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行业标准《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第1版于1996年问世,经2005年版(SL188—2005)的修订,对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指导发挥了作用。通过某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对该堤防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上,对勘察工作布置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分析了鸭绿江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在勘察方法、施工地质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鸭绿江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实践及有关规程、规范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群 《人民长江》2015,46(1):40-42
近年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了河流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和评审工作的过程中,执行《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时,对控制性钻孔、钻孔深度、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勘察成果报告的编制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和探讨,有助于统一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和完善规程,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颁发的《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总结几年来对牡丹江市城区堤防不同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实践,笔者认为在堤防工程勘察中应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作为重点控制,即堤身质量,堤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堤防险工弱段存在隐患条件,及天然建筑材料质量等。  相似文献   

5.
对于提防工程来说,地质勘察在整个工程施工设计工作中最为关键,贯穿于整个提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而且必须有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勘察流程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问题的阶段是测量放点、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测试与实验等,易发生的问题包括勘探布置、勘探深度、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监测等。文章首先对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对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水利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中长线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尤其像南水北调工程、永定新河堤防治理工程等长度超过100km的大型线路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段划分的问题一直是各勘测单位关注的焦点.梯次等级分类法依据基础底板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兼顾工程处理的必要性,希望有助于中长线路工程勘测设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堤防工程勘察规范》主要是针对平原河流堤防的特点制定的,而山区河流堤防勘察工程与其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近10 a来山区河流勘察工作的实际经验,针对山区河流工程地质的特点,结合护岸堤防的型式,对地质勘察技术要求、有效的勘察方法和合理的勘察布点方案以及采样室内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达到提高勘察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执行《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时,怎样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准确把握,如何处理《规程》中明显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的条款规定;堤防险情与隐患的分类;堤基工程地质分段分类方法;堤防勘察资料的整理等等,都值得深入讨论,关于堤防工程地质分段分类的问题,一直是地质师们颇感难以照顾周全的焦点,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江重要堤防工程地质勘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频繁,在和洪水斗争的过程中,堤防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长江中下游堤防形成年代久远,填筑滋杂,堤身填土中夹较多砂性土或碎块石、杂填土,碾压密实度不均、堤身与堤基结合面不紧密等,加上堤基地质结构复杂,前期地质工作薄弱,对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每年汛期堤身、堤基和岸坡险情不断。在总结了自1998年汛后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开展堤防建设以来所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了堤身填土质量、堤基和岸坡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方法,阐述了工程地质勘察在堤防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工程地质勘察在堤防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保定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经验,探讨了地质勘察阶段划分、勘察工作布置、工程地质分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等方面的地质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沈德生 《小水电》2012,(2):9-11
通过多年堤防工程除险加固勘察积累的经验及对现行《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的学习、理解及应用,结合福建省漳州地区的情况对目前堤防工程除险加固勘察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土石坝安全鉴定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坝安全鉴定工程地质勘察与新建水库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对土石坝安全鉴定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关于<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江河发育,堤防众多.’98特大洪水使堤防工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汛后建设迫在眉睫,为使灾后重建能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适用的要求,建设部颁布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其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仍沿用现行的国家标准《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我们在学习、理解和应用这个规程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概念混淆和操作不便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大家讨论,也为规程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意见,使之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4.
工程地质勘察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通过优化工程地质勘察,在提交质量合格的勘察成果的同时,实现勘察企业自身利益(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勘察行业迫切要求工程地质勘察学研究解决的问题。运用现代自然观(系统现)和现代科学哲学(方法论)新观点,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自然观(系统观)、方法论和勘察目标等勘察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开展系统工程地质勘察,是优化工程地质勘察的正确方向;系统工程地质勘察的目标是建立工程地质模型,“先建假设模型,后做勘察验证”为系统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堤防地质勘察与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进行的黄河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总结和分析了有关黄河地质问题的多家观点,对多年来的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指出了在这些工人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黄河的历次决口与地质险段,险点有关,黄河下游堤防地质的勘察和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堤防的系统勘察,重要堤段的专题研究,堤基稳定性的理论探讨,地质险段的治理等都是今后堤防治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勘察及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火才 《水力发电》2001,1(6):15-18
抽水蓄能电站与常规水电站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如高水头,大落差和深埋地下厂房等,这就对工程地质勘察有特定的要求,通过阐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渗漏,上下库库岸稳定,输水系统地及下厂房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勘察方法和评价原则,阐明了抽水蓄能电站地质勘察的特点,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地质勘察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风电场因分布范围广,涉及到平原、高原、山地、海上等多种场地,其场址工程地质勘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现行风电场地质勘察状况以及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中的不完备之处,对风电场的地质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技术要求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界定,并根据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提出了各阶段勘察内容及提交勘察成果的深度要求。对风电场的地质勘察技术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民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两个行业,从岩土地质标准制定、现场原位测试、土工取样与土工试验内容、土的分类标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地质勘查范围与勘察报告的编写范围以及抗震设防参数的选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突出了工民建岩土工程勘察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不同着重点,对两个行业地质勘察的报告编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地质勘察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宁新 《人民珠江》2005,(4):15-17,23
运用现代自然观(系统观)和现代科学哲学(方法论)新观点,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自然观(系统观)、方法论和勘察目标等勘察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开展系统工程地质勘察,是优化工程地质勘察的正确方向;系统工程地质勘察的目标是建立工程地质模型,“先建假设模型,后做勘察验证”可作为系统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沐若水电站坝址位于热带雨林,地表露头极少,导致常规勘察方法难以实施,且因该工程为EPC合同项目,施工期已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地质勘察与岩石力学试验,勘察、设计、施工基本平行进行。针对上述特点,为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制订了以下勘察技术线路:工作准备→基础地质条件勘察研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勘察研究→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施工中需要解决的具体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研究。实践表明,该勘察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水电工程EPC合同项目对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对类似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