑任务,给出全新的施工技术建议,希望可通过新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装偏差,进一步实现对大跨度预应力施加后的架构位移控制,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际,简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开洞改造工程的概念分析、设计计算以及改造施工的整个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应用对开特种锚具解决预应力筋临时锚固、截断的施工新技术,对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开洞改造工程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卫纪德  卫大可 《工业建筑》2007,37(4):91-93,95
介绍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板楼盖的应用研究和技术经济指标。这种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板楼盖的承重体系是网格状的工字形截面肋梁结构,能用更少的材料跨越更大的空间,空腹率高达70%,经济跨度可达24m,并且兼顾梁式楼盖和板式楼盖之所长,具有受力明确、外观平整、造价低廉、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是大跨度楼盖的理想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四川建材》2015,(5):47-48
在空心楼盖的设计工作中,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技术被不断广泛应用,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的空心楼盖设计工程,详细分析了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基本设计流程以及价值效用,希望能够促进空心楼盖设计工作不断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少云 《建筑科学》1999,15(6):51-55
采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isualC^++开发的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软件PSD,能有效地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计算分析及配筋设计。该软件用户界面友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潘立 《建筑科学》1996,(4):57-59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潘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在一些高层建筑中,由于采用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与使用非预应力梁一板类楼盖相比,楼盖的抗裂性与刚度得以改善,结构层高明显减小,施工过程得到简化,因而带来了良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楼盖结构体系的设计慨念、构造与施工技术的工程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跨度(或柱网)6~12m的多层与高层建筑。进行了楼盖结构体系的经济效益分析,提供了同条件的多种楼板组成的楼盖结构体系的技术经济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楼盖结构具有施工方便、节省造价、增大使用空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楼盖的受力性能,制作了一个1/4缩尺比例的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板柱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在试验模型管式空心楼盖上施加竖向均布荷载的试验表明,该楼盖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在荷载作用下各区格板发生竖向位移后,表现形状为"碗形",最大挠度发生在管式空心楼盖各区格板的跨中。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楼盖由于空心管的平行布置而呈现正交各向异性,在平行布管方向,楼板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楼板刚度削弱程度较大。在平行布管方向和垂直布管方向,无黏结预应力管式空心楼盖的变形仍可按连续板跨考虑。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楼盖技术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专利技术,它是在预应力平板中,以单向或双向的网格形式用轻质材料代替混凝土的中间层,形成轻质夹层的预应力平板,详见下列示意图。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夹层板楼盖技术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专利技术,它是在预应力平板中,以单向或双向的网格形式用轻质材料代替混凝土的中间层,形成轻质夹层的预应力平板,详见下列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非规则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维  陈晓宝 《工业建筑》2005,35(2):47-49,63
考虑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构造特点 ,推导了进行板内力分析的各向异性有限元法公式。用在此基础上编写的壳体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算例比较 ,说明了采用各向异性四边形壳体有限元分析现浇预应力混凝土非规则空心楼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盖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K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由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和叠合板组成,具有减少构件截面尺寸、节省材料、减少支模、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整体性和抗裂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综合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的理想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盖是目前正在研究探讨的一种优良的多功能叠合楼盖体系,其具有预制和现浇两种楼盖的优点。此楼盖由于其带肋预制构件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并且通过合理的构造实现了楼板的双向受力。对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该项技术应用于某学院教学楼的结构性能、施工方案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开槽暗梁法处理低强度混凝土楼板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楼板混凝土强度较低时 ,粘钢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已不能使用 ,如将楼板砸掉重新浇筑 ,加固范围又比较大 ,支承楼板的墙体也将无法保留。结合实际工程 ,提出了开槽设暗梁的楼板加固方法 ,避免了全部拆除重建  相似文献   

15.
在淄博市财政局办公楼1程中,采用了聚苯泡沫材料填充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不但减轻了楼板自重、增强了楼板的整体性,同时克服了预制空心板顺板裂缝的质量通病,为同类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李大华  盛洲发 《建筑技术》2007,38(11):828-830
以某教学楼为例,论述现浇混凝土无梁空心楼板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无梁空心楼板的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有梁板结构之间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及选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板面的裂缝和钢筋的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武 《工业建筑》2006,36(1):30-33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面易产生裂缝。主要分析、探讨了产生裂缝的荷载和温度-收缩应力原因,阐明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面钢筋的细部构造设计和施工中的要点,供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立 《工业建筑》1997,27(4):1-4
近年来,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在高层和多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研究和设计工作实践,作者总结了这类楼盖设计中一些成熟、合理的作法,内容包括:应使用平面外弯曲的板单元而不是平面或空间杆系单元计算楼盖板块的内力;平板楼盖上设置扁梁的目的和扁梁的设计验算内容;楼盖平板内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合理配筋的定义;设计上可减少预应力钢筋配筋的措施以及关于预应力悬臂板的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