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天安门城楼重油饰彩画修缮按原明清时期的传统彩画制度,外檐梁枋彩画装饰了金龙和玺。和玺彩画为明清彩画等级中最高制度。金龙和玺以金龙为此种彩画的装饰题材。它为沥粉片金加攒退做法。各主要纹路部位的划分安排基本上同龙草和玺彩画,各主要线路均沥粉贴金,各种主要线路都施以晕色。  相似文献   

2.
坐龙天花又称为“正面龙天花”。是清式天花彩画高级做法之一。在绘制以龙题材为主的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的建筑中,室内天花较多用坐龙天花装饰。清代六字真言天花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作品。运用了佛教图案常用的素材梵文、莲花、宝珠、云纹等,图案与佛教建筑功能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一、和玺彩画名称的运用与变化和玺彩画,以"≤"斜形大线构图为特征,是清代创建的一类彩画。这类彩画的名称,最早见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当时称为"合细"彩画,如"合细伍墨金云龙方心彩画"。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聚集精细"之意,即集各种彩画之细,由五彩精致工艺绘制的金色的云龙方心式彩画。1 934年,梁思成先生著《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时,首次称此类彩画为"和玺彩画",此后  相似文献   

4.
边精一 《古建园林技术》1988,(21):18-19转20
在中国建筑彩画中,人们常将用于不同形式的建筑上并形成不同风格的彩画分为殿式与苏式两大体系。前者包括各种和玺彩画和各等级的旋子彩画,主要装饰于庄重、体量大的建筑上。苏式彩画与殿式彩画并立,用于以观赏为主的建筑。苏式彩画在固定的格式下,对个别部位的图案做法作适当的调整。其中金琢墨苏式彩画便是诸苏画中最精致、华丽的一种,从构思到表达方式诸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清式烟琢墨石碾玉彩画等级排在金琢墨石碾玉之后,排在金线大点金之前。烟琢墨石碾玉彩画总的规则和部位名称与金线大点金相似。不同之处是烟琢墨石碾玉彩画的各路旋子瓣在拘黑、吃小晕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晕色。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与大木和玺彩画相匹配的角梁、霸王拳、穿插枋头彩画与大木和玺彩画相匹配的角梁彩画,因等级不同有如下四种做法:(均以仔角梁有套兽的做法为例)一、龙纹角梁老、仔角梁外轮廓线均沥粉贴金。其中仔角梁侧立面绿色,靠金边拉白粉(清中、晚期和玺不仅拉白粉还要拉晕色)。底面设肚弦,并青色退晕。老角梁无论各面均设绿色,其中两侧面片金流云;正面及底面设片金龙纹。这种龙纹角梁为最高等级角梁做法,用于最讲究的和玺彩画。  相似文献   

7.
清式彩画(泛指北京地区的清官式彩画)的制度性极为明显。各种彩画在构图、用色、用金和退晕层次上都有具体规定。许多彩画已形成有规律的共同特点,归纳起来绝大部作品可分为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彩画(本文列为杂式)。各类彩画的构图、设色特点主要表现在梁枋大木和一些面积较大的构件上,其它部位则随大木彩画作相应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地坛,建于明嘉靖九年(一五三〇年),清乾隆年间扩充改建。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之所。皇祗室是地坛的重要建筑之一。皇祗内檐彩画是清中期的彩画风格,是“和玺彩画”的早期作法。与清代晚期的和玺彩画比较有一些较显著的区别。皇祗室的和玺彩画,在北京地区仅此一处,是研究和玺彩画的形成发展非常重要的史迹。  相似文献   

9.
清式旋子彩画是以青绿两色为主的彩色配以各种龙、锦和旋花图案,相间加上西番莲、轱辘草、八宝等各种花纹,根据不同等级可分多种做法。找头内画旋花图案是旋子彩画的基本特征。旋子金线大点金彩画的制度,凡图案主要部位的线路,花纹都需要沥大、小粉,贴金。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可根据木结构尺寸的大小改变局部花纹的样式,但不可随意改变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彩画中,人们常将用于不同形式的建筑上并形成不同风格的彩画分为殿式与苏式两大体系。前者包括各种和玺彩画和各等级的旋子彩画,主要装饰于宫殿、坛庙、城楼、衙属等庄重、体量大的建筑上。苏式彩画与殿式彩画并立,主要运用于园林建筑,如亭、廊、轩、榭等相对小巧,以观赏为主的建筑上面。苏式彩画与殿式彩画相比,具有式样多变、内容丰富、构图灵活等特点,尤其是其中包括表达人们情趣爱好的绘画部分,更使装饰变得生机盎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北京的颐和园、北海等园林建筑中,有大量优秀的苏式彩画实例,  相似文献   

