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型居住聚集区的规划设计是重庆主城深化"宜居"理念的举措,是宜居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典型实践。在总体规划层面,重庆提出将大型居住聚集区作为未来承载人口的重要区域,与产业、交通、环境协调布局;在专项规划层面,各专项规划系统为大型居住聚集区做支撑;在详细规划层面,"宜居"规划重点在于细化城市风貌、居住空间、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的具体要求。重庆主城大型居住聚集区的"宜居"规划策略有:配套布置公租房,完善住房结构;倡导多元混合和功能集聚,提高城市活力;改善出行条件,倡导低碳、公交引导理念;延续山水格局,彰显重庆特色风貌。  相似文献   

2.
关于宜居重庆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国内外对"宜居城市"内涵及要素的不同界定和认识,结合重庆当前的实际,阐述了建设"宜居重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重庆"宜居城市"建设的优势和劣势,思考并提出了"宜居重庆"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宜居重庆"建设的六项策略,以期对"宜居重庆"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关于重庆低碳型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庆市提出了建设"五个重庆"的发展策略,使得低碳城市的建设被提上了重要议程,也促使绿色建筑、低碳能源、绿色交通及低碳产业等规划涉及技术的研发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将低碳理念贯穿于"五个重庆"的建设中,从广义宜居的角度,通过  相似文献   

4.
信息快读     
<正>重庆主城近郊重点发展五大组团重庆市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的目标后,主城优化和郊区扩张将同步推进。2017年前,主城区将规模疏解人口,近郊将重点发展西永、北碚、茶园、西彭和石船五大组团。市宜居办近日在解读  相似文献   

5.
董勇 《重庆建筑》2010,9(2):11-13
宜居社区是宜居重庆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提出了宜居社区建设需要遵循和谐性、地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原则,应围绕物质条件、文化条件、管理和服务水平三个方面来开展的建设思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重庆市宜居社区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有效推动"宜居重庆"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许洁  秦海田 《重庆建筑》2010,9(8):19-22
本文以建设宜居重庆作为研究背景,将重庆都市区居住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相关规划研究,引入影响重庆居住小区空间环境的关键指标"绿容比、空容比、开敞度",结合重庆现状小区的居住环境舒适度和外部景观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适合于重庆本地居住小区空间环境控制的量化赋值标准,并从控规编制、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粟志光重庆渝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座右铭:讲诚信、负责任属相:羊星座:射手座勇立潮头,重庆渝开发将为"宜居重庆"建设和成就大众和谐居住梦想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吴纯  吴越 《中外建筑》2011,(1):89-91
本文提出了城市的宜居环境三个层次的建设目标,即宏观层次的"宜居城市"建设、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建设和微观的"宜居住宅"建设;结合湘潭市昭山仰天湖地段建设规划的实践,论述了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环境建设在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环境建设和人文氛围营造、建筑群体布置及建筑形象、物业管理及后续服务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及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已于近日正式发布。《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信息快读     
<正>重庆:让低碳节能建筑走进我们的生活刚刚结束的2010年重庆市建筑节能与低碳绿色建筑工作会,布置了新形势下发展低碳节能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宜居重庆"建设工作。什么是低碳节能建筑,低碳节能建筑在长寿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绿色城市至今没有标准概念,但它的本质意义是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美欧国家国情不同,反映出来的绿色城市景观也不同。其取得的成功给出一个启示:绿色城市应根据本国、本地特点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马玉萍 《山西建筑》2011,37(10):30-31
阐述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介绍了宜居城市的特点,并指出了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期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早日实现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3.
高扬帆  李和平 《华中建筑》2011,29(4):100-104
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该文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宜居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探讨城市的优势特色,进而提出相应的宜居城市规划对策,并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使城市能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保留原有的地域与环境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希望能为其他类似中小城市的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杨克明  陈武 《规划师》2008,24(3):42-45
对于墨池公园这样具有历史和公共双重属性的园林来说,保护历史遗存是基础,更新生存环境景观,使其更具特色则更具现实意义.墨池公园规划以"现在十过去=未来的历史"的时间理念,以及"园中园、园中院、园中庭"的空间理念,针对区域空间塑造,历史遗存保护、公园建筑规划等制定策略.  相似文献   

15.
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是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具体行动,是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汕头市金平区沟南村的建设规划为实例,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设施体系是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背景下,针对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构建体系、内容而扩展提出的一种理论体系。因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直接面对规划实施与管理,公共设施也是其重点调控的对象之一,所以适宜在其层面上对宜居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公共设施构建体系进行引导与控制,并通过将宜居要素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要素进行叠合,从设施层次、指标体系、设施互融等方面展开体系构建研究,以此指导重庆市北碚区宜居蔡家建设下的公共设施规划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主城区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骏  胡文琦 《山西建筑》2009,35(2):11-12
对重庆山地自然条件和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概括性地提出了重庆主城区森林城市建设六大工程,对重庆森林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解决了重庆市建设森林城市所面临的差距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庆人民村邻里空间再生之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纹  戴奕  周赞 《重庆建筑》2010,9(3):13-15
随着"五个重庆"的提出,重庆把在2012年前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作为具体目标,全面推进居住区综合整治。在此大背景下,邻里空间再生作为关键一环不但影响邻里交往环境,同时也是创建宜居重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等方法对重庆市人民村片区内部邻里交往状况进行研究,探讨现有旧住宅区的邻里交往特点,并针对其交往环境的改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生态宜居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民 《园林》2021,(1):8-12
“公园城市”的提出奏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宜居环境规划建设新的美好乐章。建设公园城市关键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健康美丽的大公园,这也是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社会公平、国家强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连兴 《福建建筑》2008,(4):85-88
本文对宜居城市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提出宜居城市理念应同时体现在城市和城市人两个领域。此外,也对宜居城市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在空间范畴上应体现在城市和社区两个尺度,并列举了国内外在这两个尺度上进行的一些体现宜居理念的建设实践。最后,对国内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