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电导率测定、晶间腐蚀实验及透射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双级时效处理条件下6156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电导率、晶间腐蚀和显微组织结构,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双级时效工艺。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6156铝合金双级时效的四因素中第一级时效制度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影响不大,第二级时效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合金最终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于6156铝合金,最佳双级时效工艺为(175℃,6 h)+(210℃,5 h),相对于T6态,合金强度稍有降低,电导率上升,腐蚀类型也由晶间腐蚀转变为点蚀,腐蚀深度明显变浅。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双级时效处理后,晶内析出大量的Q′相,晶界析出相球化且析出相之间的间距增大,呈断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PFZ)变宽,这种微观结构能有效提高6156合金的电导率和腐蚀性能,同时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双级时效对7050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及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的方法,研究了7050合金挤压带板的单级时效、双级时效及两级时效之间处理条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合金在120℃时效有很高的抗过时效能力,抗拉强度超过619 MPa,但电导率较低仅为32.3%IACS;采用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65℃的双级时效,合金可获得强度为551 MPa和电导率为40.6%IACS的配合;双级时效过程的两级时效之间处理条件对合金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间断时效和第一级时效后快冷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强度;经过第一级时效后空冷再进行165℃、16 h时效,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559 MPa和40.2%IACS。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级时效处理对高Zn(11.64wt%)喷射成形Al-Zn-Mg-Cu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TEM和SEM等实验手段对合金的时效组织变化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双级时效处理的合金实现了晶内和晶界析出相的长大和粗化过程;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拉伸强度随之降低,塑性有所改善.并且第二级时效处理制度为170℃/4h时,其拉伸强度与峰时效合金的强度相比下降约13%.  相似文献   

4.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电导率测定和透射电镜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双级时效处理对Cu-Cr-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Zr合金较为理想的双级时效工艺为350℃,15min+470℃,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35.0和510.0MPa,电导率为87.0%IACS。对于先低温后高温的双级时效制度,合金在350℃低温时效时溶质原子在空位、位错等缺陷处富集形成GP区,为高温时效析出相提供形核核心,在470℃高温时效后基体中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颗粒状强化相,在提高了合金强度的同时,电导率也获得大幅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结合力学性能检测和电导率测定,研究了单级时效和双级时效处理对铸态新型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缓慢增大,电导率逐渐增加。铸态新型Al-Zn-Mg-Cu合金最佳的单级时效工艺为135 ℃×12 h,此时合金的硬度为231.8 HV0.2、抗拉强度为568 MPa、伸长率为2.8%、电导率为33.7%IACS;最佳的第二级时效制度为155 ℃×4 h,此时合金的硬度为216.9 HV0.2、抗拉强度为558.7 MPa、伸长率为4.1%、电导率为35.2%IACS。  相似文献   

6.
借助拉伸试验机、涡流电导仪、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双级时效工艺对Al-5.7Zn-2.2Mg-1.5Cu-0.20Cr合金锻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级时效温度对合金锻件的性能影响不大;随第二级时效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锻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导率明显升高;对锻件进行121℃5 h+163℃20 h双级时效处理后,其力学性能、电导率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常温拉伸和导电率等检测方法,试验研究双级时效中第二级时效时间对7050铝合金航空锻件析出相状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第二级时效时间的延长,晶内和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且晶界析出相间距变大,晶界无析出带更加明显,合金强度急剧降低,电导率逐渐升高.当双极时效工艺为121℃6 h+177℃5 h...  相似文献   

8.
利用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涡流电导仪等设备,研究双级时效工艺对7050合金微观组织和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0 ℃×24 h单级时效处理,7050合金的晶内析出相为GP区+少量 η' 相,再于163 ℃分别时效15、27 h时,析出相分别以η' + η相、粗大η相为主。随着第二级时效时间的延长,该合金强度值呈单调下降趋势,电导率值呈单调上升趋势,且变化速率增加。当时效工艺选择120 ℃×24 h + 163 ℃×(15~24)h时,7050合金的电导率达到38 %IACS以上,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54 MPa和508 MPa以上,满足较高的综合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定、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Al-6.2Zn-2.3Mg-2.3Cu超高强铝合金厚板双级时效过程第一级时效条件及第二级时效温度和时间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合金厚板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二级时效温度,其次是第二级时效时间,第一级时效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不大;当第二级时效温度为165℃或175℃时,温度低、长时间(165℃8 h)时效或温度高、短时间(175℃4 h)时效可使板材获得相似的性能;该合金厚板合适的双级时效处理制度为120℃4 h+165℃(8~12)h。  相似文献   

10.
时效工艺对7475铝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不同时效工艺状态下7475铝合金锻件常规力学性能、断裂韧度、电导率和微观组织的观测,研究比较了几种双级时效和三级时效(RRA)工艺,结果发现RRA工艺虽然能使合金获得最高的强度,但断裂韧度较低,而合适的双级时效可使合金获得较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