11.
“金琢墨石碾玉”是旋子彩画等级最高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具有图案造型和做法特点突出,整组效果华丽等特点。它的所有线条均需进行沥粉贴金工艺,每一笔均需要按金、白、浅、深几个层次进行退晕,显得非常精致。  相似文献   

12.
蒋广全 《古建园林技术》1985,(8):35-35转27
天安门的内檐彩画,采用了龙草和玺。龙草和玺的基本构图方法,也采用其它清式彩画“分中” “分三停”的一般规则。与其它和玺彩画的不同点是其主要彩画部位的枋心、找头、盒子心中,仅饰以“龙”和“草”(此草称为楞草,轱辘草和法轮吉祥草)。另外龙草和玺在其所施的主色里,除了青绿,还多了一个专施大草地子的红色。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建筑彩画中,人们常将用于不同形式的建筑上并形成不同风格的彩画分为殿式与苏式两大体系,前者包括各种和玺彩画和各等级的旋子彩画,主要装饰于宫殿、坛庙、城楼、衙属等庄重、体量大的建筑上。苏式彩画与殿式彩画并立,主要运用于园林建筑,如亭、廊、轩、榭等相对小巧,以观赏为主的建筑上面。传统的四合院、商业铺面上装饰的也是这种彩  相似文献   

14.
清式斗栱彩画设色上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平身科部位的各攒斗栱青绿两色在斗与翘昂上互相间隔变化,设色一律以大坐斗和其它各升斗以兰色为准,而翘昂则一律以绿色为准,清式柱头科斗栱常将桃尖梁头(彩画称道僧帽)与斗栱同时考虑,在设色上也按翘昂色定色,一律为绿色。角科斗栱的处理方法与柱头科基本相同。溜金斗栱在彩画中又称琵琶斗栱,是由它的内侧部分形状决定的,彩画形制也较多样。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我国古建筑彩画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时代,寓意清晰、等级分明、画法规范是清代官式彩画的特点。清代官式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氏彩画、宝珠吉祥彩画几大类,雍和宫牌楼彩画是旋子彩画的代表。以清代雍和宫牌楼彩画为例,浅析牌楼的构造和彩画的构图、图案,雍和宫牌楼彩画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其价值,以及牌楼彩画在纹饰、构图、色彩等方面深受儒释道文化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太和门作为紫禁城外朝的正门,在城市中轴线“三朝五门”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太和门建筑彩画在保护木构件的同时,也起着装饰作用,更彰显出建筑的等级和地位。作者就太和门建筑功能及其彩画装饰体系内的等级判定依据进行探讨,分析太和门外檐龙草和玺彩画以及内檐龙和玺彩画之间的等级关系。结合北京皇城中轴线门类建筑内外檐彩画分布的现状进行综合比较,从中发现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独特之处,并试图阐释这一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沈阳 《古建园林技术》1986,(11):41-44转54
法海寺为公元1439年由宦官集资所创建,现今法海寺仅存天王殿台基一座。天王殿复建设计构思采用明代建筑的风格。歇山顶屋顶,坡度和檐口起翘基本上依照清式规定。采用明式斗栱,彩画为明式雅伍墨旋子彩画,瓦顶用削割瓦加黄琉璃剪边作法。  相似文献   

18.
清式旋子彩画在构图特点上总的概念一样。墨线大点金与金线大点金根本区分在于主要线路皆不沥粉贴金,取而代之的是墨线。平板枋上的降幕云线路、垫栱板边沿线路也不沥粉贴金,斗栱上也不贴平金,全部以墨线代之。按墨线大点金制度,是隶属于中五彩作法,属于中等级旋子彩画。  相似文献   

19.
椽头彩画是建筑彩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古代建筑的椽头彩画,图案丰富多彩,做法也多种多样。它们要与不同等级的大木彩画相配运用。本文对各种椽头彩画纹样、色彩、做法以及与不同等级大木彩画相配运用的规则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比较兴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大量投资兴建土木工程,形成了明代建筑的独特风格。但明代建筑彩画保留下来的却不太多,文字方面记载更是寥寥。明代建筑彩画经考查分析,基本分为两种图案形式。第一种为“金龙”彩画,此种彩画图案用金量大,在当时建筑彩画中属于高等做法。又称宫殿彩画。“金龙”彩画的次等做法就是“龙草”彩画,这种彩画一般画在皇帝敕建的庙寺建筑上。第二种“旋子彩画”,此种彩画用金量较小,图案简单,但施用范围较广,一般寺庙祠堂等建筑基本普遍应用,本文介绍其题材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